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

點擊上方藍字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關注我們

驚喜優惠

搶不停

【童書應用庫】萬冊童書專業講讀建議指導,限時優惠中!優惠碼限時領取中哦~~

這兩年,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讓每一位父母都無法再對“語文”這一學科視而不見。無論是從考察閱讀的廣度(閱讀量),還是閱讀的深度(傳統文化)方面。毋庸置疑的是,未來,語文,必將是我們的孩子需要投入較多精力的科目。

那麼,繪本,在我們未來的語文學習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聽聽詩遠語文的創始人張慧雲老師,帶我們看看,語文和閱讀,繪本和語文對孩子們到底有哪些益處和影響吧。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熱愛讀書,專注傳統文化,詩遠語文創始人,圖書館特邀閱讀講師,傳統文化講師,悠貝閱美講師。

曾任職京城知名教育機構金牌語文老師、教材研發,推廣繪本閱讀,倡導寬廣的閱讀教學,從閱讀中汲取養分,以滋養語文課堂

1

今天語文的難點與重點?

我們先從語文中最難又比分最重的兩部分說起:閱讀理解與寫作。這兩類佔了我們語文卷面的75%的分值(以中考為例),而繪本在這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從日漸走入課堂的繪本課就可以看出,(北京海淀區與西城區眾多的優秀小學都開設了繪本閱讀或寫作的課)那麼,他是如何促進閱讀與寫作的發展?

我們常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們先看閱讀,既然是吸收,那吸收什麼,怎麼吸收就尤為很重要了,越是閱讀理解考察的重要部分,比如閱讀理解的必考題常見類型:

1

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寫人還是寫事,寫景還是寫物?

2

作者寫這篇文章是要表達了什麼情感?或說明某個道理?

3

概括出文章的內容。

4

用幾個詞語說說主人公的品質或心情。

5

文章的題目是想表達什麼?

看似簡單的問題,考察的確是孩子的綜合能力,分析能力,語言概括能力,總結能力,拓展能力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家長試圖通過培訓班培養孩子這些解題技巧及方法,以我十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看,如果孩子吸收能力較好,能夠百分百的吸收老師所傳達的技巧與方法的話,這些技巧最多佔閱讀的30%,剩下的70%是靠孩子大量的有質量的閱讀實現的。

寫作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把寫作比作孩子獨自建造的高樓大廈的話,老師所能教孩子的,是如何構圖,如何設計?如何建造?如何修飾?而所需的所有原料,磚 瓦 泥 水 灰及所有的裝飾品,都必須孩子自己尋找。那麼,這是原料(閱讀)的質量和原料(閱讀)的數量對於這棟大廈是何等重要!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2

我們該為孩子準備怎樣的閱讀材料?

我的建議:“精神食糧有質量”。

我們常常把閱讀比作精神的食量, 每天讀進去的書就像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你看不到他去了哪裡?但日久天長,他終究會變成你的骨肉和血液,滋養身心。那麼我們對於吃進肚裡的食物是否要精挑細選,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閱讀也是,高質量的閱讀的滋養未必顯而易見,但低層次的讀物卻很快呈現出他的不足之處,這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屢見不鮮,用曹文軒老師的話就是:“有些書是用來打精神底子的書,有些是打完精神底子再讀的書。”而我們今天的閱讀情況卻反了。很多孩子讀的書打不了精神底子,就像給大樓打地基一樣,地基不夠紮實,如何經得住對未來的風吹雨打。尤其是日新月異中的語文考試!

從實際教學中來看,其不良書籍的影響對危害的影響還是較為明顯的,如,對於一篇文章的整體感知就會較弱,理解能力無法深刻,稍長的難點的文章就會讀的支離破碎。

有一次,給五年級的班讀了一篇名叫《古代誠信故事》的文章,講的是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事,他們一見如故,相約來年再見,不料鍾子期意外去世,臨死前要求父母把他葬在與俞伯牙約定的地點,以履行諾言。

這篇文章最後一道題是:這篇文章講的了一件什麼事?這類是閱讀理解必考的概括題。

孩子的回答是這樣的:講的是兩個人在談話,一直談,一直談,談到天亮還沒談完。

我無言以對。因為這個孩子平時的課外閱讀幾乎為零,他是真的沒讀懂,即便你告訴了他答案,下次會依然如故。

人教版四年級有篇文章叫《烏塔》,寫的是一個12歲的德國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的事,如何準備材料,策劃路線,自己掙旅費等。

有一道題是:你覺得烏塔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這類叫綜合評價題,是改革後語文主考的方向。

孩子們答案五花八門,閱讀匱乏型答案:是一個好孩子。是一個助人為樂的孩子,是一個勤勞的孩子。總之,我們認為那麼簡單的“獨立”兩個字對不愛閱讀的孩子來說,如此艱難。

又如寫作,眾所周知寫作是傾吐,沒有大量的優秀輸入,孩子怎能傾吐呢?或者,輸入的閱讀材料質量不高,傾吐出來的是什麼呢?

有一次,孩子寫到夜空皎潔的月光時,引用了這樣一句詩“明月幾時有,初一到十五。”看到這兒,我抬頭看孩子,他可能意識到什麼?忙說,“老師,這個是不是有點不對勁?”

“你從哪兒看的這句詩啊?”

“《阿衰》 上說的。”(注:《阿衰》《瘋了,桂寶》是校門口銷量第一的惡搞漫畫。)

還有一個同學寫到升旗儀式,解放軍叔叔從天安門城樓出來時是這樣的,

“我們盼了好久,彷彿有一個世紀那麼長,終於看見,解放軍叔叔扒開小門,走了出來。”這一“扒”,把解放軍形象全毀了,好像一群賊頭賊腦的老鼠似的,還是“小門”,作為孩子的視角,那扇門的確不大,但我們知道,這個地方,他就是不能用“小門”形容。那是祖國最大的一扇門,一字之差,背後蘊含的文化及遣詞造句卻很厚重。

從常見的表現中看,我們給予孩子的精神食糧,一定要考慮他的質量,這樣,在孩子的精神成長史上,才不至於營養不良。這時,繪本,這種應運時代而生的優秀讀物,就彰顯出了他獨特的魅力!

3

繪本的優勢

無用既為大用!----培養審美與三觀。

繪本是圖文合奏的藝術,圖畫和文字共同表現一個主題,互相交織著構成一個連續完整的視覺影像。它所傳遞的是普世的價值觀,正直、善良、真誠、合作、團結等真善美的價值觀。

關於圖畫,對於我這個繪畫0起點的媽媽來說,繪本的圖畫部分,我是這樣理解與欣賞的,因為,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對於美好的事物,人們的感知大致相同。無論是色彩、構圖、情感、意蘊。連孩子都能感知到,優秀的線條與色彩帶來的情感變化,女兒三歲的時候,看到《小黑魚》他逃到大海深處這幅圖,一個字都不認識,指著畫面說:“媽媽,他好傷心”原文的文字翻譯是:“他逃到了大海深處,既害怕,又孤單,傷心極了。”勿怪人們把繪畫與音樂稱之為“沒有國界的語言”了。

而優秀的繪本的插畫,幾乎彙集了國際一流的插畫家,是多麼難得視覺盛宴。尤其對於孩子來說。較之於美術館裡的高大上或其他藝術品的表達形式,繪本是多麼便捷與親民。

關於文字,最大的特點是簡單,太簡單了。甚至沒有字(無字繪本),我們已經習慣了文字的表達方式,多認為文字越優美,內容越豐富,情節越複雜曲折,越接近優秀吧!事實上“大道至簡”。古文就是最好的範例,一部千字的《道德經》深奧悠遠,薄薄的《周易》包羅萬象。從古至今,循環往復。佛家是這樣定義人生從低到高的三個境界。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是涉世之初,這懷著對世界的好奇與新鮮,對一切事物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源。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是因為我們知道了,在虛偽的面具背後隱藏著太多潛規則,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我們開始用心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與現實的思考。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返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能達到的這一境界。

至高的境界卻又回到最初的簡單,那是一種怎樣的簡單呀!經歷過王國維的“獨上高樓,望見天涯路”的努力追尋,才有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無悔的選擇,最終又回到“驀然回首,燈火闌珊”的清澈與洞明的簡單。

我認為,優秀繪本,就達到了如此清澈的簡單。

繪本的小用途----考試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繪本,作為一種高大上的新型閱讀,它似乎遠離我們的生活,其實不然,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新版語文教材的主編曹文軒老師在 2017 兒童母語教育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談到繪本之於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這樣說道:

繪本就是圖畫書,在西方發達國家,一箇中產階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至少要消耗掉 100 多本圖畫書。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很晚才認識到繪本,繪本也遲遲沒有進入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的視野。……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在編選時,將繪本作為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文本資源。很多編寫者極力推薦了一些圖畫書,所以,老師在以後使用新教材時,將與一些圖畫書相遇。

無獨有偶,朱自強教授在《繪本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這堂課上也談到:

繪本不僅是兒童閱讀,也是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資源,在很多發達國家,都將繪本作為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資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繪本的認識就顯得非常重要。

正向這些語文教學的領軍者所說的那樣,在未來的語文考試中,繪本的身影將會隨處可見,如上圖左邊圖示,是我們特別熟悉的經典漫畫《父與子》裡的其中一幅,這幅圖現已是部編教材二年級一個單元裡的說話寫話,而部編教材目前只編到第二年。

上圖右邊圖示,是人教版五年級教材中的一幅看圖寫話,他看起來不是繪本,但我們聽說過曾獲凱迪克大獎的一本《讓路給小鴨子》的繪本們,據說,這就是創作的源頭。

不僅如此,他豐富的內涵帶給我們的豈止是這些,繪本,他豐富了課堂,他用獨特的方式為我們展現了豐富課課堂,語文,數學,語言,科學,哲學,邏輯,藝術,歷史,神話......每一個熱愛它的人,熱愛它的老師們,都能從中尋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童書應用平臺】

專注於0-12歲兒童

通過對童書分齡、分類、分階

幫助家長為孩子選對書用對書

(掃碼瞭解詳細)

【童書應用庫】專業繪本講讀建議1年暢聽權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