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排队网红店”竟然是托,你受骗了没?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现在,这句话恐怕可以改写成全新的版本——没吃过网红店,你还没见过网红店排队吗?

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些从众心理。因此,看到那些大排长龙的“网红店”时,难免会垂涎三尺。而一些“网红店”也充分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一边用诱人的宣传勾起顾客的欲望,一边用排长队这种典型的“饥饿营销”吊足顾客的胃口。在这样的营销逻辑之下,店里的东西究竟好不好吃,似乎已经成为了次要问题,排队的阵势有多盛大,才是决定一家“网红店”能否长盛不衰的关键。

知名“排队网红店”竟然是托,你受骗了没?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下,把东西做好吃是本事,能让消费者排大队一样是本事。但是,这里有一个大前提,这些本事必须是“真本事”,而不是靠“托”撑起来的假场面。诚信是商业领域的基本法则,一旦违背了诚信,一家企业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本,必将遭到市场和舆论的唾弃。雇“托”排队看上去是件小事,但腐蚀和损害的却是整个企业的商誉。

知名“排队网红店”竟然是托,你受骗了没?

我国法律明确禁止通过虚假商业宣传欺骗消费者,而武汉这家鲍师傅糕点的做法,无疑已经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骗。普通消费者选择商家时,人气高低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而这种通过雇“托”排队伪造人气的做法,使得这一参考指标严重扭曲失真,必然会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知名“排队网红店”竟然是托,你受骗了没?

其实,早在第一批大排长龙的“网红店”刚刚火起来的时候,就有不少网友猜测,是不是有店家雇了“托”。毕竟,为吃一口点心、喝一口饮料而花上两三个小时排队,有些超乎常理。而此次武汉鲍师傅糕店被曝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网友们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尽管鲍师傅总部反复表示这是个别现象,但这个别商家的不良作为,却有可能对一个品牌造成致命伤害。

当下,雇“托”的现象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这种虚假宣传的形式较为新颖,处于执法的“灰色地带”。有关部门有必要及时跟踪虚假宣传的最新形态,不能因为虚假宣传有了“形式创新”,就被其蒙蔽。不管什么样的创新,都应该建立于诚信的基础之上,这既是对自身品牌形象的负责,也是对消费者负责,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