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依靠血緣建立的人際網

文/林覺

我國著名的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曾經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指出,古代中國人的社會關係是一種類似於“同心圓”的結構。

西方人對群己、人我的界限有非常清晰的劃分,而中國人對人際關係的理解很不同。中國人是以“己”為圓心,根據親屬與我的血緣遠近,締結成一張不斷外擴的人際網絡,如同投入水中石子所激盪起的同心圓波紋。

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一切中國古代的人倫關係都安置在這張網絡之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正是基於這種血緣的親疏遠近而確立起來的。

為什麼不是“忠”、“信”、“廉”、“義”、“直”這些德性,而是“孝”成為了中國古代政教的基礎?

《孝經·聖治章》給出瞭解答:“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孝經》:依靠血緣建立的人際網

古代的人際關係,基於血緣親疏建立(資料圖 圖源網絡)

意思是說,子女對父母的親愛之心,從年幼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生髮出來了,隨著子女不斷成長,開始懂得更多的道理,便能夠更加尊敬父母。

聖人順著子女這種對父母天然的情感,教會他們親愛、尊敬的道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而去愛別人的父母,這就叫違背道德;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重,而去敬重別人的父母,這就叫違背禮法。

不難發現,《孝經》強調了一點:對他人的愛,必須首先以對自己親屬的愛為基礎。在古人看來,如果一個人連身邊的人都不愛,很難想象他會善待他人。

古代先聖觀察到,人在出生後對身邊血親所表現出的親愛、依賴,這是沒有經過任何後天的教育和培養,自然而然呈現出來的性情。在一切血親中,又以父母為至親,如《孝經》所說:“父母生之,續莫大焉”。

父母對子女的生養教育,奠定了父母與子女情感最自然的基礎,而父母與子女的情感,又是先於人世間一切其他情感的。因此,這是一種最普遍也是最穩定的情感。

這種情感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換而發生太大的變化,可以說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人性。政教必須建立在一種普遍而穩定的基礎上,才能長久延續。

可是,相比基督教所推崇的對他人廣泛而無差別之愛,中國古人這種基於血親關係的愛,似乎顯得有些狹隘和“小我”,這是不一種缺乏大公之心的表現呢?

事實上,儒家非常重視將這種對父母的情感擴至對待他人。齊宣王向孟子請教,怎樣才能成為天下的王者,孟子回答說,想成為天下的王者,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天下可運於掌”。

《孝經》:依靠血緣建立的人際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資料圖 圖源網絡)

《禮記·禮運》則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作為“天下為公”時代的一種理想。

不過,這並不是要求子女將對父母的情感無差別地推及他人。在一個基於血緣而形成的聚居群落中,對待血緣關係遠近不同的人,有情感上的親疏濃淡之別。

在古人看來,此乃人情自然,而不是道德上的缺陷。因此,應該鼓勵每個人先從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起,通過善待自己的雙親,先了解到什麼是愛和敬。

然後再根據關係的遠近親疏,對其他人乃至沒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施以不同程度和方式的關照,從而形成一個有差等秩序的社會結構。如果一味要求普通人無差別地愛親和愛人,則是有違人情自然的苛刻要求。

《孝經》:依靠血緣建立的人際網

如果一味要求無差別地對待,是有違人情的(資料圖 圖源網絡)

《禮記·樂記》說“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數,制之禮義”,這正可以解釋為什麼《孝經》為什麼會以愛親為愛人之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