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保全名词小普及!

贷款五级分类是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分类:

  1.正常贷款。贷款人能够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

  2.关注贷款。贷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但是存在一些对偿还贷款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贷款。贷款人出现明显的还款问题,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4.可疑贷款。贷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通过抵押或担保,也会造成一定损失。

  5.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经无法偿还贷款,不管采取任何手段,都会造成贷款损失


不良资产专项准备金

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

不良资产比率 = 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不良贷款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100%=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余额

贷款拨备率= 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x 100%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举例来讲,某银行贷款余额100亿,其中正常类90亿,关注类2亿,次级类5亿,可疑类2亿,损失类1亿,则其不良贷款率为(5+2+1)/100=8%。假设不计提特种准备,按照现行规定,首先应当计提贷款一般损失准备金=100*1%=1亿,然后按照规定比例应计提专项贷款损失准备:2*2%+5*25%+2*50%+1*100%=3.29亿。加上一般准备,准备金总额应当达到4.29亿元。假设这家银行真的按规定计提了4.29亿元,则拨备覆盖率为4.29/(5+2+1)=53.63%,如果计提了8亿,则拨备覆盖率为100%;反之,如果仅计提了4亿,则拨备覆盖率为50%,且达不到按比例计提的最低要求,拨备严重不足。对于一些银行,中国银监会要求拨备覆盖率达到150%,是比拨备充足(100%)更审慎的要求。


信用减值损失

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信用减值损失不同于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产生的损失准备可以转回,确认为减值利得。举例来讲,一笔1亿贷款,因逾期造成9000万损失,当年该笔贷款信誉减值9000万,次年该笔贷款回收回来1000万,那么减值利得就是1000万元。如果是资产损失,损失后是无法收回的。

贷款的表内是指年度放贷余额未核销部分,表外是指年度已核销贷款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