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蔚,阳曲县黄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家庭条件一般。小学毕业他被父亲安排到一家店铺当伙计,由于自己酷爱读书,所以偷偷跑去太原报考山西国民师范完全科,毕业后就当了老师。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最后投身金融界。


马文蔚,阳曲县黄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家庭条件一般。小学毕业他被父亲安排到一家店铺当伙计,由于自己酷爱读书,所以偷偷跑去太原报考山西国民师范完全科,毕业后就当了老师。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最后投身金融界。

1950年一天,马文蔚被南汉宸行长叫到办公室,书写“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等汉字,几年以后,这几个字便出现在“五三版”的人民币票面上。他一直为这个秘密保守了30多年。直到1983年《山西日报》、《新民晚报》报道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隶书是其他人书写的消息后,他不想别人以讹传讹,然后上书总行要求鉴定,最后鉴定结果确实是他写的,总行因此奖励了他2000元。

1980年,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的时候,总行决定把里面的繁体字“国”“银”进行转化为简体的。当时他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马老,但是马老已经80高龄了,还患有哮喘病,当时根本没力气握笔了。所以最后这两个字是北京印钞厂的专家临摹马老的字迹写的,其中国字的“口”银字的“艮”还是马老的原迹。这几个字一直在人民币上沿用至今。


马老一生酷爱书法,他的书法作品参加过山西、内蒙、广西等地书法展览,并被选入全国文史馆馆藏画册。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无间舞剑,还常常参加比赛。1985年,还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

图片中的是马老的书法作品。不仅隶书写的好,其余的字体也是信手拈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