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出现手脚发麻需谨慎

无缘无故手麻脚麻不简单

很多人都有过手麻脚麻的经历,比如趴着睡觉后胳膊会被压的发麻,上厕所便便时间久了,双腿也会麻的走不了路,这些大多数都是因为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的,一般过几分钟后,麻木便会自然消失,这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无缘无故的出现手麻脚麻,或者手麻脚麻次数频繁、发生后半天麻木感都不消退,那么就要警惕了。

读懂手麻脚麻的身体信号

1.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急性脑血循环尤其是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发病基础,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包括医学上常常提到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的玻璃样变都称为脑动脉硬化。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2.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高血压也是手脚麻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引起的手脚麻木,通常是四肢的麻木,它常常在人睡觉的时候发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清淡,饮水要充足,定制检查都可以很好的减少手麻的发生。

3.下肢动脉闭塞

下肢动脉闭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肢体的动脉闭塞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造成的管腔狭窄或者是闭塞。在此基础上,合并了动脉的痉挛,甚至继发血栓形成,造成进一步动脉血流供应不足,引起远端组织的缺血、缺氧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轻度的动脉闭塞的症状,会表现为闭塞段远端发凉、麻木、苍白、冷感。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可能会发展形成间歇性跛行,即患者行走一段时间,出现小腿的酸胀、疼痛、麻木感,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继续行走相同的距离,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4.中风

中风是中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疾病之一,中风会导致许多人出现单侧手脚发麻的情况。但对于一些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现象,需当多多注意,预防中风的发生。在平时就需多饮水,并且戒烟戒酒。

当我们出现手麻脚麻的现象时,首先要做到起身稍微活动一下,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固定动作,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身体不适,但如果手麻脚麻现象长时间无法缓解的话,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千万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