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彭蕾说的“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向往天堂的青年

想想当年被柳传志送进监狱的孙宏斌、被华为“追杀”的曾经的“接班人”李一男、一手打造淘宝网的孙彤宇,企业内只能有一个中心,把握大方向、担当猎人角色的只能是一个人,其他人都是“猎狗”,只能顺着猎人所指向前冲杀。

其实彭蕾此次离任蚂蚁金服董事长是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担任Lazada的CEO。

Lazada是阿里巴巴投资控股的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持股83%,而且又追加了20亿美金投资。阿里巴巴在中国的电商市场已经出现瓶颈,开拓海外市场眼下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无疑是最紧要的。把彭蕾派到最紧要的位置,这不正体现了马云对彭蕾能力的认可吗?谁能担此重任?唯有彭大小姐啊!


伦理君

“不听话”是领导最难忍受下属的问题了,比能力不行还讨厌。一个团队,事前可以商量,一旦老板决定了,就一定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不然迟早要完。

彭蕾已经执掌了一个诺大的盘子,但是如果他不支持马云的话,后果更加严重。

很多职场新人特别耿直,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容易认死理。碰到一些自己和上司不和的意见,表现得比较激进。争论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吵架领导都不怎么会怪你,但即使最后没有达成共识,领导决定了,你就得赶紧切换立场,坚定执行!没什么可说的,如果非要有什么的话,那就是为领导的错误决定提前想好补救措施。

第一,不同位置上的人的考虑是不一样的,领导更多的从大局观上考虑,如果他了但是没有采纳你的意见,那你就没什么好争辩的了。再坚持己见就是狂妄自大。

第二,领导一旦下了决定,就不只是你一个人在工作了,还有很多人都要工作,你不按老板意思执行,就和其他人是违背的。这不是和老板斗气,也不是为真理而战,只是和团队为敌。

第三,你还想不想在职场混了?这倒不是说要去巴结领导,附和领导,而是这样的员工,领导根本带不动你,好了吧。

职场上,态度比能力更重要,这是一个员工的基本修养。如果你现在不认同的话,你可以过几年再想想看。

我是职场达人傅一声,欢迎你的关注和提问~

傅一声

这大概是所有身在职场的老板们最希望得到的下属样本了,有个这样既有工作能力也有工作意愿的得力干将,是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流的创意加上三流的执行力,和三流的创意加上一流的执行力相比较,显然是有强大的执行力更为关键。企业的高层领导既然身在其位,就有做决定的权利。身为下属,在一个团队中,尽最大可能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达成上司的决定,是其本分。

即使彭蕾自己已经身居高位,有着不可小觑的权利和职责,也依然要努力去执行老板的决定。她的这番话,是一个资深的职场人士表达的工作态度。谁都知道,老板不是圣人,不可能所有的决策都是万无一失,百分百正确的。但是作为下属,当老板决定之后,就应该尽力想办法把事情做好,把上层的决策认真落实。

这并不是说下属不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见。在公司和企业里,作为下属当然有权利和自由说出自己对事情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当你对上级的想法有分歧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和领导认真沟通。

当沟通之后,上级根据自己的综合判断,已经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时候,那作为下属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应该尊重上级最后的决策,认真去执行老板的决定。

万一老板真的错了,最后也是由他自己会买单,他自己会去承担这个责任。可是如果你不服从老板决策,擅自行为出现了问题,那你是自己买单,还是让你老板替你买单呢?

所以彭蕾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一种认真执行的职场态度,没必要太挑刺,也没必要将其鸡汤化。


独角兽工场

我非常欣赏彭蕾说的这句话:“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想起,任正非开除北大高材生的事情,与此异曲同工。

空谈,会误国,也会耽误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你早就脱颖而出了。

不管是创业型企业,还是成熟企业,最忌讳那种对企业大方向指手画脚或者随意推翻领导战略意图的事情发生。而这种事情,很多时候基本上就等于空谈。

提意见的人,可能会窥见领导意图的某些弊端或漏洞,但你可以在实践中去一点点修正。做到这一点,这才是才华。

而如果彻底推翻的话,那这个企业之前的一切都将要重新修正,付出的代价将无法想象。

但不可忽视的前提是,这个企业已经发展的如此好,难道它以前全错了?

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正确的决定,这是真正的能力。提出一大堆意见却不知如何去运作,就是一堆废话。如果一家公司在争论中疲于应付,那效率和结果可想而知。养成的坏习惯就是:自以为是。

当争论成为一种习惯,结果会很糟糕。

事实证明,阿里成功了,华为成功了。但那个被开除的北大高材生呢?


静观财经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彭蕾的话符合基本伦理。但是有人就此引申出的一些鸡汤,说员工就应该不要质疑,只管执行,就是瞎扯了。

有人说:“1、老板之所以是老板,他的能力一定强过你,或者至少不弱于你;2、老板所处的位置,接收到的信息一定比你多。所以,不要质疑老板的决定,好好干就是了。”这就是鸡汤。

把老板交代的事情办好,这只是基本的契约精神。市场经济中,老板是出资者,是承担风险最大的人,所以企业的决策必须由他来做。因为,如果是别人来决策,出资者并不能确保别人的决策是否出于为他考虑,那么就不会有人出资了。

基于这一原理,员工确实应该按照老板的决策行事。

但是有些人却把爱提意见的员工视为不良因素。他们说:“我请你来不是来质疑我的决定的,而是让你来执行我的决定的。”员工只有执行权是不错,但是提意见并不等于不执行老板的决定。老板如果有这种心态,就听不到更多意见,决策更容易出错。

从信息的角度来说,老板固然能获得更多信息,但是员工也有很多信息,是老板不知道的。比如一些管理层尸位素餐,或只搞花架子,老板不知道,员工却知道。老板拒绝听意见,就是把信息推出门外。

更有甚者,有很多老板还爱把企业办不好的责任推给员工,认为是员工爱质疑老板、执行力不强导致的。

因为这么做导致的失败最大的,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不断换宰相,在位期间换了50多个宰相,其他大臣更是时常换,甚至时常斩首。他老是觉得臣子的执行力不行。最后,明朝亡国,崇祯上吊自杀。上吊之前,他还认为是臣子害了他。

但是实际上上,他的刚愎自用、缺乏战略眼光,才是失败的根源。

执行力强,如果遇上错误的决策,那就是放大灾难。所以,老板还是应该多听意见。


邓新华全面回忆

近来,彭蕾卸任蚂蚁金服CEO,引发业内各种猜测和挖底,彭蕾说过的这段话:“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又被翻出来。事实上,这段话是彭蕾在2013年说过的,当时马云退休,公司内部对彭蕾接任的呼声很高,然而最后戏剧化的是,彭蕾去开拓小微金服,推出余额宝,最后交出了蚂蚁金服这个答卷。


可以说,彭蕾的这句话,贯穿了她的整个职场生涯,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从受人敬仰的大学老师,到月薪500的阿里员工。

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彭蕾在浙江省财经学院(今浙江财经大学)当了五年经济学老师,之后,跟随丈夫孙彤宇(淘宝网总裁,2008年卸任)加入阿里,成为十八罗汉之一,据说当时只有500月薪。

彭蕾在阿里做了十年HR,为阿里挖掘了无数人才。当年BAT三巨头并没有像如今这般成为国企流水线,阿里巴巴局面稳定,淘宝网大有挑战,淘宝商城还是个雏形,天猫尚未诞生,支付宝只是个支付工具,阿里还没有豪气到到处收购企业,买下大半个互联网,一切都是空白,市场还大有可为。


2、加入支付宝,投身小微金服,打造蚂蚁金服。

对于一直以来稳定充当阿里巴巴以及淘宝网支付工具的支付宝,马云显然不满足于它的发展,马云有多重视支付宝呢?甚至有传言说,马云在年会上当场骂哭了当时支付宝的负责人。于是,为了帮助马云落实他的正确决定——把支付宝做起来,彭蕾从HR转岗加入支付宝,带领团队杀入移动支付领域,啃下生活缴费服务这块硬骨头,扩大了支付宝的使用场景和范围,接着杀入金融理财领域,推出余额宝,涉足小微金服,利用背后淘宝小微商家的需求,拓展了小微金服的可能性。就这样,彭蕾凭借一身孤勇,不断试错,拓展着支付宝的边界,将支付宝从一个单一的支付工具,拓展成连接大众生活方式,连接小微金服,连接大数据,连接个人信用的巨头独角兽蚂蚁金服。


3、卸任蚂蚁金服,进军海外市场。

而如今,蚂蚁金服依然完成了它的使命,坐等IPO,国内互联网基本大势已定,未来的想象空间留给了东南亚市场,阿里集团近期频繁动作,剑指东南亚电商市场,推出印尼支付宝,一手打造蚂蚁金服的彭蕾显然是深耕东南亚市场的不二人选。

彭蕾再次选择听从马云的安排,舍下自己一手打造的蚂蚁金服,接管东南亚电商这篇未知市场。


4、卸任淘宝总裁的丈夫孙彤宇。

与“帮助马云把决定变成正确决定”的彭蕾不同,彭蕾的丈夫孙彤宇却是个十分坚持自我的人。据说孙彤宇的离职,与他和马云对淘宝网发展的分歧有很大关系。从中国黄页时期就跟随马云的孙彤宇,不仅是大名鼎鼎的十八罗汉之一,更是淘宝网的缔造者之一。淘宝网对于孙彤宇,更像他的孩子。或许是对产品投入的感情太深,当马云打算拆分淘宝网的业务时,孙彤宇提出强烈的反对。用如今的话来说,他在阻拦马云的正确决定,于是孙彤宇离职,淘宝网一分为三,如今我们也看到了,淘宝网飞速发展着。


关于无条件执行老板命令的员工,淘宝的对头京东的刘强东也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刘强东打算自建物流,京东某高官发声反对,称京东作为互联网公司,不应该去做重资产的物流,影响公司现金流又在短期内难以有回报。

刘强东却坚持,京东自建物流配送体系这是我的决定,我今天不是和大家商量,是通知大家,请大家依照执行。

不得不说,在这种创始人印记十分鲜明的企业里,创始人的眼光和布局,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强势的创始人,需要的是执行能力强的实践派员工。


吴怼怼

先说说这句话的来龙去脉。

彭蕾在执掌蚂蚁金服前,长期担任阿里的首席人才官(CPO),是马云理念的坚定执行者。



正因为如此,马云宣布2013年5月份将卸任阿里巴巴CEO一职并退居二线后,彭蕾是接班人的热门候选。对此,彭蕾面对舆论回应道,无论马云让谁接任集团CEO,她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事后,彭蕾也是说到做到,协助当时的继任者陆兆禧开展工作。这样,也越发得到马云的信任,执掌支付宝以及后来如日中天的蚂蚁金服。

可见,没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阿里走不到今天,彭蕾也笑不到最后!

不过,这句话也道明了职场残酷的一面。彭蕾老公孙彤宇时任淘宝总裁,马云有意换掉,这个秘密,直到最后公布前彭蕾都守口如瓶。家庭,在职场铁律面前,只剩一地鸡毛!

…………………………………………………


史晨昱

看历史,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位子坐的对的人,一种位子坐的不对的人。

彭蕾所有的成功,彭蕾所有的决定,彭蕾所有言论,基础就在“坐对位置”。人际关系的一个前提,首要在于认清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该处在什么样的位子。只有你先摆对了,别人才会看对,特别是你的上司才会看对。

性格即命运。彭蕾是极其敬业且高明的职业经理人,在阿里帝国开疆拓土与日常管理上,彭蕾表现出不输男儿的能力和担当,也因此被誉为“阿里巴巴背后的女人”。这是一位马云麾下的现代“穆桂英”,攻城略地,名闻商场。

但是仅有能力是不够的。阿里帝国人才济济,论才干,恐怕她还在卫哲、张勇、吴泳铭等数人之后。她的“成功学”,除了能力,还在深谙处事之道、职业经理人之分寸,也就是永远“坐对位置”。从履历上看,彭蕾就为人而言,就是此中“明白人”。任劳任怨,不沾不滞,唯首是瞻,界限分明,自己的夫君被裁员不到马云宣布都可以守口如瓶,这种深植其内的看穿与定力非常人所能及。

也正因此有此修行,在整个阿里商业帝国,彭蕾能从一“随军家属”,逐步跻身帝国“掌门人”之列,能够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全身而退。


如果说马云是“将将之才”,那彭蕾就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优秀的将才,有两大特质,一是能干,二是听话,且必须合二为一。彭蕾的能干,不消说,是早被熔炉商场所淬炼证明的。她的身上,还有种生命特质,独特而又极有内蕴,古人称之为“绰绰然,有余地”。 拼命向前,又进退得当,不疾不徐,情深义重,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取舍之间有着淡定和从容。

古代优秀的将才,易地而处,在现在,就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从来不会剑拔弩张,从来不会功高盖主,从来不会以权谋私,从来不会给领导压力和紧张。那种对人情人世临界点的揣摩和把握,是深谙“君臣相与之道的”。因为如此,这样的人才让人彻底放心,功不受谤,仁者无敌。

慈不掌兵,仁不立律,义不理财,功不盖主。商场首先是人场,竞争起来如战场,人事权谋亦如政场。

今天的彭蕾,在进退之间“绰绰然,有余地”,是将余地留给了马云,也留给了自己。


因此,对于马老板来说,彭蕾的最大价值,在“忠诚”,其次才是才干。

彭蕾的老板马云,是阿里帝国的“威权”象征。可以说,伴马云如伴虎。马云来自民间,出身草莽,暴然而起,富敌一国,靠的不是“偶得天幸”,靠的不是“妇人之仁”,而是杀伐果决,而是刀口舔血。也正因有这个因素,马云素以铁腕治兵,雷厉风行,斗智斗狠,说一不二。大年三十晚上打电话裁撤高管,不动声息裁退功臣孙彤宇,“挥泪斩”卫哲,“告别”王学集,清退陈燎罕,哪曾有过丝毫犹豫和心慈手软,每三五年“报废”一个COO,是马云掌控阿里帝国残酷的用人之道。

马云的人生哲学,就是“刺刀捅进去,就要出血”。作为帝国头领的马云,需要的不仅是能生产财富的顶尖人才,更需要能忠贞不二誓死追随他的“门徒”。他们这一代企业家,幸亦不幸,身处在一个不健全的机制之中,注定了他无路可退的空间,没有转圜回身的余地。他的美国同行扎克伯格,可以昂昂然在国会谈笑风生,接受质询;马云这位“胡润富豪榜”中的首席,在“权力忠义堂”里不过是搁在角落的“尿壶”,他的人生有起无落,一旦落下,就只能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这种环境生长下的人,将被环境决定他的人格特质,也决定他看人待人用人的角度。这样的人,必然忧患意识浓厚,必然疑心重重,对人对事不安全感极强烈,不容易信任人;也必然要求下属能够共生死同患难,绝对忠诚。

所以,成就彭蕾的,与其说是才干,不如说是忠诚。


不管是马云,是彭蕾,还是你我,脱去身份的衣饰,都是肉身,面对终极的社会、历史、世情和人性,有着同等的面相。

我不懂商业,能闲扯的,就是一些历史经验、一点人性人情,还有一丝生活体悟。议论几句浅薄皮相之言,哗众取宠,聊当乐子。知者路过莫骂,一笑放过我吧。

2018,4,12,傍晚,闲扯


感谢阅读。会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一些文史八卦、生活随感、人物看法、影视评论等。欢迎关注本号、点赞鼓励,若有其它看法,也欢迎大家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看到大家都在对这句话本身进行解读,而且默认这句话出自彭蕾本人。不过,在11号晚上,彭蕾发了一条动态,疑似回应这件事。“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这句话,很可能是他人的编造。

一. 为什么大家会那么确信“落实马云的决定”是彭蕾的话

张小龙说:“无论马化腾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如果出了这么一条新闻,估计大家都不会相信的,即使张小龙真的说过这句话。

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出自彭蕾的口,很多人都不会怀疑真实性。

原因很简单,彭蕾用实际行动落实了马云的决定,成为马云最信任的人。这句话出自彭蕾可信度很高,所以人们也就不会追根究底。而且这句话,也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彭蕾换岗是这几天的热点话题,这句话就此传播开了,也不奇怪。

二. “落实马云的决定”≠“落实领导的指令”

就算彭蕾的确说了“坚决落实马云的决定”也不代表她认为下属应该“坚决落实领导的指令”。这句话很大程度也可以理解为彭蕾对马云先生的高度认可。坚决执行领导的指令,首先你得有一个能力超群的领导。遇到瞎指挥的领导,坚决抵制他们的决定才是更正确的做法。

究竟应该怎么做,关键在于自己在组织内部的角色定位,以及本人和领导的能力对比决定。当然一般情况下,下属的能力不太可能明显强于领导,认真贯彻领导的决定是比较稳妥的做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坚决落实领导的指令可以带来成功”这种鸡汤,是毫无益处的。力排众议,顶住上司压力,帮助公司大获成功的案例也并不罕见。从结果反推并不能找到成功的真正原因。如果你的决定比上司还要正确,你坚持己见就是对的,尤其是你还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这个时候另外一种鸡汤就出现了,“坚持做正确的事,你就会成功”。

对于彭蕾来说,她留在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那么多年,目睹马云一步步带领大家走向成功。她对马云的眼光和能力有信心,坚决贯彻马云的决定,当然没问题,非常正确。但是,这不代表,可以概括为“下属应该无条件服从并严格落实上司的指令”。

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认清自己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阿里巴巴,马云就是决定方向的人,其他人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坚决执行。

如果你的角色类似于技术顾问这样子的人,领导说什么,你都说对。那你可以准备卷铺盖走人了。如果你的领导跟你能力相仿或者跟你差不多,你有事没事出来唱反调,那你也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之所以“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这句话显得很正确的原因,正是因为“以为自己比领导高明”的人太多了。如果你永远在找领导的不对,你不如辞职,找到一个令你心悦诚服的人好好干。

如果你的领导不是马云,你不愿意好好为他做事,最正确的做法不是天天唱反调,还为自己的“高明”沾沾自喜。你应该去寻找你自己的“马云”,然后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又或者是,你可以自己成为“马云”。


镁客网

不知道这个职场基本规则,为什么会被单独拉出来讨论?



事实上,不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都需要高效的执行力,尤其是要做到“令行禁止”,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

对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也不例外。

当企业负责人决定了要做一件事,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实现。

否则,决定了还在争论或讨论,必然会错过很多市场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彭蕾说的并无问题。

事实上,阿里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去顺应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整个团队执行力强,同时期的当当俨然与其已不可同日而语。

再比如说打假,当马云喊出“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击假”的口号后,阿里内部负责打假的部门也是全力以赴。

当然,马云也做过很多不成功的决定,比如重金打造的社交APP“来往”以失败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