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最开始英语很差,然后后来靠自己听力口语都学的很好?

脑子里面有东西


这个问题我分享一下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吧,作为一个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来自农村的学生,上大学以后仅仅会说hello的人,完全出自兴趣,纯自学也可以把英语说的纯正和流程。

首先要明白几个问题,第一想要学好任何一门东西都是需要花时间的,而且要大量的时间,也就是需要每天坚持,如果能做到每天两小时,雷打不动那基本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第二需要有正确的方法,网上又很多人都分享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坚持一种就好了,不用管太多,很多人看了这个方法,有的人觉的这个是对的,学习一段时间,过几天看到另一个也很好,就去尝试另一个,所以永远都在学,永远都是停在表面。每个人学习英语的途径各有不同,但是我想说每个英语很好的人都有深厚的功底和扎实的基础,所以基本功一定要打好。

所以我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标准语音阶段

我们每个人都是来自不用的地方,基本上所有的地方都在自己的方言和不用的口音,所以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某个人的说话的口音判断这个人的家乡。有的方言会让人感觉有趣,有的方言会让人不舒服。但是也有很多地方的小学以前的基础教育相对来说好一些,启蒙老师的普通话比较标准,所以这些地方的朋友说出来的普通话就比较自然和流畅。但是大部分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存在语音的问题,比如说,H和F不分的,平舌音和卷舌音不分的等等。所以为了避免学习英语的时候也说出一口带有口音的英语,于是我个人认为最好是通过训练的方式让自己的语音大体形成国际通用的语音。这样在以后无论是英语朗读和英语交流的时候不至于让说话的对象听起来不舒服。

第二:初级原始积累阶段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中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在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比如我们知道的竹子要花上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将根基打牢,后面自然而然可以长得非常优质的竹子。所以我的观点也是一样的,要说出或者写出非常好的英文文章,也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在初高中或者大学阶段,能写出非常漂亮的文章的同学通常非常的博学,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自然也就谈吐不凡,与人交流起来思路清晰,用词准备,所以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要想写出非常好的英文文章,说出流畅的英语自然原始积累非常的重要。但是有一个问题非常常见,我们在学校期间很多英语很好的同学却不能开口说,我的理解是用嘴巴说的时间太少了,其实说话就是一个磨嘴皮子的过程,我们处在一个英语非母语的国家,说的机会自然没有,那么要加强嘴巴的时间最好的方式就是大量重复的朗读,如果能够将一些经典文章读到无感,(无感的意思就是不用再经过脑子去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就可以非常自然的说不来,而不是单纯的背出来,单纯的背出来一个记忆比较好的人通常读一篇到20到30遍就可以了,但是要达到无感的水平,基本是需要100遍以上的,所以有句古话叫书读百遍。)水平就很高了。更高的境界就是在无感的基础上继续朗读一定的变数,大脑里出现的已经不在是内容了,而是文章显现出来的立体场景。这就是很多所说的不用通过与母语之间的翻译切换,就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的场景用英语来的描述了。你可以自己尝试。

第三:初级脱口而出阶段

经过的第二阶段的积累,就需要将积累的内容表达出来,语言是用来干嘛的?我个人认为语言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表达思想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书面表达,就是用文字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比如看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这是作者以文字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或者写书信,都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的。我们这里要说的是第二种就是口头表达,所以我们需要尝试通过日常的一些场景,比如去餐厅吃饭,商场购物用出来。刚刚我讲了,这样的场景是很少的,那么还有一种方式比较好,就是自己重新组织语言将文章的内容表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有同伴相互表述那就最好了,表述的多了,自然我们就有了说英语的习惯了。表述的文章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你前面原始积累的资本了。资本越雄厚,文章的难度系数自然就可以高一些了;反之亦然。如果你只想日常交流,出国旅个游,那就很简单了,用不来多长时间,但是你如果想达到英语可以自由表法想法,不用多少,积累肯定需要很多了。

如果中间有机会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把自己怎么学习的怎么教出来,那就有上升了一个层级,自己的理解自然更深。

第四:修养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是最高的境界了,但你把这门语言变成自己的日常的一种习惯了,那这门语言不仅仅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了,就回演变为日常的活动。比如你看书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是很自然的。日常生活中,英语可以随意穿插其中,我觉得这就变成了一种自身的修养了。

语言的的理解:

语言都是相通的,因为所有的言语都有我上面说的共性,就是用来表达思想的,都有通过嘴巴发声的方式。所以说英语和我中文是一样的。因为最早我们的汉语是没有拼音这种说法的,而是在建国之后为了普及普通话才有拼音这种说法的。我们的拼音本身就是从英文字母里面过来的。英语里面的语音除了几个咬舌音在汉语里面是没有,其他都可以找到对应的音,所以你自己天天在讲普通话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是再讲英语,只不过是在音节的组合上是普通话,不是英语而已。因为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最基础的单位都是音节。

无论你是在讲英语还是在讲中文,都是需要人保持一个非常自然舒适的位置的。也就是你讲任意两种语言的的时候,都应该是非常自然的。如果你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在脱口而出的阶段,又能够将说英语想象成在说中文和你小时候学习说话的时候一样,岂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开始可能嘴巴上不是很舒服,说慢一点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我想这也就是你上小学时候说话的方式和现在说法的方式一样的。

以上就是我完全出于兴趣从大学开始学习英语的,到现在8年有余。把一套新概念教材每篇文章跟着录音读到无感,再抄个20遍,再学习走遍美国这部电视剧,把每句话先模仿,再用自己的语气,放在不同的场景说出来。中间也有朋友让我带着一起学,现在都学的不错。


兮晨River


全文2500字,干货较多,有耐心者阅读,没耐心者劝退。

从前我的英语烂的不能再烂,然而我也没有你的好运气,靠死记硬背和刷题让自己达到一个及格线的水平。

初升高英语考试时,英语拖了整体成绩的30分以上。150分的卷子,我的最好成绩是75分,当然不管我如何努力,我的发挥依然很稳定,150分的卷子成绩75分。考试的技巧大部分就是靠蒙,随意添A,B,C,D,然后期盼老天能良心发现让我的成绩多一点。

后来英语给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为了改变命运,不得不狠狠逼自己一把,终于解决了英语学习的难题,所以相信我的学习经验会给你一定的帮助。

这些蠢事,大部分人都做过

从前我学习英语做了很多看似励志,实际很愚蠢的事情,而这些蠢事很多英语学习者都做过。

比如一开始我买了一本新东方的词组词典,把上面的句子都抄在一个本子上。然后坐车上,下班的时候就开始读那些句子。因为我不愿意影响周围的人读英语的声音,好像蛐蛐叫一样。当时我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但一个月之后我发现什么也没记下来,还差点把眼睛搞坏了。

后来在网上查资料,有人说学英语单词量越大越好。于是我把手机装满了背词软件,一天背个二三百个,每天都要背的头脑发胀,两眼发花,不然不算完。然而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单词根本没记下来多少。

后来看了一些英语高手的书和文章。说学英语听力最重要,要从听开始。于是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带着耳机走路听、坐车听、睡觉听,哪怕是在梦里都在听。但是听力水平也依然没有进步。

这些英语学习的方式,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亲身体验过,也都努力坚持过。但最后的结果如何呢,我想大家心里边都有很明确的答案,根本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在痛定思痛之后,我发现其实很多所谓正确的答案,并不是真正的答案,尤其是对那些英语新手,以及想要提升自己英语水平的人来说,没有真正的作用。因为提供这些答案的人本身就具备很多客观条件,要么他们本身有留学背景,要么本人在国外生活,或者他们的工作,和英语有直接的联系,而这些硬件优势对于一般的学习者来说,根本就不具备,所以一般的学习者按照他们所提出的方案去学习,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别人不会告诉你的事

举一个例子,比如《千万别学英语》的作者郑赞荣,自己就在德国留学,身边就有很多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同学,给他提供了交流和思考的途径,并且我也认为他的导师就可能会英语,因为我的学生在新西兰留学,身边就是这种情况。

而逆听法的创始人钟道隆老先生,据他自己说,一天要做听力练习十几个小时,这个时间从哪里来的?因为他是一个退休的老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如果你有和他同样的勤奋,你也可以达到,但遗憾的是你没有他所拥有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即便不花在英语,放在其他的技能上,也可以有巨大的收益。

不要从终点开始

在翻阅了大量的资料,阅读了成百本书籍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如果别人学习英语的经验是终点,从终点开始,你注定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因为你没有机会把他们走过的路自己走一遍,而你要做的是学会如何找到学习的起点。

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想破这一层,手忙脚乱、稀里糊涂的便开始了学习。导致自己的学习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给自己的心灵和身体上造成了很大的折磨。

从起点开始,然后顺着起点去摸索,才会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并且让学习非常轻松。

英语的起点在哪里?

那什么是英语学习的起点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发音。

发音程度的优劣就决定着你的听力水平如何。也至少决定了口语水平的1/3,另外的2/3分别是语法和思维。

听力好的原因在于你听到的其实都是你能说出来的。而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所以它的词和音的联系非常紧密。即便你不认识所有的单词,但有一个现象你肯定观察到了,那就是当你的单词记得多了的时候,你会发现直接可以脱离音标把单词拼出来,学过自然拼音的人对此更应该有所体会。

所以表面上我们好像是在听英语的内容,但实际上发音是走在内容之前的,这一点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都是一样的。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都是先学会了发音,然后再把声音赋予含义,而赋予含义的过程是你周围的人帮助你进行的。

比如你说狗这个字。在你不知道狗具体指代什么的时候。你先明白的是狗的发音。然后你的家里人会告诉你,狗实际上是一个动物。然后可能从电视上或者周围的生活里找一只狗来告诉你,这就是狗。所以我说你的发音决定了你的听力,你听的其实都是你能发出声音来的东西。

口语到底在说什么?

其实脱离以交流为目的的口语都是垃圾口语,这种口语学了很没意思。如果你和外国人有过交流,会发现他们更注重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你要表达的形式。

什么叫做表达的形式?

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授口语的时候,很喜欢把口语分门别类。告诉学生做某某事就应该这样说,不这样说就是不对的。但是你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会在意这个事情吗?

除非你跟他们非常熟悉,他们会说你这样的说法有点小问题,换一个词会更好一点,但一般性的交流呢?他们更加想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对于初学者来说,哪怕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加上一点肢体语言,让他们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完美的交流,这也是交流的基础。

有了交流的基础,在交流基础之上,让对方去帮助你学习,远比按照一个所谓的交流模式去学习,效果要好得多。一旦你只是注重答案正确的与否,你就会采用背诵的方式去进行学习,而背诵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在曾经的答案里边我已经说过,哪怕你只是知道五种句型,你就可以延展出很多的句子。因为只要把固定位置的词进行替换,就能造出一个新的句子,而你只需要去查一查词典就可以了。

而用分门别类的方式就要去学习,比如我去餐馆怎么说?我过马路怎么说?我买东西怎么说?每一种情况都要去记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那么不知不觉就会掉入背诵的陷阱,难道你还嫌要背的东西不够多吗?如果你清楚了结构就是那么几种,换一换词,岂不是更加的轻松。

其实当你真的可以流畅聊天的时候,形式这种东西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相信我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你应该知道学习要先从发音开始,有了标准的发音,学习一点适当的语法,找你喜欢的内容进行练习和推演。当你的素材积累的足够多了,再去进行听力的练习,才会真正的有效果。不然你所做的事情,还是和我前面所讲的一样,从结果开始而找不到自己的起点。

那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语霄懿老师


听力和口语是靠自己练出来的,不是报一个补课班就万事大吉的,要保持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还得长期坚持。

其实即使你去跟上班练,那你也是需要自己付出时间的,就靠班上的那点时间投入肯定是不够的。很多同学为什么报班?因为他们没有自律性,他们报班儿只是想帮助自己定时学习罢了。

你高中英语通过自己的努力 从30分提高到99分,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觉得在你身上并不缺乏意志力。在大学里你可以亲自去请教你的英语老师,他会告诉你应该如何练听力和口语,按照老师的要求,坚持就去做就可以了。

但是因为你高中的时候,没有听过听力和练过口语,所以上大学以后,尤其你以后有考研的打算,这个听力和口语,应该作为一个重中之重来突破了。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练听力是需要长时间磨耳朵的,练口语是需要练起口腔肌肉来的,从这句话上你就能体会出来,我们要想把听力和口语练好,该付出多么大的时间和精力了吧。

现在有好多的APP非常的给力,比如一点**,听力和口语,对学习者最迫切的要求就是张开嘴,但是我们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羞于开口的。

听力口语是相辅相成的。

1⃣️精选一个适合自己学英语的APP,坚持天天精听英语,听的时候跟着读,这样就同时锻炼了口腔肌肉,听读一举两得了。

2⃣️天至少保证有半个小时可以专心致志的练习英语的听说,必须长期坚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你一定会清晰的感触到自己的进步的。

3⃣️抓住所有能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脸皮。我认识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外教,他说学语言就要no face,他自己说中文从来不怕犯错误,哪怕是面对全世界的听众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