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倒牛奶”,開發商為何不願降價?原因很真實

樓盤網

上樓盤網,為愛找個家!


樓市調控到現在房價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跌,特別是根據中國房地產協會給出的數據顯示,在3月份全國出現了121個二手房價格出現下跌的城市,樓市降溫顯而易見。但問題是雖然二手房市場房價出現了下跌,但新房市場卻依舊錶現堅挺,從國家統計局前幾天公佈的數據來看,3月份全國70個重點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出現上漲,其中有38個城市新房價格出現上漲。也就是說如果從新房市場來看,3月市場上的新房價格依舊在上漲。明明今年開發商銷售壓力巨大,截至目前今年都已經有一百多家破產開發商了,那麼會出現這種“倒牛奶”的現象,開發商真的寧願破產也不願降價嗎?



降價賣房真的就能拯救開發商嗎?這幾年樓市裡的開發商面臨的生存壓力在不斷加大,特別是今年因為前兩個月關停售樓處的影響,大部分開發商的銷售額都出現下降,例如此前就有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樓市銷售額同比下跌24.7%。銷售額降低,不少人都覺得降價銷售或許能刺激樓市銷量,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壓力,但實際上真的會有作用嗎?一來在經過這一場風波之後市場上還會有多少人願意買房是一個大問題,如果願意買房的不夠,就算降價也賣不出多少房子;二來是降價之後獲得的銷售額有可能會變少,雖然降價的確能吸引更多購房者前來買房,但如果降價幅度不夠房子還是賣不出去,但如果降幅幅度大自己又會虧本,現在樓市裡的開發商很難把控價格與銷量之間平衡點。



對於開發商,很多人都在說開發商其實就是“空手套白狼”,在買賣的整個過程中,除了前期要出錢拿地之外,其他的時候用到的錢都是借來的,很多時候開發商的房子還沒蓋起來就已經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款了。所以如果開發商宣佈降價了,那麼就相當於當初抵押給銀行的抵押物價值下跌了,到時候銀行就會向開發商追繳抵押物或者資金,這樣一來開發商面臨的壓力只會更大,這也是為什麼開發商寧願死撐著也不願意降價的原因。就算開發商最後真的因為種種原因破產了,高價值的抵押物也能抵消更多的債務,開發商需要承擔的責任就能小一些。



當然更重要的是雖然現在市場行情很殘酷,但開發商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先不說在經過這麼多年發展之後開發商手裡到底有多少錢這個問題,就說現在市場上也有政策在幫開發商緩解資金壓力。例如很多城市就出臺政策放寬對開發商預售資金的限制,還有開發商能延期繳納稅費等,這些都讓開發商多多少少在資金方面的壓力有所緩解。因此,在這種環境下市場上的開發商其實也沒有必要一定走降價銷售的路子,畢竟能賺多點誰願意少賺呢?更何況,現在市場也出現了購房者排隊買房的現象,開發商對未來行情有所期待,萬一後面行情變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