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润心之《左传》:政治危机!挑战天子的郑庄公


正经小吴,在线评史

大家好,我是小吴!上篇文章里我们谈到了郑庄公国内的争端,他的君主地位遭到了自己亲弟弟的挑战,可是他自己又去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不可不谓是“双标”。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依然要从郑庄公他老爸郑武公说起来,武公在位时就是周平王的卿士,庄公上位后也接手了卿士一职,周平王东迁,郑武公有一份功劳在里面,再加上郑国与新都洛阳近在咫尺,周平王与周桓王权力交接、朝堂动荡,也就让郑庄公对王权产生了一点不该有的小想法。

春秋初期

按理来讲,平王为君,庄公为臣,正常情况下没有交换人质的说法,只有“周天子命令:小子我不太放心你呐,把你儿子送来我调教调教”的份,但是这样身份不对等的做法却在历史上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且起因是因为郑庄公埋怨周平王把朝廷大权给了西虢公。

这位西虢公也是一位在朝廷任职的诸侯,周平王也不傻看得出郑庄公的勃勃野心,就想扶持西虢公和郑庄公相抗衡。

但是周平王没想到的是郑庄公不去找西虢公的麻烦反而来怪他,只好尴尬的说,哈哈哈没有啊哈哈哈予不知道啊。

迫于无奈,他也就只好和郑国交换人质。

这交换人质的过程也是意味深长:

周王子狐入郑为质,郑公子忽才入周为质。周平王显然被郑庄公压得死死的。

所以,周平王临终前嘱咐桓王要把朝政大权交给西虢公来稳定局势,但也因此,遭到了郑庄公变本加厉的报复,两次派兵去劫掠了周王的庄稼。这是武力威慑,也是用经济补偿弥补政治损失。

一家子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周郑两家以交质开始,以交恶结束,实在令人唏嘘,不过这还只是春秋初期而已。

整本《左传》之中,我们都可以窥见东周王朝的衰落,这个故事,不过是这一历史趋势的早期写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