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胡萝卜种植有哪些技术要点?

雾都农人雨松


胡萝卜又称红萝卜或甘荀,胡萝卜喜欢冷凉气候,适宜生长温度是15-25度之间,喜欢强光的光照和相对干燥的空气条件,土壤要求干湿交替,水分充沛,并疏松、通透、肥沃。需要较大的温差和充足全面的养分有利于肉质根的建设形式,同时保证较高的胡萝卜素茄红素的含量,胡萝卜比较耐旱,尤其是苗期,30-50%的土壤含水量能正常生长。当土壤温度稳定在8度以上(5月10-15日)就能播种,在15度以上就开始萌芽,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白天23-25度,晚上12-15度。温差大决定胡萝卜品质优胜,糖度增加。胡萝卜要求土壤具有一定形态质地和养分含量。并要具备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注意雨涝地块、玉米、胡麻用过除草剂地块、生荒地块不易种植胡萝卜。

胡萝卜春季露地种植技术

胡萝卜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是秋季冷凉的气候,但为了解决6月份~7月份鲜胡萝卜供应问题,满足市场需求,也可将胡萝卜进行反季节种植,即春种夏收,虽然春季种植有一定的技术难题,但经济效益较高。

选择品种

春胡萝卜的品种选择是高产的关键之一,应选择早熟、丰产、抽薹迟、耐寒和耐旱的品种。

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田块种植。耕翻冬耖,耕深25厘米以上,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25公斤或优质复合肥100公斤。

适期播种

播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春季可分两个播期:1月下旬至2月初播种,要采用地膜加小拱棚栽培;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按行距20厘米开沟条播,每畦5行,沟深2-3厘米,每亩用种量300克,播后覆土。

播后管理

采取地膜加拱棚栽培。在胡萝卜出苗率达50%以上时,引苗出膜,然后用细土沿苗的根部压实地膜,再盖小棚膜。3月中旬,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度,当温度高时要在背风一面掀开缺口通风换气。4月上旬晚霜过后,拆除小棚。适时间苗,根据萝卜生长的状况,保障肥水合理供给,并喷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发苗期喷施地果壮蒂灵,增强养分匹配机能,提供营养输送量,促使萝卜迅速均衡膨大。及时中耕除草,经常保持土壤疏松。为防止出现青头,应在胡萝卜露肩时扯去地膜,用细土壅根,使肩部不露出土面为宜。

收获

胡萝卜的成熟期略有差异,应分期适时收获。春播胡萝卜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收获,成熟时表现为叶片不再生长,不见新叶,下部叶片变黄。如过早过晚采收,都会影响胡萝卜商品性状,从而影响产量。

胡萝卜因其富含胡萝卜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有“小人参”之美誉,且病虫害少,产量高,利于无公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味。

  1、选地

  从品质要求来考虑:需选择环境好、无污染的区域发展;近几年内使用过呋喃丹等高残农药的土壤不适宜发展出口加工胡萝卜生产。从胡萝卜的特性和生长条件来看:它属根菜类蔬菜,肉质根的大小、品质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因此,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粉壤土或砂质壤土上种植。

  2、施肥

  如在质地较黏重的土壤上种植时,要增加农家肥的用量,或在翻耕时施入一定量的砻糠灰。冬前深翻冻土,播种前7~10d,施优质腐熟有机肥60~75t/hm2,硫酸钾复合肥(n:p205:k20=15:15:15)1.5t/hm2。

  3、整地

  整地力求精细,深翻30em,耕后细耙,做到上无坷垃、下无卧垡,并剔除瓦砾、草根等,利于播种深浅均匀,出苗整齐,然后做成垄高15cm,畦面宽1.2~1.5m。对排水稍差、土壤质地较黏重的地块,可实行起垄栽培。起垄栽培有以下优点:雨水多时利于排水降湿,避免渍害,增加土壤透气性,能使胡萝卜优质高产,裂根减少。其栽培要点如下:先按25~30cm的深度全层翻耕,再按15~20cm的高度做平顶垄,垄沟宽20cm。垄顶宽30cm的种2行,垄顶宽40cm的种3行。有机肥等基肥要埋于垄下。起垄后,在垄顶上按行距15cm开播种沟,沟深cm。

  4、品种选择

  良种是高产的内因,是实现胡萝卜高产、优质、高效关键因素。适宜黄淮区域种植的胡萝卜品种主要由日本新黑田五寸参、日本五寸参,七寸参等,这些品种色泽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好出售。

  5、浸种、催芽、播种?

  胡萝卜属绿体春化长日照作物,肉质根膨大的适宜温度为18~25℃,在苗期4~5片真叶甚至2~3片真叶时就能感受低温,进行春化作用,一般当感受10℃以下低温累积达350h以上时,以后在5~6月份长日照条件下就可能进行花芽分化,抽薹开花,而且温度愈低,感受低温时间越长,抽薹率越高,播种过晚生长后期温度过高影响肉质根产量和品质,所以播种期不宜过早或过晚,我县一般在3月中、下旬,当5e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为宜。播种前3~4d,畦面扣棚升温,并用25℃左右的清水浸种24h,捞出后,置于15~20%下用毛巾或麦糠保湿催芽,每天淘洗1次,待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拌湿沙或细土播种,播种前1d畦内浇足底水,播后盖1~2cm厚的细土,并及时覆盖麦草、地膜,扣好拱棚保温。

  6、防除杂草

  可在播种后覆草前,畦面用90%的乙草胺900~1 200ml/hm2,对水750kg均匀喷洒畦面,再覆盖麦草、地膜,扣拱棚,也可在苗后杂草三至四叶期时,用10.8%的高效盖草能450~600ml/hm2,对水750kg,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

  7、田间管理

  1)间苗、除草胡萝卜间苗宜早,幼苗长到1~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除去过密的弱苗,保留健苗,苗距3~4cm。4~5叶时定苗,每亩留苗数,大型种万株左右,中、小型种4~6万株。

  胡萝卜幼苗期生长缓慢,杂草生长迅速。因此,及时除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一般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亦可用除草剂灭草。常用除草剂有除草醚(25%),每亩0.75~1kg,于播后发芽前喷雾处理土表(不包括铺膜的,铺膜的要在整地时进行);也可用除草剂1号(5%),每亩用量100~150g,或扑草净(50%)100,兑水50~60g。

  2)灌溉与施肥胡萝卜虽然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仍必须合理供给水分和养分。从播种到出苗,应连续浇水2-3次保证顺利出苗。幼苗期需水量不大,应保持水分适中。进入叶部生长盛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加强中耕,保持地上部与地下部平衡生长。肉质根肥大期,也是对水分需求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若浇水不足,则肉质根瘦小而粗糙,品质差。若供水不匀,则易引起肉质根开裂。

  胡萝卜生长前期吸收很慢,随着肉质根迅速生长,才大量吸收养分。每生产1000kg产品,约吸收氮3.2kg、磷1.3kg、钾5kg。因此,除施足底肥以外,在其生长期间还应追肥2-3次,第一次在产苗前后,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kg,以后隔20-25天,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每次施复合肥25-30kg。此外,胡萝卜对新鲜厩肥和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都很敏感,如果用新鲜厩肥或施肥量过大,易发生叉根。

  3)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及时亩喷施90%的乙草胺每亩60~80毫升,或每亩用33%施田补200~300毫升防杂草。苗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可于苗后杂草出齐时用10.8%的盖草能,每亩30~4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喷雾要做到均匀、周到,不重不漏。

  8、病虫害防治

  春种胡萝卜病虫害较少,但在生长后期常遭受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蚜虫、甜菜夜蛾以及花叶病毒病的危害,应及时防治。

  9、适时采收

  胡萝卜块根充分膨大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应根据品种抗寒性确定收获期早晚,抗寒性弱的应早收,抗寒性强的品种可迟收。同时要了解市场行情,价格上扬时收获销售,确保丰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