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乐梦影视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的老师只是教育导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做人的基本准则,孩子的塑造还是要靠父母去完成,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个体,我们要就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让他们自身学会去学习,创造。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大不相同,针对每个人的想法和能力去做不同的教育模式,相同的教育只是把学生往一个目的去完成,在对学生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也会开展很多学科的教育,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方向。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塑造,它的环境和资源决定了他的成长,也是为什么父母什么样,他的孩子一般就会是什么样,怎么去教他们,他们就会怎么去学习,可能有的家长就喜欢读书,文学,那他的孩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可能就会产生对文学的喜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一下总结,对于每个人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老师的影响,还是整个父母家庭的影响,周围的环境和可以获得的社会资源,任何方面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道路和方向。

智联校园 学生张绍毅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这句话如果是从老师的口中说出,那么可视为自我激励或教师间互相激励。
但如果是从外行口中说出,而且振振有词地说出,那么可以视为暴露智商。

我们用归谬法来推导一下。

如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成立,那么教练也是老师的一种,“没有练不好的运动员,只有不会练的教练员”的说法也应该成立。等哪天我不想教书想打职业篮球了,我请的任何一个教练都应该把我培养成姚明的级别,否则就是教练员不会教,跟我的身高无关。等哪天我不想教书想要当演员了,我请的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把我培养成影帝,否则就是老师不会教,跟我的颜值无关。

可见,如果撇开语境单看这句话,那它就是一句政治上无比正确却枉顾个体差异和教学规律、毫无逻辑的话。

这句话有三处严重错误:

1、没有给出“好”的标准。

究竟是把孩子教到北大的水平为好,还是教到及格的水平为好?

究竟是把孩子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为好,还是培养成家长需要的人为好,还是培养成孩子自己希望的样子为好?

究竟是全科优秀的全才为好,还是单科突出的专才为好?

究竟是成绩优秀为好,还是品德优秀为好,还是体育优秀为好,还是艺术优秀为好?

国家、家长、老师、孩子自己,心中都会一个“好”的标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标准是模糊的,是不统一的,是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讨论前提,那么这个讨论就永远是空中楼阁。

2、枉顾个体差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潜台词就是“所有人能学好所有东西”。

我们能接受人的手指天生有长短,能接受人的身高天生有长短,但为何不能接受人的大脑天生有差异呢?


一个人擅长逻辑思维,还是擅长形象思维;擅长分析,还是擅长想象;擅长语言,还是擅长运动,既和后天环境有关,也和先天发育有关。

在大量科学结论面前,我们为何还要强迫一个人在他不擅长的领域也学好呢?

3、夸大教育的作用。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另一种潜台词就是“教育是万能的”。

我也很希望教育是万能的,但只要当过老师或者做过父母的人都应该明白,教育不仅不是万能的, 反而在很多时候是无力的。

人类的教育史和人类存在历史几乎一样长。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学习障碍、行为偏差、游戏成瘾等等问题。

如果教育是万能的,那么何必还要警察和心理医生。

如果教育是万能的, 那么何必要监狱呢?


教师行业里败类也不少,但出败类的比例绝对是各行业中最低的之一。我敢说,中国绝大多数老师只要在岗位一天,就会尽全力对国家负责, 对家长负责,对孩子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我们已经不指望外行尊敬我们,也不需要所有人理解我们,我们只希望不被污名化,而已。



非著名语文教师王振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

后来,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通俗一点说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当下, 老师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深恶痛绝,就是因为大家对这句话做了绝对化的理解。

其实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错。

但“教好”学生是相对的:

只要孩子比昨天有进步,就是“教好”;

“教好”学生又是一个过程,有时或许会需要几年的时间。

这里并不是说哪位“名师”上了一节课、谈了一次话,就能把一个很差的学生“教好”。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说今天没把某个学生“教好”,老师就成了“不会教的老师”了。

其实, 我更赞成这样的说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教不好的老师”。

“教好”的老师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一位老师如果不断学习进步,如果今天没把学生教好,注意总结反思,那么明天肯定就会有所进步的。

如果老师每天都有所进步,那怎么能不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呢?

你们觉得呢?


建筑女砖家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理念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有人把“教好”理解为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好”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标准;今天有进步,还是没达到“好”的标准;但坚持下去,不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标准。这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高的过程。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师。但适合做教师的人中,不会教的老师、教不好的老师,肯定也是有的。

话说回来,那些“会教”的、“教好”的老师,也不是一上讲台时就“会教”、就能“教好”的,更不是天生的。他们也是逐步成长起来的。

如果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学生没有取得自己期望的进步,教师应反思自己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好,及时总结提高,选择更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了教育目的。那么,就不仅是学生进步了,教师也进步了。


教无常师学无止境

有这么一位老师,他叫孙维刚,曾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1980年开始,孙老师做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六年一循环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三轮实验下来,学生高考成绩一届比一届出色。特别是第三轮实验班,40人中22人升入清华北大。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升入初中时大都考不上重点中学,但是,经过孙维刚老师的六年培养各个成绩骄人,出类拔萃。



如果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用到孙维刚老师身上,确实是恰如其分。

自然万物,各具特色,人类繁衍至今,更是千差万别。成千上万的教师队伍中普通的平凡的占绝大多数,像孙维刚老师这样的实属凤毛麟角。也如学生中很少数的学生智力超常,其余绝大多数是智力普通的一样。面对人有几等人,木有几等木的自然现状,再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指责老师有失公允。

虽然这么说有失公允,虽然人与人之间有差距,有差别,但做为老师我们能甘于平庸么?不,绝不能。

我们要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鼓励老师,鞭策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深入专研教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探讨高效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使老师成为一个会教书育人的人。

应该指出的是,社会和家长更不能用“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做为指责教师的法宝,来伤老师的心。因为生活中确实有教不会的学生。

我在小学教书的时候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的时候,他的上面已经有两个姐姐,父母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控制,决心要一个男孩,要第二个女儿的时候,孕妇就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的过日子。等第三胎怀上,确实是个男孩,为了要这个男孩,家具被拉走,房屋被扒塌。一家人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也得要这个男孩。

可想而知,家人对这个孩子给予多么厚重的希望。然而造化弄人,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识字这一关这个孩子就生生硬硬过不去。


我依稀记得,在教学“竹”字的时候,那一课共有10几个字,“竹”字是重点字,必需要学会的。在师生领读后,进行小组读,进行男女跳读,进行比赛读,齐读,真是书声琅琅,此起彼伏,大家学的极其投入。

到了验收的时候,我挑他上讲台黑板前认读,点着“竹 ”字,读成“竹竿”。全体学生哄堂大笑。

我教了他小学三年,只要我能想到的,见到的教学方法,会用的都用在他的身上,收效甚微。

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也束手无策。我怕家长太失望,建议给孩子转学,另请高明,我找到家长说“非常抱歉,我的本事用尽了,你们是否转到县城学校去试试,如果孩子成绩提高了,咱就在县城学校上,如果,效果不好,咱再回来,如不嫌弃,还是我的学生。”后来真的转了学,再后来,又真的转了回来。

关于这类学生,无论权威如何大的教育砖家再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话,我都不认同。


小桔灯

要辩证的看待专家的名言

——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据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所说。这应该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为什么说是据说呢?因为我翻阅过陈老先生的著作,并没有找到。

而现在,这句话被教师诟病,为什么呢?

一、教师的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

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来自于多个方面的,首先是家庭教育——这是对孩子性格、习惯具有举定性意义的教育。其次是社会(社区)教育,“孟母三迁”说的其实就是社会或者社区教育的重要性。随着资讯的发达,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其明显,特别是现代社会,作为信息时代,学生得到资讯的手段更多、获取资讯的速度更快,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会更直接更持久。第三才是学校教育。

从这个层面来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将教育人为的狭义化,背离教育的本质。

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

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变好的主体是学生,那么,老师的教育就是外因,学生主管主观上变好的动力才是内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能起辅助作用,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将内外因所起的作用颠倒,自然是不科学的。

三、教好的标准被唯一化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什么叫做教好呢?按照本意,应该是只要学生有一定的向着好的变化,都可以视为“教好”:昨天打了架,教育了之后,今天没打架,是不是教好了?昨天不交作业,今天交了作业,是不是教好了?昨天上课睡觉,今天不睡觉了,是不是教好了?上学期期末考了20分,这学期考了25分,这是不是教好了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但现实世界中,我们几乎是用一个比较唯一的评价方式,那就是学业成绩的提升,也就是分数是否让人(家长、社会、学生自己等等)满意,而这个满意是来的呢?是比较,也就是说,是和班上同学的比较得出来的。

这样看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是一句荒谬透顶的话了?

别着急,这句话,其实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

首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要提醒老师,学生都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愿望的。事实是否如此呢?除非罪大恶极的人,其实,人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激发条件而已。那么,有没有

“孔夫子都教不好的学生呢?”我想,这并不排除,可作为老师,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却不能超像那个极端——你认为你的学生想学好的愿望都没有,那你会想法设法把他们教好吗?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从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上来说的,是要说明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只有你相信你的学生都想学好,你才会千方百计,激趣也好,活动也罢,训练也可,要不然,我们就不用来学习什么教育心理学啦、教材教法啦,等到学生优秀到了老师说一说就懂的地步的时候,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难道你的知识水平比计算机厉害??

所以,各位,专家的话,也需要辩证的看待,我们既要看到其局限性,但不能仅仅扣住局限性来大肆批评,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教育的进步,才有利于我们职业的发展,也才有利于我们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一味的批评,只能让社会更加反感,就如同“扒车门”的女老师一样,让所有的老师跟着受辱,何苦来着?


三水三心

这句话要分场景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长,因材施教才有可能,我们现在不是专才教育,是通才教育,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有些孩子跳舞很好,但是考试不考啊,牛不喝水硬按头,教不好的!

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更多是家长的事,这个责任推不得,如何发挥孩子的特长,让他成为有用的人,这个是要靠家长来发现和培养的,学校只管教学大纲规定的公共课程,这一点不要苛责太多!

五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何况人,一个矮个子硬要培养成篮球天才,就是缘木求鱼,方向都不对,怎么可能成功?凡事都要讲方法,但方法也不是万能的,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很多问题不是靠喊口号能解决的!

我们做企业的,有时候也要扮演老师的角色,要教会员工怎么去做事,这一点我们可能比老师教学生更有动力吧,有些时候我们会花很多钱,但有的人教不会就真的教不会,别人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到了他那里怎么都过不去,他自己也着急,这毕竟关系收入。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了自己的培训方法,就是让有天赋的人去学,绝对不要搞大锅饭,这样做是徒劳的!


和易观天下V凡铁铸剑

很现实的一个事情,很多教师已经不再是把教师当做职业!而是一份工作!



我说两个事,都是我经历的事情,一个是初中的时候!刚上初中,英语差的不行,第一次考试40多分,我们英语老师是个特别严里的老太太,她说她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像我这样的!

每天英语课,回答问题肯定有我,听写单词肯定有我!别人只要熟读的课文就行,而我就有必须背诵!每天晚自习只要是她值班,肯定拉过来默写单词,错一个打5下,用尺子打手,真打!!!然后学校定的英语报纸,只要有翻译类的比赛就会让我参加!同时新概念英语每天朗读,最快的速度速读! 说实话那时候不懂,天天挨训!但是,高考、四级、六级以及现在工作上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不管是谁都说你的口语很纯正!我很感谢她,虽然我只记得叫她冀老师!



然后是高中,这个老师我至今还记得名字,他教的是数学,高三的时候我是慢班上来的!一年的时间里,他连理都没理过我,虽然他还是我们班主任,虽然我还是班长还是宿舍长,只因为我的成绩不是很好!高考也算是发挥的不错,过了二本线,他第一次找我,告诉复读一年有希望上一本!我去,后来才知道,每个班主任是有名额要求的,而理我是为了工作而已!记得考完最后一科,我们在宿舍收拾东西,他也来了,很搞笑,没有一个学生理他!没有一个家长认识他!我们有重点,有本科也有专科!后来也有出国留学的!

只是你的教育方式,也许我们就是一群无可救药的差生,不应该浪费您的时间去教育好学生!孟老师,真“谢谢”您,虽然现在我的工作用不上那么深奥的数学知识!



可以说上学的时候,教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恰恰只是为了考试!考试!考试!为什么不多教一些社会经验,多交一些为人处世,多交一些我们未来用的上的,需要我们自己走上社会去到处碰壁?是不是因为你们也不知道,你们也不会,或者是说,你们关心的只是成绩,好成绩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差生???

有一次出去学习管理,那个讲师讲到,中国的很多企业不用管,重要的是“理”,你去理你的员工,让他感觉到受到重视,他会给你反馈的!

教师们呢?是不是学习好的愿意理!学习不好的看都不想看???

对不起,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冲动了!

更多的也是悲哀!!!

想挣钱别做教师,想当官别做教师,想工作清闲也别做教师!



教师不是一份工作!是一份职业!至高无上的职业!!!归根溯源你们把握着国家的未来


恋花的季节

谢谢!不邀自来,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请多指教!

1、这句话拿来作为自我激励是可以的,但是就这句话本身来说是有问题的,不成立,老师真的有那么大的本领,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可以教好吗?我看未必。我就说说孔子。

2、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应该没有人怀疑吧,难道还有比孔子厉害的老师吗?也许未来有,至少目前是没有的。孔子曾经说过,他也有两类学生教不了:一类是言行不一的人,二类是不能举一反三的人。

3、对于言行不一的人,大家可以读读《论语·公冶长》,其中是这样说的: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大概意思是他的一个学生叫宰予,能说会道,说话也动听,孔子刚开始也非常赏识他,但后来却渐渐露出懒惰的毛病。一天孔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派学生寻找后才得知宰予在睡觉。孔子便说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宰予虽然口才好,但只是会讲大话,无所作为的人是没有用的。

4、对于不能举一反三的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一个人不能达到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倾尽全力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5、当然作为一个老师,要有这样的一个目标,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够教好。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升,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水平到了哪里。

6、作为一个教育者,最终的价值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圆融的智慧,使其知道如何判断和取舍来自方方面面的人生资讯,知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如何做成一番事业。

7、作为一个教育者,教育的目的绝不单单是灌输一些谋生的技能和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培养出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智慧,会思考,有健全人格,有正确的价值立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人。只有这样,一个受教育者也才真正成为一个自主的人,一个知道自己使命和责任的人,一个能够圆融处理各种关系的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一个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以上只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浅见,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谢谢!


自由小小影

教学生打王者荣耀、拍抖音、讲段子、吃辣条、解决心理问题,我这样的老师不多吧?

那些喷这句话的老师都是自己水平不行,就去怪学生底子不行,怪家庭教育不给力;既然作为老师,就要承担起孩子教育的责任,把学生变得更好。也许进不了清华北大,但是让学生变成更好的人,这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的孩子很难教,我说说我是怎么教孩子的吧,也许可以给你们一些启发。

1、我有一个小班,是4个初二的学生。孩子们每天的作业非常多,学习压力也很大,周末来我这里补课,他们心里是一万个不情愿。那么我需要了解每个学生,才能更好的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更加愿意来上我的课,基本上,学生喜欢老师,就好办多了,所以。

我在第一节课,都会让学生填一份同学录,长这样的。

你看,学生基本都喜欢老师风趣幽默,所以,我的课,段子不要太多。

2.从调查来看,我们班的四个孩子都喜欢玩王者荣耀,而且大多数是黄金段位,于是,课间,我们就开一把五黑,带他们飞,所以学生们特别喜欢我。

要知道,我以前从来不打游戏的,我是专门为了陪学生打才练的王者荣耀,老师们,你们能做到吗?

3.初二的孩子已经有心事了,我除了教授知识,还会抽时间给他们讲情绪管理、情商、时间管理、演讲表达等方面的技能,要知道,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4.我有个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特别容易分身,不专心。我系统地学习了时间管理,然后慢慢教给他。

除此之外,如果他课堂专注力有进步,我就和他拍抖音小视频作为奖励,孩子开心得不得了。

5.我经常自己掏钱给学生买水果、巧克力吃,还有,卫龙辣条。

教学生打王者荣耀、拍抖音、讲段子、吃辣条、解决心理问题,我这样的老师不多吧?

我是傅老师,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