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价格跌至谷底,“炒蒜”游资大规模撤离

大蒜价格跌至谷底,“炒蒜”游资大规模撤离

从蒜薹到鲜蒜,今年的“蒜经济”一直处于低谷且不见反弹。无奈的蒜农只得认可低迷的行情,接受每斤鲜蒜4角的价格。

这样的行情也让蒜商颇为棘手。大蒜价位低,本是他们出手收储的好时机,可实际情况是,他们在控制收储量。

蒜价经历“滑铁卢”,大蒜交易被“按暂停键”

卖还是不卖?什么时候、什么价格卖?蒜农们在发愁。

“鲜蒜价格是2008年以来同期最低的。”有着30余年经营冷库、收储大蒜经验的巨野县蒜商孙凯说,“这几天,虽然鲜蒜已经开挖,却没有多少蒜农愿意出售。与大家一样,我的6座冷库也没收蒜。”

压抑的氛围笼罩着蒜农和蒜商,没一个显得轻松。

据孙凯介绍,不仅仅菏泽出现这种情况,就连济宁的金乡、云南、河南等地,大蒜也滞销。“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大蒜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同比下跌59.9%,环比跌11.3%,较近5年同期平均跌30%,大蒜位居重点监测农产品价格降幅榜首。”孙凯说。

“割肉”撤资,蒜商纷纷规避风险

“今年蒜价不会太高,去年就有了预兆,只是没人想到跌得这么惨。2017年,我市种植大蒜150万亩,相比2016年增长了60万亩,增幅高达66.6%,创下近5年最高纪录。在2017年大蒜经济惨淡收场的前提下,2018年,种植未减反增,积压的库存、膨胀的‘赌博’心态,让今年大蒜行情跌入谷底。这也正是‘蒜你狠’之后必然会出现的农产品魔咒。”成武县白浮图镇蒜商王泽灵分析称。

据了解,2016年11月,我市大蒜的收购价一度飙升至每斤7元以上,那一年的 “蒜你狠”,让进入大蒜行业的社会资本全都赚得盆满钵满,“一套房子进去,三个月后两套房子出来”的造富神话,在“蒜经济”圈内流传。那一年,仅我市一位谢姓大蒜经纪人的手中,就经手了近亿元资金。

虽然比不上苍山、杞县、邳州、金乡全国四大大蒜集散地,但从每年6月中下旬大蒜入库、10月份开始出库,一直持续到第二年5月份的大蒜购销期内,菏泽也成了游资聚集的 “风水宝地”。“不要小瞧这些资金,在2017年大蒜需求疲软、货多压仓的情况下,它让大蒜价格依然逆势上涨。不过,这次,游资并没有成功将市场转向。从2017年6月至今,大蒜价格一路下行,平均每月同比跌幅超过47%。”孙凯说,老蒜未尽,新蒜已来,2018年的大蒜市场,货物前所未有的充足。

“今年大蒜配资绝对不好做,风险太大了。”该谢姓大蒜经纪人分析称,“蒜农今年赔钱已是事实,大蒜价格浮动范围不会太大,游散社会热钱会减少,储存商会较为理性慎重。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经过这两年的低行,秋后大蒜种植面积可能会减少,这样,明年的价格可能好过今年。”

在大多数蒜商看来,尽管大蒜市场充满着博弈,但价格运行符合一般农产品的规律,不是蒜商轻易可以完全掌控的。“炒蒜”越来越像赌博,在这场博弈中,“无产”的游资,永远都是能轻盈抽身的那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