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胤禩被称为“八贤王”,为何康熙却选择了雍正继位?

用户65146090

康熙后期,“九子夺嫡”之势愈演愈烈!而两个王爷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贤王”八爷胤禩,一个“侠王”十三爷胤祥!

八爷称为“贤王”其实正史上没有记载,更多的是民间对他的称呼,而他素有“贤名”,但是八爷之贤更多的是为了拉拢人心,实现自己政治目标夺取皇位。八爷就是四爷一生的劲敌,二人竞争势同水火,而最终八爷还是以失败告终!

十三爷是一代“侠王”,侠肝义胆,急公好义,他始终是四爷最得力的助手,在四爷脱颖而出夺取皇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雍正朝为国事操劳,最终英年早逝,被雍正封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其实八爷真的贤吗?真不见得!

贤名更多的是从民间而起,以致众官员也称之为“贤王”,但是实际上八爷的所作所为绝对不贤!

江南水灾,国库空虚,几百万两的短缺都惊天动地的,但是,八爷不声不响地揽了上千万两。这么多钱财,八爷是如何弄到的!只能说明八爷身边都是财主,八爷也是种有摇钱树。


实际上,想要拥有贤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舍得花钱,如果没有钱不可能有贤名,故而,八爷的贤名我认为是用钱砸出来的,而并非做实事做出来的!当然,八爷拥有最得力的助手,九爷胤禟,十爷胤锇,二人都是有钱的主!胤禟是纳兰明珠的女婿,胤锇是宜妃的儿子,都是有身份的主,而八爷掌管户部,本就与金钱打交道,从中抽了多少,难以明说!

故而,八爷的贤名更多的贪官污吏给他的,他从中指不定花了不少的钱,有钱好办事,这简直不能再明确了!


其实八爷出身低微,虽然聪明异常,但是甚有野心!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让众官员推荐适合做太子的合适人选,八爷看到机会难得,就让他的实力中坚力量佟国维联合众多官员举荐自己,当康熙看到朝堂众多官员联名举荐八爷之时,内心深为震惊,他没想到八爷在朝堂之中的实力如此之大,他没想当连佟国维这样的要员都在选择站队,而引起如此之严重的结党,让康熙深恶痛疾!随后,康熙让佟国维自行退出,逐步瓦解八爷的势力!

康熙五十三年,胤禩祭奠母亲良妃,随后给康熙进献两只海东青竟然变成了奄奄一息的死鹰,让康熙大为震怒,称胤禩也辛者库贱妇所生,此为“毙鹰事件”!

其实两件事情已然让康熙对八爷胤禩甚为反感,对他非常不喜欢,当康熙不喜欢的时候又怎么会把皇位传给他!

另一方面,胤禩一直在自己去争!因为他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如果不争一丝希望都没有,如果去争,还有一丝希望!故而他就拼命去争取!

他把竞争搞的明面化,把局势搞乱,然后搞浑水摸鱼,故而他整了一系列的事情,无非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但是康熙一直到临终,头脑都相当清醒,康熙的一系列举动让众皇子摸不着头脑,而他这一切都是为四爷做了准备!


相比八爷的竞争明显,四爷更加稳重,他始终不暴露自己!

前期追随太子,后来也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敢于因难而上,敢于解决问题,他不惧权贵,铁面无私!

而四爷这种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方式都是康熙极为看中的!

因为康熙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库空虚和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导致江南水灾需要去募捐才能化解危机,泱泱大国沦落至此也是让人难以置信,而只有四爷愿意去挑这副重担,而且成功化解难题!而吏治腐败本身与八爷的实力就有很大的关系,他掌管户部,涉及到钱财,而滋生的腐败多与八爷有关!

一个是刚直不阿,能够做实事,敢于大刀阔斧改革,一个姑息养奸,只会拉拢人心,以博得贤名!

这就是四爷和八爷的区别,故而,在康熙眼中,最适合皇位的只有一个,就是四爷胤禛!

而四爷继位以后,也是不负所托,成功化解国内危机,扭转了颓势!为大清国续命,也为乾隆留下锦绣河山,够他挥霍几十年!


忠肝义胆岳老三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首先,八阿哥并没被人称为“八贤王”,鼎鼎大名的八贤王的原型也不是他。其次,康熙不选他而选四爷接班,在不考虑四爷的能力的前提下,是他自己在作死。

历史上其实并没有八贤王这么一个说法,“八贤王”主要出自于《三侠五义》和《杨家府演义》,都是宋朝的故事。而这位王爷的名字虽然叫赵德芳,但是其原型却不仅是赵德芳,还有赵元佑等人的形象糅合在里面。

不过怎么算,也算不到八阿哥身上去。因为在康熙还在的时候,断不会有这么露骨的颂扬传世。而康熙死了以后,雍正更不会允许别人这么盛赞这位夺嫡的对手,只会把他批倒批臭,怎么可能颂扬他是贤王呢?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胤禩原该随侍在旁,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父皇一同回京。这原也没什么,但坏就坏在他托太监送给康熙的老鹰打开来竟奄奄一息,令康熙极为愤怒,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诸皇子至,再责胤禩, 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史称“毙鹰事件”。

这一事件爆发后,八阿哥想要做太子的可能性基本就已经断了,皇位也就基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四阿哥的囊中之物。



青言论史

对于这个问题,看过二月河先生三部曲的书迷们肯定能总结出两个答案:1.康熙晚年怠政,官场腐败,弊端丛生,所以要“选个坚钢不可夺其志的主子”,勇于任事,推动改革。2.方苞的那句“观圣孙”,有个出挑的皇孙,可以保三朝明君。

其实这两点都有其道理,二月河先生写小说虽不能当正史来看,却也不是空穴来风,史稿中都有旁证,各种讲坛也都有分析,所以不再赘述。

这里再补充一点个人观点,看康熙如何选储,要看康熙本人的政治模板是谁?后世把他吹成千古一帝(个人觉得算排的上号,但是千古一帝真是吹牛了,心胸和内部施政差太远),他自己也是以此自诩,所以他的人生模板和超越对象呼之欲出,就是唐太宗李二陛下。

李家在唐肃宗之前是把皇子当狼养的,妥妥九犬一獒的培养方式,因而唐朝前期皇帝普遍一方面令皇子任事锻炼,一方面放纵皇子间竞争,由皇帝掌握最终平衡,太宗、高宗、玄宗、肃宗都是这样脱颖而出的。这方面康熙学了个十足十,九犬一獒换了个伟光正的叫法唤作九龙夺嫡,本质就是一回事。

但是在最终做选择时康熙做了长远考量是一定,这里面有很大因素来自老四老八政治势力的基本盘。老四在朝中基本盘不宽,核心势力来自家奴和满洲勋贵。而老八的基本班底或者捧他做八贤王的是谁?汉族文官占绝大部分!一旦老八上位,必定带动汉族文官群体占据朝堂主导地位,康熙心中满汉之分很强,汉官在他手里是工具、是奴才,等老八上位时筹功,谁是主子奴才就不好说了,搞不好会成为明末东林盈朝皇权旁落的状况。这事根子上还是老八出身太低!所以他必须获得外朝支持!这也构成了康熙后来攻击老八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母卫氏,本辛者库贱人”。当爹的这么骂儿子老婆,简直丧心病狂了,但是回味下其中的政治信息,可以翻译作“你出身卑贱,注定要登基必须屈从外朝势力和汉官势力,绝不是合格满洲代言人!”

另外一点考量,老八性格温文尔雅,妻子却强势。大家有没有点对上号?对,有没有点唐高宗和武后翻版的意思?八福晋家可是比武娘娘牛掰多了,好像是安亲王岳乐的嫡裔吧?了解清初历史的人都知道岳乐那是怎样江湖地位吧?再往上倒可就是代善了。代善一脉虽与清朝始终可是他麾下的两红旗势力终清一朝都是被打压靠边站的,何况八福晋老公登基?八福晋泼辣,再加上她有则天大帝三成手腕皇太极这支就要靠边站了!所以老八后来被打击的另一个官方原因就是,“你老婆不是个好鸟!”。这招可是被沿用到雍正朝老八彻底倒台,这也是诸多观众不解的地方,为啥拿老婆说事?

康熙自诩千古一帝,肯定要做的比李二大帝强。强在哪?博格达汗未见得比天可汗高明,文治上贞观诸臣群星璀璨,就算自己再抬高也不好说内政就是比贞观强,但是有一点可以啊!选接班人,李承乾和李泰的故事就是个败笔,李恪就是个茶几,虽然康大帝原来的太子也不咋地,那是因为生病,生病懂不?后来选的这个无论如何要比李治强,女祸肯定不能有,所以四爷就光荣入选了。

一家之言,从另一个视角给大家解解闷。


恶魔的粪叉

太子这个职业很尴尬,做的好了说你觊觎帝位,做的不好是难堪大任。权力生效期是老爸死的那天。胤礽就是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才干出傻事被废。

康熙让群臣推荐太子,以佟国维为首的重臣推举胤禩,康熙不高兴了,八阿哥未曾更事,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圣祖实录》卷二三五),明摆着,康熙不中意老八,至于说什么他亲妈低贱,都是托词。太子胤礽倒是皇后生的,还不是给废了。后来九阿哥,十四阿哥以及朝臣督抚都保举胤.禩,这时候康熙已经不是看不惯的问题了,而是震惊和猜忌。一个皇子笼络人心到这个地步,康熙感到了威胁的存在。康熙评价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加上毙鹰事件,胤禩基本失去争储的条件。

雍正倒是摆出不争储位的样子,好像超然物外,只是一心办事,其实知子莫若父,康熙评价雍正,低调阴韬,喜怒无常。看着你挺低调,其实是心里憋坏。康熙还是喜欢十四阿哥,说他心直口快,鲁莽幼稚。

至于大位最后传给了老四,而不是老十四是为什么,只能说圣心难测了,这也是野史最爱讲的故事。雍正继位或许皇孙说(乾隆)也有一定道理。


扬沙蔽日

贤王的称号可谓是害了胤禩,让康熙觉得他已经跟大臣形成了利益结合体,而这种利益结合体会让胤禩做决策的时候被掣肘,倾向于偏向支持他的大臣群体,并不一定有利于国家,所以康熙不用胤禩就是要避免皇权被大臣绑架!而胤禛一直标榜自己是孤王,没有什么明显的大臣群体支持他,这就让康熙觉得他会从皇权和国家的角度去处理事情,而不是顺从于利益集团,最终选择了胤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