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永康东岳庙,一座无人知晓的低调明清古建筑,2018年近况怎样?

脑洞人物史

整个晋中市目前有6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平遥城墙、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保存较好、且有游客众多,也有像介休东岳庙这样鲜为人知的单位。

说到东岳庙,晋中市永康东岳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山西境内,除了晋中介休东岳庙,还有晋城的玉泉东岳庙、尹西东岳庙、史村东岳庙,吕梁的兴东垣东岳庙,临汾的柏山东岳庙和南撼东岳庙等好几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相比较它们,晋中市永康东岳庙的“地位”相对要低一些,但这并不能遮掩这座庙宇的光芒。

中国有五岳,之首乃东岳泰山。泰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某种神圣的地位。永康东岳庙,尽管位于晋中市,但事实上,离太原市区很近,离太原南部城区主干道长风街也就约20公里,开车前往很是方便,苗附近就是316省道。

永康泰山庙始建时间已不可考,据庙内碑文记述可知的最早一次修缮时期为元至正时期。庙现存布局为山门、两侧门、钟楼、鼓楼、山门后靠戏台、东厢房、西厢房、正殿及两侧耳房。整体结构为正方形院落。它的古戏楼、砖雕、木雕、精致的清代大殿能保存较为完好,和有些文物保护单位处于较为冷清地方不同的是,它的周围有较多“烟火气息”,住在不少居民。


太原晚报

亦文亦物讲古建筑:榆次永康东岳庙存有清代戏楼与明代大殿,2018年保存怎样?

永康村东岳庙,典籍上的记载的确匮乏,在《山西旅游名胜大辞典》上不过寥寥数字:“永康东岳庙,在榆次市张庆乡永康村,明代遗物,村正殿3间,东西配殿各6间,钟鼓楼、戏台”完毕。

其他呢?再也找不到任何关于它的文献记载。所以,为了弄清楚它的实际保存状况,我在2017年12月30日特地去了一趟榆次,找寻这座传说中很经典的晋中清代乡村庙宇。

天气很冷,我自太原出发,沿滨河路一直向南,开车约1小时就顺利到了永康村,当天还顺便去看了饱受争议的徐沟城隍庙、徐沟文庙(两座古建筑均为省保文物,明代作品,之前失修在网上争议很大,到县城后我发现城隍庙已修缮一新,文庙还在清理,后面讲)。

村子临近太原和晋中市,民居错落,人口密集,丝毫没有破败凋零之意。

永康东岳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道教宫观,与我常看到的佛家寺院稍有不同,除在供奉诸神外,其他如格局、建筑等倒也一样。它在1981年被评为市级文保,后来选入第五批山西省保,始建年代是元朝,而现场的古建实际上均为清代,是一座格局完好、一进院落的遗构群,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山门、戏台(与山门一体,倒座式)、正殿和东西厢房、朵殿、掖门和钟鼓楼。

寺庙保存的不错,周边环境却并不好。

永康东岳庙的外围环境不佳,庙前即是一条逼仄的村中公路,停满了贩货的卡车和小三轮,山门顶部有无数的电线飘过,交织成网,寺前古建上也被挂上了香客们捐资助修的大红横幅。村内建设多,排污系统少,更加上庙前人马零落罕迹,就在钟楼脚下便是一处下水道入口,地面上还残留着不少周边村民的家庭生活垃圾,墙体上的提示,表达了庙内对脏水随意倾倒的不满之情。

山门顶部的简筒灰瓦已更换,丢失损毁的鸱吻还没有补齐,寺庙地势低洼,想必夏季时节也有被水包围泛滥的危险,山门右侧两间房屋早年间被改造,如今挤满了抽烟的老人,从屋内伸出的长烟囱和墙角堆积如山的蜂窝煤极有可能导致一场意外的火灾来临!

事实上,永康东岳庙虽是一座省保古建,它的古戏楼、砖雕、木雕、精致的清代大殿能保存的如此完好,却也是十分不易,希望文保领域能多拨些修缮资金,将庙内的不和谐建筑拆除,把有可能导致古建筑失火的危险因素早日排除掉,不要等到灾难来临才来后悔。(古建解读后文专推)。

喜欢就关注我,亲眼目睹更多经典古建筑的真实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