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色列只抢巴勒斯坦的土地,而不去抢其他国家的?

用户65940905

以色列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国家: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建立了古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古以色列被巴比伦王国所灭,然而出乎以色列人预料的是巴比伦王国没多久也被新兴的波斯帝国灭了,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波斯王居鲁士居然同意他们复国,只要复国后的以色列臣服于波斯即可。于是以色列就以波斯附庸国的身份得以复国,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灭后以色列又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附庸国,亚历山大帝国分崩瓦解后以色列成为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王朝争夺之地。罗马兴起后将以色列并入叙利亚行省,又扶植了希律家族为代理政府。此后犹太人屡屡掀起反抗罗马统治的武装起义,公元70年罗马军攻陷耶路撒冷,大批起义者被杀,七万余犹太人被卖为奴隶。132年犹太人再次发动起义,这次起义于公元135年被镇压,几十万犹太人遇难。之后罗马废除了以色列的附庸国身份,将犹太教圣地耶路撒冷彻底夷为平地并将犹太人驱逐出祖祖辈辈世代居住之地。

自此以后犹太人就一直在世界各地漂泊,一直未能建立自己的国家。在长期的漂泊过程中犹太人遭遇到的是欧洲各国的白眼、迫害,甚至是屠杀,于是从19世纪末开始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兴起。既然要复国,那就必须得有一块合适的地方来建设新以色列国。就当时的国际环境而言:以色列复国之地不能选在欧洲,因为欧洲列强不是犹太人这样的小众民族惹得起的。也不能选在美洲,尽管犹太人在美国混得还不错,但要在美国视为自家后院的美洲建国是不现实的。非洲尽管早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但因这里的开发难度大,贫穷落后。富有的犹太人可以通过交易从列强手中得到一小块复国之地,而身为小众民族的犹太人尽管惹不起欧美列强,但要压制当时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非洲土著还是不成问题的。然而以色列却没选择建国于此——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就犹太人内部而言在非洲建国尽管可行,但不要忘了犹太人是一个有几千年的商业基因的民族,而非洲的贫穷落后并远离发达经济带的地缘区位对以色列的贸易开拓显然是极其不利的;就犹太人先找复国的外部支持而言在非洲建国是无法获得大国支持的,事实上尽管犹太复国主义从19世纪末就已兴起,但却是在二战后因为得到美国的支持才得以实现,而美国支持以色列建国说到底是为了压制阿拉伯国家,从而最大限度维护美国的中东利益,如果以色列在非洲这种远离大国核心利益的区域建国,那么自然对大国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又如何能获得复国的外部支持呢?

在世界地图上一一排出了不适合建国的地区后以色列人最终发现其实只有中东是唯一适合建国的:犹太人无论在那里建国,作为一个小众民族要想压制当地的本土居民必须依赖大国的支持。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霸主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全方位的头号强国,但还没强大到足以单凭一国之力宰制整个地球。而那些同美国的地缘距离越疏远的地区美国越难以管控——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而中东地区恰恰是同美国的地缘距离越极其疏远的地方,所以美国需要在中东扶植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尤其是考虑到中东地区对美国维系自己在国际上的石油美元霸权的重要性,这一利益代言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色列恰恰就是最适宜扮演美国的利益代言者的。中东地区尽管国家众多,这给美国从其中挑选盟友提供了不少选项,但要扮演美国的中东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可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的:扮演这一角色的国家不能太弱,否则根本不足以替美国制衡一群中东地头蛇;可也不能太强,因为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美国扶植的盟友强大到一定程度本身就会成为新一任的中东地头蛇,进而威胁到美国在该区域的利益。

古以色列所在的迦南地区恰恰是中东的核心关键地带——这里地处西亚、北非交接地带,控制了这里就可以将伊拉克、叙利亚等西亚阿拉伯国家同埃及、利比亚等北非阿拉伯国家分隔开来,从而避免阿拉伯国家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势地缘政治实体。以色列选择在此建国正符合美国分化瓦解阿拉伯国家的既定策略,因此以色列在建国过程中选择和巴勒斯坦争夺迦南地区其实一是因为回到祖先故地的心理情结作用;二是为了配合美国的中东战略以换取美国对以色列建国的支持。

问题是以色列在迦南地区建国后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敌视并由此导致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五次中东战争。而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曾一度占据过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及黎巴嫩、约旦等国的土地,然而除了戈兰高地之外以色列最终却将这些好不容易抢到手的土地换给了埃及、黎巴嫩、约旦等国,自己仍专心致志于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扩张。这说到底还是因为以色列实在太小了,天然缺乏战略纵深,尽管一再战胜阿拉伯国家,然而阿拉伯国家战败这么多次之后其整体国力仍没太大的损伤,可以色列只要战败一次恐怕就将面临灭顶之灾。显然对以色列而言: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所以对阿拉伯国家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更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利益,况且有些阿拉伯国家本身还是美国盟友,同样需要依赖美国支持的以色列自然要给人家留几分薄面。而这些阿拉伯国家一方面被以色列打败过,另一方面在被打败后居然得到以色列返还的土地,自然也不好意思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再过于为难以色列。

除了分化瓦解阿拉伯国家的战略考量之外,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美国的态度也令以色列不得不归还这些土地:要扮演美国的中东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可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的——扮演这一角色的国家不能太弱,否则根本不足以替美国制衡一群中东地头蛇;可也不能太强,因为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美国扶植的盟友强大到一定程度本身就会成为新一任的中东地头蛇,进而威胁到美国在该区域的利益。以色列恰恰符合美国的需要:首先以色列凭借弹丸之地数十年对抗比自己庞大得多的阿拉伯国家并且不落下风,这就证明了以色列的实力;另一方面以色列也不可能强大到足以威胁美国的中东利益的地步——以色列毕竟太小了,天然缺乏战略纵深,尽管一再战胜阿拉伯国家,然而阿拉伯国家战败这么多次之后其整体国力仍没太大的损伤,可以色列只要战败一次恐怕就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意味着以色列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都需要美国的支持才能维持国家安全。如果以色列通过侵占阿拉伯国家的土地而迅速强大起来,那么美国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以色列吗?离开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如果单独面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围殴又会怎样呢?

然而在以色列侵占的土地中还是有一块被以色列保留下来的——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这是因为从戈兰高地居高临下,以色列加利利海以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可以一览无余,戈兰高地战略地位可想而知,谁占领戈兰高地,谁就占有控制权。另外戈兰高地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当于北京的密云水库,是以色列的水资源。戈兰高地对以色列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聪明的以色列人是无论如何不愿放弃戈兰高地的控制权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首先,题目中的“抢”字很辣眼,这种直接把以色列定性为侵略者,似乎有失偏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溯源,巴以之间的土地争端,隐含着很多历史渊源,下面我分两部分回答题主的问题。


一,为什么以色列只“抢”巴勒斯坦的土地?


因为犹太人最早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以色列认为该地区属于犹太民族,此举是为了复国。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色列人就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犹太国和以色列国,之后罗马帝国灭掉了犹太人的国家,犹太人被迫出走到世界各地。后来巴勒斯坦地区几经波折,曾经被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过。也就是说,很多民族曾在这里生活过,最后是阿拉伯人长期占据此地。


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出现复国回归浪潮。到二战结束,已有60万犹太人从世界各地移居巴勒斯坦地区,他们与当地的原住民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发生了愈演愈烈的暴力冲突。之后在1947年,联合国通过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巴勒斯坦及周边国家的阿拉伯人认为联合国偏袒于以色列,坚决不同意181号决议。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五轮中东战争下来,以色列以少胜多(在美国和联合国帮助下),已夺回巴勒斯坦地区的大部分土地。


个人认为,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争端,正如其他国家和邻国发生领土纷争一样,都是历史和战争遗留问题。以色列只“抢”巴勒斯坦的土地,认为夺回祖先的领土理所当然。而巴勒斯坦不听从联合国决议,不仅失去了应有的家园,还致使本国老百姓沦为难民流亡于邻近阿拉伯国家,简直得不偿失!


二,以色列为什么不去抢其他国家的土地?


至于以色列为什么不抢别的国家的领土的提法不够准确。面对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宣战,以色列以少胜多,不仅“抢”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也“抢”了其他国家的土地。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曾经占领过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的土地,但又逐步把埃及、约旦的土地都还回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这是以色列躲避国际社会谴责和分化阿拉伯世界的策略。


抢占不是本国的土地就是侵略,以色列并不想成为阿拉伯国家的公敌。为了分裂阿拉伯世界,以色列采取了离间计,凡是跟以色列关系密切的,不但不抢土地,还把以前占领的土地如数奉还,这些国家得到了好处,自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见,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放弃部分侵占领土的做法别有用意。



当然,有一个地区是以色列人不愿归还的,那就是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因为从戈兰高地居高临下,以色列加利利海以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可以一览无余,戈兰高地战略地位可想而知,谁占领戈兰高地,谁就占有控制权。另外,戈兰高地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当于北京的密云水库,是以色列的水资源。戈兰高地对以色列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聪明的以色列人是无论如何不愿放弃戈兰高地的控制权的。


个人认为,巴以土地争端问题由来已久,孰是孰非,难以辨别,光靠战争解决也于事无补。只有两国本着和平解决的诚意,做出合理让步,才能在巴勒斯坦地区和平共处。但愿两国早日化干戈为玉帛,还中东一个和平!



有书共读

因为当初英国把所占地以约旦河为界一分为二让他们自治的时候,联合国通过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巴勒斯坦分别建国。河东岸是外约旦。以色列如期建国,可阿拉伯国家认为联合国分配不均,巴勒斯坦拒绝建国,并联合约旦,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战争,几乎将这个刚刚成立的犹太国扼杀在摇篮里。先不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配均匀不均匀的事(其实都是贫瘠的荒地),以色列有幸打赢了这第一次中东战争,并且占领了很多当初联合国划给巴勒斯坦的土地。但巴勒斯坦不是一个国家,他没建国。以色列走的是一条自由民主之路,这个吃尽了苦头的民族不能从道义上落个不讲理名声,所以几次战争他把所占约旦,埃及这些国家土地统统吐出去,仅仅占领巴勒斯坦这个不是国家的土地。戈兰高地是因为这个地方经常便利袭击以色列本土,得不到安全保障的以军至今不肯放弃。犹太人的土地是从贝鲁特大地主手里一寸一寸买来的,以色列建国又是联合国通过的,阿拉伯国家就是以大欺小,可惜一次一次被暴打,被揍得鼻青脸肿才老实了。巴勒斯坦后悔去吧,为什么当初不建国。(阿拉伯兄弟国家拥有石油,又人多势众,我国为了不得罪他们到了九几年才敢和以色列建交)


152904428

首先为什么要争夺这块一共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原始人在这里幸福的生活着,突然有一天,南伽人出现,KO之并占领这块土地。突然有一天,埃及人来了,南伽人OUT。后来亚述人来了,埃及人OUT,以色列人(主角)出现了,埃及人OUT,巴比伦出现了,以色列开始了流亡的生活,再后来是快进的剧情,亚历山大→马其顿→罗马→Seleucid(希腊分部)→希伯来人→罗马人又来了→罗马分裂→阿拉伯的哈里发(建立圣城耶路撒冷)→埃及又来了→土耳其...→贝都因人→英国殖民(现代史)

主题剧情开始了,犹太人(以色列)说这块土地流淌着奶与蜜。阿拉伯人说世界上的美丽,百分之九十在耶路撒冷。。所以这么一看这块地就灰常重要了,另一方面请参考一下咱们3.91平方公里的宝岛。。。不管怎么说总之很重要,我的土地神圣不可侵犯哼。

英国说我在巴勒斯坦还有块儿地不要了,那犹太人你们去吧(犹太人从英国手上买了巴勒斯坦6%的土地),犹太人说好,阿拉伯人说好屁,我肖你啊。以色列建国,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埃及,也门,沙特这些阿拉伯国家主动开打。以色列面临着要么赢,要么被灭国的状况,同仇敌忾,全民皆兵,当时还组建了一支女子军队。而阿拉伯国家大多心里想着别的事儿,不想出力,最后拼命打的其实也就巴勒斯坦本地人,叙利亚的装甲师,埃及也门的空军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是也只在外围转悠转悠。加上以色列有美国和英国在背后撑腰,最后赢下了战争,并夺得了加利利地区。

后来大概又打了四次,分别叫做第二、三、四、五次中东战争,原因不一样,过程也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以色列一次次的胖揍阿拉伯国家。看上去很容易,实际上能保护住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地盘就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这里缺不了美爹 苏爹 英爹的暗中相助)

再说说为什么不能用抢来形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土地)6%的土地都是白纸黑字,犹太人正儿八经从英国手里买来的,而巴勒斯坦人没有文献记载他们曾经拥有巴勒斯坦任何土地。(只是名字一样罢了)

所以一定程度上说这很公平了,谁打过谁,土地就是谁的。

在这里顺便说说宝宝心里苦的巴勒斯坦,其实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在英国卖地之前并没有任何关系,之前俄国迫害过以色列人,法西斯残害过犹太人,欧洲也驱逐过(也是因为这个卖地给犹太人),但是这些和巴勒斯坦没有半点儿关系,说白了,以色列其实是超级大国插入中东的棋子,一方面大国用他来谋求筹码,制约中东,使中东碎片化。另一方面,专打穆斯林的以色列,也不会放过名正言顺胖揍ISIS的机会,这样美国可以抽身中东,把精力放在亚太,至于为什么我就不明说了。但巴勒斯坦只是巴勒斯坦的原住民,大概生活了一千三百年,他们吃着清真食品,念着古兰经,莫名其妙土地就是犹太人的了?打还打不过人家?周围兄弟也就是加加油?米国搞房产的说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首都了......

别抱着太多慈悲心看这个回答,这不过是大国利益较量的一小部分而已。


约拍日记

一看这个提问,就知道提出此问题的人士,不了解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血缘关系。

1,首先,这个提问是不准确的。不是以色列人只抢巴勒斯坦领土,是以色列的犹太人回归自已的故土。有许多朋友看过《圣经》就会了解知道其中的历史原因。经过五次以阿战争,以色列先后占领和占领过除了巴勒斯坦以外的阿拉伯邻国的领土。至今以色列的犹太人和邻国的阿拉伯国家,及阿拉伯人各有表述,没有公论和定论。

犹太人的先辈与阿拉伯人的祖先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共同居住在古迦南地区,即今天的西奈半岛以北,红海北部,今约旦西部及约旦河谷以西,黎巴嫩南部,叙利亚南部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南部广大地区,地中海东海岸广大范围内的领土。即上帝赐给古犹太人流奶流蜜的家园。《圣经》中《旧约》和《新约》的主要发生地,有许多犹太教,基督教的圣地,有众多的历史文献记载。

2,分家与各自宗教的形成。亚伯拉罕(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的妾先生了儿子以实玛利,后来他的正妻撒拉生了儿子以撒。

后来亚伯拉罕的妾和儿子对同父异母的弟弟图谋不轨,想倾吞家产,窃用名声,独享恩惠等被赶出了家园,从此兄弟俩分道扬镳了。后来各自的子孙分别有了自己的宗教,一个族群信仰了犹太教(只有上帝的子民才有资格),一个族群开创了伊斯兰教至今,因为本人对伊斯兰教不太了解,在这里不能妄议。

3,由于宗教信仰和教规的不同,犹太教是一夫一妻制,伊斯兰教是一夫四妻制。在古西亚和中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人口迅速增长,也分出了许多教派,但是人口不断增长,在历史上先后形成了多个阿拉伯人的强大帝国,横扫西亚,中东,北非,东欧,南欧,中亚等区域。由于信仰犹太教人的人口增长缓慢,后来从犹太教分出的教派众多,如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信教人口也增加快速。

后来发生了多次因两大宗教派别的原因,政治信仰的不同,对资源财富的追求等众多原因引起的欧亚战争。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欧亚各大帝国的争夺疆域的你来我往的战争中,犹太人也有几次的辉煌顶盛时期,但比较少而短,大部分时期是阿拉伯人的天下。

犹太人的圣殿多次被烧被毁,多次被奴役,被流放,被赶出家园,被杀被抢夺等就是历史的见证。

4,由于犹太人勤奋,团结,争钱不择手段,具有巨大的财富等原因,流浪在各国的犹太人已没有了祖国,又是一个富有的小群体,再加上被居住国的政府和人民羡慕嫉妒恨,经常遭遇各种不公继续受到迫害。二战时德国希特勒就是拿犹太人及财富下手开杀的,至少有600万犹太人被杀和迫害,就是最好的例证。

5,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犹太人就考虑在亚洲的中国东北哈尔滨地区,前苏联的与中国东北隔黑龙江的犹太州,欧洲,北美,南美洲等地寻求建国,由于各种原因都未成功。直到二战结束后,全世界的犹太人在犹太复国主义的号召下,才开始考虑原有的故乡。即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回归家园筹建国家事宜,恢复上帝赐给的国名:以色列(与上帝角力或与上帝摔跤的大力士)。

在原英国的管辖范围内的巴勒斯坦地区和英国的默许下,支持下,再加上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以色列于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决议才开始正式建国。

6,以色列建国后,几乎同时就进入了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爆发了五次阿以战争,也就是以阿间回归与反回归,或是占领与反占领的争夺领土的大规战争,在全世界的犹太人支持下和犹太人财团控制下的美国国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最终以色列大获全胜。至今仍占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巴勒斯坦部分地区,也占领过埃及的西奈半岛及苏伊士运河等阿拉伯人的领土。

以色列建国初期的以阿战争,以色列是在联合国允许的范围的战争,后来周围的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围攻以色列,被迫超出了当初的建国领土,至今以阿各有说法,阿拉伯人认为是侵占他们的领土,以色列人说是夺回自己的家园,还远运不够。

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领土争夺中只有用综合实力说话了,政治,外交,经济谈判收效不大。

所以说,至今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矛盾重重,分岐越来越大,由于古老历史上的原因,宗教信仰的原因,对共同祖先认识和看法的不同,导致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不合,仇恨太深,同父异母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也不可调合。

以阿关系是西亚,中东,仍至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基督教阵营与伊斯兰教国家最重要的关系。虽然表面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近几十年与中东,北非,南亚,北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关系挺好,但实际上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是怎么样想的,我真不知道,请大家自己思考吧!

总之,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从第三者观察来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关系属于同祖同宗兄弟之间的家园之争,即中国所说的同室操戈之争。但是以色列的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怎么看,怎么说,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世界需要和平,安定,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最高,最理想的目标!


难得糊涂DAvid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以色列这个国家。以色列是一个位于西亚黎凡特地区的国家,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则为埃及。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根据1947年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的《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按照这个决议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但目前以色列实际管辖面积25740平方公里,除了1800平方公里占领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其他都是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

以色列通过几次中东战争额外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将近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其实以色列也并不是只抢占巴勒斯坦的土地,而不去抢占其他国家的。当然,要抢占也得是抢占邻国土地,这其中不仅叙利亚被占了戈兰高地,通过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还占领了面积达八万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战略纵深。这次战争也极大地激发了犹太人的民族自豪感。但是这次战争也为第四次中东战争埋下了隐患。

1973年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由于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战争前期便遭遇了失败。正是这次战争使以色列人明白即便再广阔的战略纵深也并不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以色列需要强化自己的备战体系。所以这次战争之后以色列便归还了原本埃及的西奈半岛,并且停止了进一步的领土扩张。

至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很早就开始居住在这里,并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国,以色列国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时期达到了鼎盛。公元1世纪,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自称为犹太人。所以犹太人一直将巴勒斯坦地区看做自己的故土。

所以说以色列并不是只抢占巴勒斯坦的土地,现在以色列依旧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曾经他也抢占过埃及的西奈半岛,只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失利让以色列人明白,战略纵深的拓展并不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而且领土的扩张容易产生更多不稳定的因素,以色列需要改善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至于抢占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以色列人认为巴勒斯坦原本就是自己民族的故土,只是阿拉伯人也居住在这片土地上。


李姓先生

这个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在一个字“抢”,如果是抢别人的,肯定是处在道德上不利的一方,如果只是拿回自己祖先的土地呢?

问题就在这,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争议就比较多,早在公元前,犹太人就在这里建国,犹太和以色列两个国家,之后犹太人的国家被灭,犹太人出走到全世界,二巴勒斯坦地区几经波折,阿拉伯人、突厥人等好多民族先后统治过这里,当然最后是阿拉伯人长期占据这里。

因为这么多民族在这里生活过,加上独特的历史原因,耶路撒冷又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这一地区的历史就更复杂了。可以说,从历史上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在这里生活过,甚至犹太人更早就在此建国。

那么,问题就来了,犹太人认为拿回祖先的领土,这是理所当然,这不叫抢。正式因为这个原因,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生根发芽,甚至凭借一小国之力,独自对抗整个阿拉伯世界,而且还打赢了,领土是越来越大。

至于,以色列为什么不抢别的国家的领土。

1,巴勒斯坦地区在历史上与犹太人有关系,这就是出师有名,犹太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这里提出领土要求。拿回祖先的东西,这不叫抢,这叫物归原主。当然啦,阿拉伯人则是长期生活在此。到底是谁更有理?当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问题,楼主也不知道怎么判定。

以色列选定这里建国,因为这个历史原因,使以色列人特别团结,如果换成别的地方,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了。

2,联合国在1947年,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决议,明白了吧,换句话说,领土是基本上划分好的。尤其是正义的直接双方,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至于其他的阿拉伯国家,虽然理所当然的会支持巴勒斯坦,但毕竟不是直接冲突方,只不过是来帮忙的,也是想群殴以色列的。

以色列如果侵占这些国家地区土地,那就是侵略,但是和巴勒斯坦之间,那则是原有问题的继续,以色列也很清楚这点。

3,为了分化阿拉伯世界,以色列很精明,如果每个国家都侵略,那就是阿拉伯的公敌啊。可是我偏偏要分化阿拉伯人,那怎么办呢?跟我以色列搞好关系的,我不禁不抢你土地,还把以前占你的土地还给你。

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过埃及、约旦、黎巴嫩的土地。但是逐步把埃及、约旦的土地都还回去了。这些国家得了实际好处,当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埃及前总统萨拉特因为主动和以色列和平往来,被自己军队强硬派暗杀。但是实际上,埃及要回了自己被占领土。别的阿拉伯国家,一看跟以色列搞好关系,能把领土拿回来,都不怎么想管巴勒斯坦的事情了。毕竟自己离以色列太近,打起来,被占领的是自己的土地。以色列也不像树敌太多,就跟其他阿拉伯国家保持和平。

所以,这是以色列的策略,拉拢分化阿拉伯人,要不然,以色列怎么在中东屹立不倒半个多世界?讲策略、军事又强大,还有外援,的确占尽优势。


寰球视角

以色列的建国史明显是步步为营的战略。

1947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81号决议。根据该决议,在历史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国土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犹太国国土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以这个决议为基础,犹太人复国,以色列很快建立起来了。之后巴以的领土争端从未间断,而且导致巴勒斯坦国至今未能正式得到承认(目前是联合国观察员国,正在争取正式会员国席位)。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以色列是不可能在众敌环伺的环境中顺利立国的。除了犹太人不屈的精神支撑和经济支撑能力之外,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公开力挺才是主要原因。而在建国后,以色列坚持的战略也是“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这一指针。因此几十年来,与邻国以领土纠纷为表现形式的战争冲突也一直不断。

最典型的是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之争。打赢了叙利亚之后,以色列完全控制了戈兰高地。从这里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只有60公里的距离。目前以色列还要求从戈兰高地向东再划出30公里的安全缓冲区(理由是伊朗势力介入大马士革南部地区)。以色列抢夺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除了领土扩张意图之外,更重要的是戈兰高地是以色列的“水塔”,对以色列来说,戈兰高地的水资源是其国家的命脉。

埃及的西奈半岛是以色列通过军事手段扩展领土的失败案例。1956年,以色列第一次占领它,埃及军民在其它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支持下英勇抵抗,以色列被迫撤走。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占领了西奈。1973年,埃及发动十月战争,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解放了西奈部分土地,从而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缔结和约,按照条约规定,到1980年1月,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三分之二的领土。1982年又收复了三分之一的领土。


高峰军事观察

直接回答问题,以色列没有只抢巴勒斯坦的土地,也抢其他国家的了。戈兰高地,面积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公里,占三分之二。戈兰高地在历史上就是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戈兰高地隶属于法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1941年独立后的叙利亚拥有戈兰高地主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占领至今,联合国在边界设置缓冲区。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部,约旦河谷地东侧,其西南临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居高临下,从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并且戈兰高地有着中东地区非常稀缺的一件东西,水,戈兰高地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以色列国内使用的近半水源都来自这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又获得了胜利,以色列占领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1973年,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的三分之二,1982年,以色列又把剩余三分之一归还给了埃及。

1517年,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被瓜分。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外约旦同英国签订伦敦条约,废除了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承认外约旦的独立。1947年,鉴于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激烈冲突,英国决定从火坑中抽身。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规定巴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占55%),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占45%),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支持该决议,并于1948年建国,但是阿拉伯国家认为该决议不公平。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的阿拉伯联军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取得了胜利,占领了约6200平方公里的土地,约旦控制了约旦河西岸约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色列控制了耶路撒冷西部和约旦控制了东部,埃及占领了350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巴勒斯坦目前实际控制领土为2500平方公里。

以色列也抢其他国家的土地了,但是主要抢的是巴勒斯坦,为什么?以色列认为在历史上巴勒斯坦是它的故土,我觉得这个原因是次要的,历史的东西有时是苍白的。主要就是因为柿子肯定要捡软的捏啊。1948年9月,阿拉伯联盟正式宣布建立巴勒斯坦政府,首府暂定加沙。1950年,外约旦正式改名约旦,约旦控制着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耶路撒冷成立,获得了约旦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支持,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以及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1974年10月在第7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此后约旦承认约旦河西岸地区从法律意义上属于巴勒斯坦所有。直到1988年,巴勒斯坦才宣布建国,1994年,成立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享有有限的自治权力。并且巴勒斯坦内部的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也矛盾不断,2007年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部队发生战争,哈马斯赢得加沙地区完全控制权。

要论历史,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后来分裂成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占领该地区,后爆发了反抗罗马帝国的大规模起义,犹太人被陆续赶出了故土并流散到世界各地。公元638年,阿拉伯帝国从东罗马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与当地土著不断同化,从此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被瓜分。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半自主的苏丹国,1922年,国际联盟在英国颁发的委任训令中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但该规定不适用于约旦河东岸地区,同时应该委任当局应当给予犹太移民便利。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为犹太移民提供的方便之门,此后犹太人不断迁入巴勒斯坦,特别是在二战中,大量的犹太人被纳粹德国屠杀,是犹太人明白了没有祖国的民族是多么脆弱,犹太复国主义进入高潮,犹太人不断地移入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应当说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故土,也是巴勒斯坦人的家乡。所以巴以问题真的实在太复杂,外人不好评判。


十三叔看历史

在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也侵占过埃及和叙利亚大片的土地。不是它不想去抢,而是他缺少合适的理由与借口,契机去抢,而中东战争给了他这机会。但是,他占领的土地终究还是别国的,埃及和叙利亚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抢到的土地也不被国际社会认可,土地上的人也不会服从以色列的管束,因此迫于各种压力只能归还。不论是以色列还是其它国家,现在公然地抢别国土地肯定安要遭到谴责的,但是巴勒斯坦不同,世界上很多国家不承认该国,所以以色列在美国的纵容下可以去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