曹丕见两牛打架,命曹植作诗一首,作不出来就杀头,结果流传千年

喜欢古诗词的人应该对“建安三曹”不陌生,是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三父子。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创作背景是: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想到曾经与自己争夺太子之位的曹植,怕他威胁自己的皇位,于是召他进宫,想为难他,对他说:“你不是才思敏捷嘛。那么你走七步作诗一首,诗成则罢,诗不成别怪我将你处死。”

曹植闻此言,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七步诗

作者:曹植 (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过,曹丕对他的弟弟一直不放心,总是想尽办法想要除掉他,他知道曹植精通诗词歌赋,因此故意在这方面难为曹植。

有一次,曹丕和弟弟曹植一同出去游玩,看见两头牛在墙里斗架。其中一头牛斗不过对方,掉到井里摔死了。于是曹丕心生一计,觉得机会又来了,命令曹植,以死牛为题材作一首诗。

但有条件的,不许说 “牛”字,也不许说“井”字,不许说“斗”,也不许说“死”。马走一百步,必须作完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如果一百步作不完,就杀头。

曹植当然知道作不出诗的严重后果,一边骑马往前跑,一边提笔写道:“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诗作完了,还不到一百步。

诗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个牛字,却将刚才二牛打架的场景描写的很生动。众人听完之后,连声称赞,连曹丕也不禁拍手叫好。就这样,凭借着“百步诗”让曹植又躲过了人生一次劫难。

后来,曹植这首诗也流传千古,被后人所景仰。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中国的文化渊源流传,博大精深,其古诗跌宕起伏,别具特色,试问我们能背诵多少古诗?

闲暇之余大家饮酒作诗,只把饮酒发挥的淋漓尽致,却把古诗抛之脑后。

今年就为大家推荐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著名诗人的词传作品集——《6册诗人词传》。

共有6册,6个不同的历史人物作品,分别涵盖了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史等各个类别,还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的乐趣。

也适合孩子阅读,里面的诗词解答,分析的很清楚,里面包含了高中以前的全部诗词,帮助孩子提升智慧,涵养心灵。

语文的魅力,不可阻挡,这套书共有6本,原价是150元,现在价格只要99元,平均一本只要16块钱,就能游览中国古诗的魅力,提升自己,提升孩子,都是很不多的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