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群攬勝

雲岡石窟群攬勝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千米處,沿武周山南麓自東向西綿延約1千米的岩石上有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200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雲岡石窟群攬勝

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386—534)的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延續至孝明帝正光5年(524),前後60多年;初唐後呈現蕭條景象,只在貞觀15年(641)有局部的雕鑿;遼興宗、道宗時期(1031—1101),皇室曾進行過延續10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遼保大2年(1122)金兵攻佔大同,寺遭焚劫;金皇統3—6年(1143—1146),住持稟慧法師重修“靈巖大閣”(今3窟外的閣樓);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廟院尚存,明嘉靖年間被稱之雲岡;明末清軍入關攻佔大同,雲岡寺院再遭兵燹,淪為灰燼;清順治8年(1651)雲岡寺院得以重修,乾隆年間亦曾有修葺;1949年後,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5、6、7窟)均保存完好。

雲岡石窟群攬勝

雲岡石窟,其佛教藝術按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樣式的發展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石窟是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時期(453—465):曇曜法師積極致力於佛教復興事業,北魏佛教盛行的基礎因而確立。今第16~20窟即帝王象徵的曇曜五窟是雲岡石窟開鑿最早的洞窟,它是雲岡皇家石窟營造的開始,也是北魏王朝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項文化工程,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佛教藝術精華,佛像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藝術風格獨特。

雲岡石窟群攬勝

中期石窟是北魏遷都洛陽以前最穩定、最興盛的孝文時期(471—494),也是雲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主要有1、2和5~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個時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徵,石窟藝術中國化起步並完成,雕刻內容繁複、雕飾精美的藝術特點明顯大於早期石窟。

雲岡石窟群攬勝

東方IC借圖

晚期石窟:北魏遷都洛陽後(494年),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開來,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5年(524年),信眾充分利用舊有的技藝在雲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主要分佈在第20窟以西,還包括4、14、15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龕,約有200餘座中小型洞窟。這些洞窟的佛像和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為北魏晚期推行“漢化”改革而出現的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此風格和特徵在龍門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現,對中國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雲岡石窟群攬勝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

……

雲岡石窟群攬勝

(文+圖:王永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