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安眠药要注意药物依赖性和停药反弹!


失眠原因很多,有的是单纯睡眠障碍,有的则因为工作生活压力、抑郁症、焦虑症所引起,服用安眠镇静剂能帮助肌肉松弛、抗焦虑、减缓失眠症状,但无法彻底治愈失眠,应就诊找出失眠原因。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仍然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前者包括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奥沙西泮等;后者包括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等。相较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成瘾性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安全性相对较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


长期吃安眠药会产生依赖性

常用的安眠药,医学上证明,它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不算太大,短期内适量服用,还是相对安全的。但服用安眠药不要超过一个月,以免产生依赖与成瘾性,对于具有成瘾性的药物,也不用过度紧张,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使用药物很关键。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达到起效后就可以逐步减药。

突然停药容易出现反跳现象

长时间大剂量服用,突然停药或迅速减少药量,容易出现激动、焦虑、头痛、失眠、厌食、乏力等戒断症状。因此应采用缓慢、渐进式停用药物:比如之前要口服两三种,慢慢降为一种;或者之前吃一片,慢慢改为半片。或者以前每天都吃,改为一周吃三四次。反正慢慢停下来,以预防严重的戒断症状。


失眠的药物治疗时程没有明确规定,应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和维持时间,一般不能超过 4 周。

预期入睡困难时,睡前 5~10 min 服药;

上床后 30 min 仍不能入睡可即时服;

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离预期起床时间大于 5 h,可即时服药(半衰期短的药物)

☞用药贴士

1. 要遵医生医嘱服药

2. 选择适合自己的催眠药

3. 掌握好服药时间

4. 使用最小有效剂量

5. 避免长期固定服用一种催眠药

6. 停药不宜太急

7. 解除心理上的疑虑和压力

8. 积极治疗原发症状

9. 注意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

10.服药期间不宜饮酒。酒精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酒后服用安眠药,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

11.安眠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平衡能力下降等。因此,老年患者服药期间剂量愈小,并避免摔伤。

12.对于儿童,一般不用安眠药,除非是治疗儿童夜惊、梦游症和癫痫。

13.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