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疯狂背后的IP价值观

口罩,在我们以前的生活中,只有领取彩票头奖和明星脸才考虑的必备物品,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摇身一变等价于"钞票",成为了一个硬通货。在国内,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部件等车企在2月初就开始转产口罩。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包括兰博基尼、法拉利、捷豹路虎、菲亚特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宝马、奔驰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宣布开始制造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防护设备。

我们不禁在问:车企生产口罩,靠谱吗?卖口罩能赚多少钱?疫情后,我的未来在哪里?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一解读


口罩生产流程简单

口罩的生产工艺并不是很复杂,口罩生产的必要资源包括原材料和设备。

原材料:1.PP无纺布,2.熔喷布,3.鼻梁条,4.耳带等材料;

设备:1.口罩打片机,2.口罩耳带点焊机,3.口罩包装机。

制造口罩的过程是将无纺布原材料挂于口罩打片机料架上,调试好后机器自动生产口罩片,口罩片转到耳带机上进行点带,成品出现,进行灭菌和灭菌后解析(一般为14天)。当然N95与KN95级别的口罩生产工艺更为复杂一些。

生产口罩的难点在于当前疫情大背景下原材料的持续供给,还有对生产环境的苛刻要求。

车企的优势

车企是非常匹配口罩生产环境要求的民企。

1.无尘车间

汽车电子行业本身就具有很多无尘车间、防静电车间,只需适度改造和重新布置,可以快速满足口罩特别是N95与KN95级别的口罩生产环境要求,迅速投入使用。

2.完备的供应链可实现必要资源的快速引进

车企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具有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众多供应链成员围绕车企建厂生产,以产业园的布局形成车企供应链的生态体系,因此车企转战口罩市场,在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到快速生产,具有天然优势。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一家山西省晋城的企业24小时完成谈判采购和运输,48小时之内引进落地、恢复生产两条医用口罩生产线,可日产10万只医用口罩。

3.团队完备且技术精湛

采购管理方面,车企有着丰富的产品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经验,在疫情期间可有效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并降低供应链采购风险。

质量管控方面,车企多年来践行精益管理,其质量保障体系和人员素养经过了长期检验,沉淀了大批质量管控人才和经验。

技术层面,车企厂房内有着大量的自动化设备,例如各种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运输设备等等,技术团队在设备维护、操作、维修等技术领域不存在技术及维保难点。

因此,强大的管理及技术团队,在高效组织下,可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工艺保证,可实现产能的迅速爬坡。例如福特汽车宣布将与GE(通用)医疗合作后,计划在未来100天内生产5万台呼吸机,预计先在4月底生产1500台,5月底前生产1.2万台,7月4日前生产5万台。

4. 资质审核快速通道

医疗物资的生产销售是需要医用生产资质的,以往获得资格认证需要经过漫长的审核过程,需要跨越很多门槛,但在当前抗疫的关键时期,在产品质量确实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情况下,各种资质审批与审核将会大幅加速。医用生产资质对拥有大量资源的车企来说是没有障碍的。

口罩市场已演变为混乱的战场

近期,一部名为"口罩猎人"的跟拍纪录片登上热搜榜。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一线的视角,揭露了口罩——一张小布片背后,正在发生的疯狂。8集小故事会让你领略到: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防疫抗疫物资都是如何被疯抢、涨价、倒卖和囤货,人性的贪婪和虚伪,市场体系与信用体系是如何垮塌的。

这部纪录片结束时间是3月初,现在情况更加严重。从微信公众号放大灯团队了解到:

最开始,熔喷布的定价是1.5万元/吨,后来经历了口罩需求和产能大爆发,差不多在30万元/吨了。最近的暴涨是从4月8日~4月9日开始的,从30万一吨涨到32万一吨,从32万一吨涨到39万一吨,从39万一吨涨到46万一吨,现在是70万一吨。

熔喷布原料聚丙烯也在暴涨。聚丙烯的造价是每吨3000元左右,最开始报价差不多是五六千/吨。4月10日那一天,上午每吨价格是12,000,中午是24,000,晚上是40,000,现在稳定在100,000元/吨。

因为,最近中石化最近出了一则告示,说熔喷仅"定向供应",所有的外部渠道都是骗子,大家不要相信。

按原有的采购流程,熔喷布报价是39万/吨,但公告之后,原有一整套的采购流程全被推翻,现在所有的人都在等审批。等审批的时候,我们得到消息:单吨价格从39万涨到了46万。这还是一手买家的价格,外面可不就得涨到70万?

需求端的不确定,会产生"牛鞭效应",放大供应链端的不确定性。

原料端的山头,则会让市场变成一片争抢资源的血腥磨盘,通过厮杀形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头狼"。重建防疫物资领域的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

整个过程,至于赚不赚钱,谁能赚到钱,就像"口罩猎人"里林栋说的那样"操作好了能赚钱,操作不好会亏很多钱"。


尾声

能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车企纷纷"破圈"来到医疗用品领域,正是对这句话的完美佐证。快速转型背后是车企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柔性化设计。也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支撑一个国家工业制造的底气。

每一次危机,背后都隐藏着巨大机会。

让我们回顾一段历史: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神在这个时候消失了,同时一场文艺复兴开始了,欧洲的机遇到来了。

疫情,让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公司也纷纷倒闭,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来说,疫情反而成为一个转型发展的良好机会。疫情期间火热的"直播"行业,正说明一种转变:

后疫情时代,小编认为可能会是一个打造自己的IP的时代,每个人都从"努力赚钱"转变为"让自己更值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