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帝共治的崩溃,罗马帝国分裂的前兆竟是如此

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在经历了三世纪危机之后,戴克里先设立了四帝共治。虽然四帝共治初期在戴克里先统治时运行良好,但是行政费用的增加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戴克里先与他的战友马克西米安同时退位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在西部、伽列里乌斯在东部各自继承了奥古斯都的位置,接着任命了两个新恺撒。一个是塞维鲁斯,控制意大利和北非;另一个则是马克森提乌斯。表面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的。

然而好景不长,在公元306年的时候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很快就去世了。驻扎在大不列颠岛和高卢地区的罗马军团拥立了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作为新的奥古斯都,即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并不是很情愿接受君士坦丁成为罗马皇帝的要求,而是只让他当了副皇帝凯撒。同时,他坚持要让赛维鲁斯当另一个奥古斯都。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间,罗马的近卫军拥戴了原本已经退位的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为奥古斯都。但是马克森提乌斯只是接受了凯撒的头衔,而选择让他的老爸马克西米安恢复奥古斯都的头衔。

就这样经历了一年的斗争,赛维鲁斯最后被处死,君士坦丁成为副奥古斯都,同时也承认马克西米安为奥古斯都。这时在东部的皇帝伽列里乌斯拒绝承认君士坦丁和马克西米安这两个人的合法地位。在307年时候,伽列里乌斯效仿当年的盖乌斯凯撒率军入侵意大利。然而进军并不顺利,双方在意大利相持不下。次年,伽列里乌斯任命李锡尼接替死去的塞维鲁斯的位置,成为罗马的奥古斯都,再任命马克西米努斯也成为了奥古斯都。

与此同时,马克西米安被他的儿子及近卫军赶下了台,他的儿子成为了新的罗马皇帝。虽然被赶下了台,但马克西米安又岂能甘心放弃皇位,他逃往了高卢求助于君士坦丁。这时自称是奥古斯都的罗马皇帝达到了六个,他们分别是马克西米安、伽列里乌斯、君士坦丁、李锡尼、马克西米努斯、马克森提乌斯。戴克里先一心为了分担帝国负担而设立的四帝共治到了此时显然已经崩溃。

公元308年戴克里先出来仲裁,六个相互斗争的奥古斯都有五个人得到了调解。他们在卡南敦共同达成了停战协议,马克西米安也被迫放弃了奥古斯都的地位。短短两年,从310年至324年几个奥古斯都展开了内战。罗马人的军队互相厮杀,罗马人的血流遍了帝国境内。最后,君士坦丁在这场内战中胜出,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他颁布的米兰敕令承认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在东方原先的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兴建起新罗马城,后来人们称之为“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后来成为了分裂出来的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它是西方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作为罗马帝国在东方的存续。并且后来的查士丁尼大帝派遣贝利撒留收复罗马故土时,也表明了它的复兴。但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狄奥多西划分为两部的时候就已经彻底分裂了。戴克里先的初衷并没有维持多久,驻扎在各地的罗马军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分别拥立了不同的奥古斯都,使得他们频频内战。即使是近卫军在这时候也不忠诚,刺杀皇帝再将帝位抛售出去、拥立新的奥古斯都似乎成为了近卫军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