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学既不是985又不是211,在那里读研是不是前途不明?

用户4584737177

选择在中科院大学读研究生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用不高的分数,读一个科研能力不错的所。由于中科院大学里面的研究所比较多,每个所招收的人并不是很多,毕业的时候还是很受企业的认可,但是不同的所之间科研能力的差距比较大。

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以前只是招收研究生。经过教育部批准,在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才开始招收本科生,到现在为止,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在北京有4个校区,在京外有5个教育基地,在全国有114个研究所,可谓真是“大学校”。


由于其独特的背景和其庞大的身躯,在中科院大学读研究生也会有优劣势:

优势:

1)由于现在很多985大学加大了对自己学校的学生的培养力度,研究生的生源更多的是本校的学生,好点的学生也不愿意去中科院读研究生了,所以这也是中科院要自己培养自己的本科生的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现在中科院研究生的考研分数相对比较低,适合很多二本的同学去考,比较不错的所实力不逊于985高校。

2)科研氛围比较好,师资力量强,基本上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比较少,可以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但是要相对比较好的所才可以。

3)中科院的经费高,仪器先进,只要是你想做啥实验,自己心里有想法,慢慢的都可以实现。

4)想要读博的同学,想要真正做科研,学习前沿知识的同学,是非常可以考虑的。毕业以后进入事业单位或做研究型工作都没问题。

5)最重要的是待遇还比较好,很多所都不收学费,导师还会有额外补助,每个月也有个小两三千的收入。

劣势:

1)没有985的名头,就业没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进入企业,进入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还是可以。

2)由于中科院下面的研究生太多了,既有好的,也会有科研和待遇比较差的所,在报考的时候要分清楚。

3)很多所专业方向比较偏向于自然科学,在就业的时候比较有压力。

总体来说,一些不错的所,值得喜欢搞科研的同学去报考。


铁齿纪先森

中科院大学前身是中科院的研究生部。中科院的研究生们在一起上完研究生基础课后就奔赴各自的研究所。而在研究所里,导师们的工作比高校纯粹很多,没有教学任务,就是科研。导师的层次都比较高,院士、杰青、百人等人才也是比比皆是。

中科院研究所一般实行PI制,即一个项目首席带着一个团队干。PI的职责很重,既要完成科学研究的任务,有业绩有产出,还要做企业横向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完成创收的任务。前几年,中科院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一方面是高校重金挖人,另一方面就是与过重的考核压力有关。但最近一两年,管理层加强了人才的挽留。

PI制下硕士博士的工作压力也是更大的,与高校导师不同,中科院的导师天天按点上班,有的还在办公室设打卡机。不过,在这种环境下,研究生的成果产出还是很多的。

除了中科院大学,还有一些行业内央企的研究院、部分国家部委下属研究院,这些地方也招录硕士和博士,虽然它们没有985、211的名头,但在行业内就业市场上,它们的学生甚至更优于985、211高校毕业生。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科研院所。


高校人才真经

都是发广告的,我就说点实际的。

首先,中科院的研究生就业如何,事实上中科院的研究生就业是不如985的,比很多行业重点的部属211也没有什么优势,我就遇到过很多单位过报名系统的时候只有985,211和普通院所三种,我不知道国科大的想怎么选,总不能硬说自己是985、211吧,这种情况机选就刷下来了,根本就没有机会进面试和笔试。

然后,中科院为什么要申请成立国科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985、211等计划只针对高校而不针对科研院所,所以即使中科院确实比很多985都好也没用。但是按照这次双一流的建设情况,国家也只把他划到211那一档,连b类都没给,说白了,国家对中科院办高校并不是那么支持的,这是中科院自己的意愿。

最后,水准和承认度方面,中科院是还不错的,我们研究所里招人的时候,中科院的硕博也是跟985一个待遇的,但是企业里面并不见得这么好。

所以我觉得你如果能考个好点的985那就去读个985,如果考不上,中科院也是个好选择,看自己的想法


魁拔123



中国科学院大学不是985原因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招生本科生!所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没有评选上985,211。中国科学院大学每年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很高,可以说和清华北大一个等级!



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排名其实很靠前,也入围了全球大学500强

校友会的顶尖大学排行榜也占到了前20!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实力全球都有名!

(1)2013年《自然》杂志自然出版指数显示中国科学院科研实力排名世界第6位,并超过东京大学排名亚洲第一。

(2)自然指数排行榜世界第一

据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ISI)每十年计算一次的基本科学指数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在1999年至2009年发表SCI论文数12万3593篇,首次超过俄罗斯科学院和哈佛大学,居世界科研机构和大学第一名。

(3)校友会科研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报告》显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实力全国最强,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美誉,入选中国顶尖大学。



综合分析:考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不容易了,读硕士当然不亏!


大学生生活

想多了吧,朋友,中科院大学很多数据仅次于清华北大,没入选211是因为成立时间短。中科院大学绝对的顶尖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基于中科院组建而成,2012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收获18个A+学科,6个A学科,6个A-学科,A类学科共有30个。如下图所示

能考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你很牛的!

塔尖,聚焦高等教育,感谢关注。


塔尖

曾经在中科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定要站出来为中科院大学来正名。


首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从学校名称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因为改名的时间也就几年而已,导致很多人不了解这所大学。其实,它的前身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说起,中科院研究生院,它可是在国内赫赫有名,他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机构,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它是新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所研究生院,说起他的辉煌历史,可以说他拥有多个全国第一。他不要来我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目前是我国国内在校博士生数量最多的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实力,在国内应该是唯一一个跟清华平起平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超过清华大学。它的师资力量,学生质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其次,中国科学院大学不是211,也不是985,这个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无法更改。但是目前大家流行国家双一流,中国科学院大学成功入选。

很多人担心在就业时,单位招聘的时候会限定211或985这个门槛,其实很多人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认识十几年前,很多企业和单位招聘的时候,虽然会限定211或者985这个门槛,但是一般会括弧标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参照985执行。


也就是说,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985这个门槛,因为说实话,不管是各类企业还是各类单位招聘的时候,他们也都不是傻子,毕竟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实力摆在那里,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你真的要担心的话,还是担心一下自己能否考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吧,因为每年考研报考国科大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分数都很高,还是好好抓紧时间学习吧。


别人班王老师

中科院大学,主管单位是中科院。中国只有两家单位全是院士,也是院士的评选单位: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有院士这样的顶尖学者做后盾,别的大学即使有院士,但是也属于工程院或者科学院吧,这一点不是985及211院校能比的吧。而且以前的中科院只招收研究生,开始招收本科生也还是初期,所以名声没有那么响亮。中科院在全国还有不少分院,研究的内容也不相同,实力也是有些许差距的,如果读研究生的话,建议提前准备和研究好自己目标学校的有关信息。读本科的话,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只管去读好了,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木叶风语

我认为你不应该抱有这种偏见,确实他既不是211也不是985,而且这次的双一流评选中也不是太好,但是你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这个学校的教师、硕导和博导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他们大部分都是院士级别的。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院士带着你搞研究,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前途吗?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截至2014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共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0063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5995人、两院院士276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30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6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689人、长江学者31人;从该校的师资力量上看,就已经很厉害了,因为我们国家的很多大学这些人都是很稀缺的。

总体来说,它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大学!


海风HaiFeng88

我敢说提这个问题的人对中科院大学的了解一知半解都达不到,中科院大学虽然年轻,但是它建校的目的都是培养硕士生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科技人才,是从14年开始才招收本科的,谁说中科院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它和清华北大是三足鼎立的,招生的分数线比清华北大都要高。如果你小看了它你就是井底之蛙。那可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你上得了清华北大不一定上得了中科院。


十五的月亮78189988

中科院大学可以碾压所有的985和211大学,在那里读研怎么会没前途?

中科院大学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学府,这里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
该校拥有340多名两院院士,560多名千人计划入选者,600余名博导,3000余名硕导,4个国家实验室,8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1个国家重点工程研究中心,16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这样的技术力量和教学实力,如果他说自己是第二,谁还敢排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