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热播剧《庆余年》,快来看看这些“戏精”民警制作的反诈骗视频

4月28日,奉贤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发布了反诈骗音乐短片《余年无骗》,不到半小时,播放破千万,留言好评如潮。这一模仿当热播剧《庆余年》制作的短片,吸引了大量年轻网友点击观看,口碑流量双丰收。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奉贤公安在新媒体宣传上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之前的多部宣传视频作品均获得极大成功,”奉贤公安网红民警”出品已然成为品牌。今天是5·4青年节,让我们来认识制作网红短剧背后的制作团队,一群为了宣传普法不惜成为“戏精”的青年民警团队。

图说:青年民警团队。奉贤公安供图(下同)

长期以来,奉贤公安持续对侦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进行报道宣传,从“摆摊推销”宣传到“入户走访”宣传。可谓不遗余力,但传统的“反诈”宣传形式如今在不少老百姓眼中难免有些“视觉疲劳”,特别是年轻人,对这些传统宣传不太“感冒”。

政治处宣传科科长刘彬是一位80后民警,为了宣传反电信诈骗天天操碎了心,一天他突然萌发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着他不到十人的青年团队尝试着将“反诈”宣传推广的方式进行改造升级,拍摄音乐短剧来吸引老百姓的关注。

虽然是“草台班子”,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35岁,但这支团队也是有几把刷子。刘彬人称“奉贤警界歌神”,网友对他的演唱评价是“开口跪”,在音色上先得一分。青年民警张超,受过舞台表演训练,自身也非常喜欢表演,他饰演的角色各个惟妙惟肖,表情动作非常到位,是团队中“演技担当”。

图说:民警自编自演音乐短片。

其他民警也是各个身怀绝技,或唱或演,编写剧本拍摄录音,场务道具全都自己搞定,整个团队就像是一个小剧组,源源不断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

2019年首部作品《知否知否,这是骗子的计谋》音乐短片,从策划到出片整个过程不到两个星期。故事背景源于当红的热播电视剧,搭配原版的音乐曲调,自编自唱来源于热议骗术的新歌词,自导自演侦破反诈案例的新剧本。

刚开始他们还不确定效果如何,没想到发布后效果瞬间“爆炸”。先是“人民日报”微博转发,然后是“央视新闻”“人民网”“中国长安网”“中国新闻网”“环球时报”“人民公安报”“紫光阁”和“共青团中央”等全国几十家主流媒体和政务微博纷纷转发,《知否》瞬间全网刷屏,“公安版知否”词条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央视新闻微信阅读量10W+,全网“古装版反诈骗知否”话题阅读量破亿。

大获成功的“草台班子”深受鼓舞,一连制作了《“骗纸”马上发》和《不染》等视频作品,每款必爆。“这些警察蜀黍变成戏精了!要不要这么拼命啊?”“被洗脑了,原唱是怎么样的都忘记了。”网友们对于这些作品先是惊叹,再到佩服,继而积极转发,为警方的宣传积极助力。

2019年大获丰收,正当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在2020年再出新品时,疫情突然来到,打乱了所有计划。但他们发现,疫情期间,电信诈骗却没有休息,而是利用大家在家隔离,信息不畅更加猖狂行骗。为了避免百姓受骗,他们一边抗疫,一边制作了最新音乐短片《余年无骗》。

这部短片,走的依然是他们拿手的古装情景喜剧加填词音乐的路线,剧情模仿的是热播网剧《庆余年》,让许多看过该剧的观众开怀大笑。

如果没有看过,那也没关系,这部短剧的制作非常精良,所有的歌词与剧情看似简单,但都经过仔细推敲研究,针对的就是目前电信诈骗的高发案例,短短几分钟,就将骗子的套路一一揭示。

刘彬告诉记者,“草台班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拮据,预算非常有限,道具是租来的,视频特效是花十五元在淘宝上买的,所有人员都是“自己人”,编排剧本、填词用了好几天,拍摄找了一个公园,花了一天时间完成。

虽然制作简陋,但民警们表演卖力、演唱动听、演技颜值“双双在线”,满满都是诚意,因此一经发布大获好评, 甚至吸引了《庆余年》演员肖战前来点赞。

低成本、大制作、没有大牌,只有创意与诚意。奉贤公安网宣作品已经成为了上海警界的一张“名片”,甚至都有了固定的粉丝群体,每次推新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忙推广吆喝。

刘彬说,有人说他们是网红,有人说他们是“戏精”,但他们其实只是一群尽心竭力不想让老百姓被骗的小民警,从本质上说,和那些走街串巷,用传统方式反电信诈骗的老民警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当下,电信诈骗手段越发升级,从以往的简单粗暴,变得更为狡猾,伪装成各种形态,放长线钓大鱼,让老百姓防不慎防。刘彬觉得,正因此如此,反电信诈骗的手段也要推陈出新,从传统的宣传,到互联网新媒体宣传,所有阵地都不能放过。现在市局正在开展全警“大练兵”,作为新时代青年宣传民警,如何让宣传深入人心,这也是业务技能的重要需求。

现在,他们又在策划新的宣传视频,还开通了奉贤公安抖音帐号,制作各种短视频,让普法、反诈入脑入心,制作更多好看又有用的作品。

抓得住坏人,当得了网红,成得了“戏精”,写得了剧本,唱得出天籁……正是这些多才多艺、充满创意、敬业执着的青年民警,让居住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人们,又多了一个安心的理由。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