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都不会打工”的周某,被网红公司砸钱疯抢,我看不懂了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ID:zhouchong2017)

作者:周冲


网红只是一种产品。

天猫总裁夫人手撕张大奕的事刚被撤了热搜,网红界又出了一奇葩新闻。
当然,我们觉得的奇葩,或许在MCN公司眼中,不过是常规操作。
——那个曾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窃车犯,出狱以后,被30多家网红经纪公司争着签约。
签约价钱高得离谱。
有人开出200万。也有人开出300万。

就这个价,还不一定签得到。
因为竞争的公司很多。
据说该男子出狱当天,来的不仅有亲属,还有一堆开着保时捷、玛莎拉蒂的MCN公司负责人。

可见经纪公司对于他的青睐。
所以有人说:出狱即巅峰。

还有人说:一个文盲秒杀了一帮985博士生。
是啊,普通人辛辛苦苦读十几年书,认认真真工作几十年,都赚不到这个数。
而一个文盲+窃贼+几进宫的罪犯,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一堆人,将巨额钱财捧到眼前。
说不羡慕是假的。说觉得公平也是假的。
但更多是无法理解。
当今时代,真的已经枉顾美丑,只要流量了吗?
要流量,对于经纪公司来说,也是情理之中。
但签周某,还是觉得有点不太对。

当知识不被重视,当努力的意义被解构,当炒作意味着捷径,当吸引眼球就意味着金钱如雪片飞来......


试问,还有谁会踏实工作?

之前有媒体采访各中小学,问大家的梦想。
一堆孩子说:长大后要做网红。
哪怕贫困山区,有了手机的孩子,也将网红,当成了奋斗目标。
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网红=不学无术+飞来横财。
这种认知当然有失偏颇。
但问题是,这种偏颇,从何而来?
就从30多家MCN公司,用300万追捧一个入狱多次的文盲开始。
一个网友说得好,这个社会病了!且病得不轻!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文盲、囚犯被争抢!

当歪门邪道都能名利双收,正派的年轻人,该如何自处?

又该如何潜心静气,领着微薄的工资,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努力?
画饼与灌鸡汤,能鼓舞人一时。
热血凉却,梦醒时分,大家依然要面对现实的落差,和内心的焦灼不安。

前不久,听到一个孩子说:我不想努力读书,没什么用。
不读书,他的底气来自哪里?
网红经济。
孩子认为,只要敢出丑,敢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就能出名,就能赚大钱。
于是,湖南90后吴永宁,走上极限高空挑战之路,用命换流量,结果在一次直播中,从高楼坠下。
还有人将镜头,对着死去的爷爷,直播他的葬礼。
某短视频APP上,00后女孩效法某早孕网红,在10多岁时,就早早怀孕,在镜头前,骄傲地露出自己隆起的肚子。
这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操作,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周某成功了,他走过的这条路,一定会有更多人会走。挡都挡不住。


之于MCN公司,他们选择周某,有他们的商业考虑。
流量即是王。
周某就自带流量。
周某外号窃·格瓦拉。因偷车入狱,之后接受了访谈。正是这个访谈,令他走红网络。
在这个访谈视频里,他说: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进看守所跟感觉回家一样……在看守所里面的感觉呢,在看守所里面的感觉比家里面好多了。在家里面一个人很无聊,没有女朋友玩没有友仔玩。进了里面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这种无厘头的、滑稽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话,一时之间,令众人哗然。
而这也令他成为关注焦点。
他变成表情包,在各大微信群亮相。

他被PS成格瓦拉。

他的“金句”像病毒一样传播。

有人看准了他的关注度,觉得能带来钱。
比如入驻某音,粉丝应该会爆涨。入驻某手,流量也不会差。
“有个稍微专业点的团队运作,出来搞点正能量发声,然后进入直播行业不成问题......”

被关注,就是钱。而赚钱,就是一个公司的生存目标。
于是他成为各大网红孵化公司的香饽饽。
但一个投资者,只看见利益,看不见风险,是不成熟的。也是不理智的。

网红的风险,一直非常非常大。
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子柒。像她这样稳的网红,20多年的互联网中,我们也只见过这一个。

更多的,都是朝生暮死。流量了无痕。


比如凤姐。比如王守英。比如庞麦郎,犀利哥,后舍男生,温婉,郭美美,天佑,租房小吴,杀鱼弟,乔碧萝殿下......
如今都寂寂无声,不知去往了何方。
仍然活在流量之巅的,比如文初说到的张大奕,同样风险重重。
被总裁夫人手撕之后,17日,她日常上架商品。17日晚,她照常出现在直播间。
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
但是,她背后的美股上市公司如涵控股却在开盘后,股价大跌,最高跌幅为10%。
截至美股收盘,如涵控股市值蒸发约2200万美元(约1.5亿人民币)。
张大奕身家,也在一夜之间损失超2000万元。
这就是网红的风险。
他们是把双刃剑。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关注。也会在短时间内被众人抛弃。
在这个互联网监管日益严格的时代,他们还可能以一人之力,让整个公司都为其陪葬。
比如蜂群传媒,也曾是国内MCN公司的佼佼者,但因为一个网红,做了假数据,整个公司的内裤都被扒了。

多次入狱的盗车贼周某,因为缺乏法治观念,无知,不敬畏,恶习不改,对狱中生活十分迷恋。

签下他,风险呈N倍增加。
有不少网友说,哪个公司签他,就举报哪个公司。
另外,官方也不是吃素的,容不得这种“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所以,资本真的想清楚了?
很可能,在合同上签下的名字,就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轻则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重则大意失荆州。

当然,我们这种穷逼,替资本去考虑,根本犯不着。


或许他们玩砸了,也依然是赚的。
没有
傻逼的甲方。只有缺心眼的网友。
但这背后的缘由,却值得我们去反思。
一,流量是上帝。
是的,追逐流量,已经成了互联网的第一法则。
为了流量,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你会在网络上,看到众生百态。看见各方人等各施其招,姹紫嫣红,争取流量加身。
所以怪胎、奇葩与窃·格瓦拉的出现,都在所难免。
二,资本是爸爸。
谁在试图捧红窃·格瓦拉?
是的,资本。
资本洞悉市场规则,知道人们有审丑需要,于是,端出一个个新鲜出炉的、热腾腾的“丑角”,供大家泄愤。

我们骂得越凶,资本笑得越大声。

因为这就是流量。流量一变现,就是钱。
而钱,又能制造出更多的爆款,更多的网红,更多的网络怪现象。
三,咱自己也是孙子。
孩子将责任都推给他者。成年人从自身找原因。
只怨怼社会浮躁,金钱当道,流量为王,是幼稚的。
毕竟,在这样的社会里,依然有人认认真真地死磕,扎扎实实地做事。
另一丛深层原因来自自身。
——大家都不再淡定了。
十年前,大家还能安稳地守着一份工作,朝九晚五,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干到老。
如今,成功的神话此起彼伏。一夕爆红的新闻,人人都看了无数个。靠捷径名利双收的故事耳熟能详。
都等不及了。
大家看到别人赚大钱,难免也蠢蠢欲动。
于是,有人开始试水。

入局之后,发现没那么容易。做作品,没才华。露脸,没颜值。说话,没口才。
于是剑走偏峰,不顾底线,无所不用其极。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今天没有周某,也会有李某、王某、林某,在我们的视野里玩72般变化。

他们可能名叫窃·格瓦拉。
或名叫拉·格瓦窃。
但他们有共同的名字:网红。

而他们在民间叙事里,还有着另一个版本:
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因为几句话在网上红了,赚了几百万,买了大房子,开了豪车,太牛比了......
这个版本,畅行于底层生活,成了无数人前仆后继的诱饵。
但故事的最后,吞下诱饵的人,要么被利用,被牺牲。
要么稍纵即逝。
要么臭名远扬,被资本用完即弃,渣都没剩下一点。


周冲,2015年离开体制,放弃公职,从事自由写作。出版《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等多部畅销书。本文经授权转自“周冲的影像声色”(zhouchong2017),这是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号,以文艺的笔调,以理性的思维,剖析人间事与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