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补偿面积小于实际面积?

为什么补偿面积小于实际面积?

今天,有小编在微信上咨询:“律师,我家的房子面积总共294平米,安置房只有233.5平米,我不服,请问怎么才能够提高补偿啊?”很多人遇到果这样的问题,安置房的实际使用面积小于被征收房屋,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厅小编给大家慢慢讲来,面积问题关系住户的切身利益,同样也关系到广大被征收人的补偿权益。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面积种类。(1)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的面积;(2)使用面积,即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的面积,通俗点就是大家常说的“地毯面积”;(3)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4)公用建筑面积。该面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二是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其次,我们要知道在征地拆迁中安置房的面积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法律依据在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5条,该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被征收人应当予以配合。此外,该条例第9条还规定,对于已经登记的房屋,其性质、用途和建筑面积,一般以房屋权属证书和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为准。

再次,小编跟大家讨论一下安置房明显增大的“公摊面积”是否会降低被征收人的居住体验?公摊面积是指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后的剩余面积。



有些人认为公摊面积使得住户的实际使用面积减小,比较坑人。小编的观点是要理性看待公摊面积,公摊面积不是越小越好,因为合理的公摊面积能够保障住户的生活质量。

最后,小编提醒广大朋友公摊面积过大时,要及时咨询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征收方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政策。当被征收人选择了产权调换时要积极了解外迁安置房屋的位置、面积、通风采光等。公摊面积一般应当符合当地公摊系数的规定。

以上是关于征地拆迁中房屋补偿面积差异的相关内容,希望此文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为什么你的安置房面积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