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没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汉武帝耗尽了国运么?


秦末,天下大乱,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其中一支起义军首领刘邦首先攻克秦都所在地关中,并因此被当时的起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这可以说是汉朝的起点。

后来,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击败项羽,取得天下,真正开启了西汉王朝。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对于汉王朝的感情都是不言自明的,它取得过辉煌的历史,也经历过衰落,最后中兴,是一个存在感极强的朝代,也是国人的精神图腾。正因如此,很多人对于西汉王朝的历史情有独钟,但是因此也会产生很多的误解,比如,汉武帝将汉朝推向了荣耀的高峰,也使得汉朝的国运因此耗尽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这句话是太史公司马迁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很多人因此觉得汉武帝确是让汉朝差一点倾覆,尤其是在其父祖开创的文景之治使西汉国力大大提升的背景之下,这样的对比就显得尤为强烈。

而事实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汉武帝只是承担起了自身无可避免的历史使命而已。

汉初,国家经历了战乱,积贫积弱,而北方的强邻匈奴国势正盛,史书记载其控弦之士三十万,刘邦曽想要解决这个大患,不料反被围困,险些丧命,此后汉朝一直采取和亲的怀柔政策,历经70余年。而到了汉武帝时代,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这种一直以来的屈辱所带来的压力就压在了汉武帝的身上,可以说,他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是当时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后来之人解决强敌,这就使得当时的人民对于这场战争有了很大的包容和理解。

不过,因为这场战争,汉朝确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卫青取得漠北之战的胜利之后,汉朝的财政赤字已达到超过100亿,武帝后期,甚至发生了农民起义,这就给人一种有些败家子,以及将国运耗尽的感觉。

然而,汉武帝后来发布轮台诏,并及时调整政策,与民休息,使得国家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并且,

汉武帝外部出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内部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推恩令等一系列举措,为后继之君留下了一笔重要的政治遗产

后来,汉武帝驾崩,汉朝统治者经历了一系列的交替,最终由他的曾孙刘询登上了皇位,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本是因政治斗争而流落民间的一位皇子,并无太大根基,他掌握政权的第一步,便是肯定了汉武帝的功绩,并为其立庙乐

《汉书·郊祀志下》也因此记载: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统兴,故立三年,尊孝武庙为世宗,行所巡狩郡国皆立庙。

而这一切,都是为出击匈奴做的预备,汉宣帝即位第二年,便派兵帮助乌孙攻击匈奴,次年大胜。其后设置西域都护,将这一地区置于汉家的治理之下

汉朝到这个时候,真正达到了鼎盛时期,降服匈奴,收拢西域,以至于"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西汉晚期著名文学家刘向曽评价宣帝"聪明远识,制持万机"在文帝之上,其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

孝宣之治"。

西汉王朝共历12帝,汉宣帝是第十位,而到了这个时期,国力依旧蒸蒸日上,威名远播,不可不说国运昌隆,也证明了汉武帝时期并非西汉国运的一个转折点,那么西汉真正的转择点在哪里呢?

"乱我家者,太子也!"

所谓盛极而衰,宣帝驾崩后,其太子即位,就是汉元帝,其在位期间,宠信宦官,致使威权旁落。

汉元帝在做太子时,因为认为汉宣帝法度过于严苛而曽向汉宣帝建议多用儒生,被汉宣帝斥责,汉书记载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事实证明,汉宣帝确实是有先见之明,汉元帝在位期间,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成为了西汉衰落的开始,到了成帝时期,再也回天无力,最终发生了王莽篡汉的事件,西汉灭亡。

对于历史上有数的王朝来讲,一般其国运的转折点都在中期或中后期,而且《司马法》里曾讲,"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就让很多人有了汉武时期是汉朝盛极一时也是衰落之始的印象,但是事实上,汉武时期,既不是西汉的顶峰,也不是西汉的转折,西汉真正的转折点是在后世的汉元帝时期,只不过汉元帝之后,西汉转瞬灭亡,确实有种其亡也忽焉的感觉,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