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不是事业单位?

满山红叶10218236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是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由于县级农技服务中心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相对应,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也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人员编制在乡镇,受乡镇直接领导,同时接受县农技服务中心管理和指导。

1、承担的是公共服务职能。县乡农技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国家“三农政策”,负责农业方面新技术、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新的、适用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农资推广使用,负责向农民讲解农业产业新政策、培训新技术、提供新信息,负责实施重点农技试验和一些项目工作。农技人员的职责,在乡镇十分适用,也广受农民欢迎。农村产业扶植培育,种植经济转型,都离不开农技人员的努力。新技术、新农资、新种子的推广试验,也离不开农技人员的亲力亲为。农村耕地的保护,土壤的监测工作,同样也有农技人员的身影。

2、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县乡农技服务中心,其职能是公共服务职能,是面向农村和农民提供的免费、无偿的农技服务,咨询、培训、服务、推广,都是没有收费职能的公共服务。相反,国家在农技服务方面,尤其是新型技术推广方面,都有大量资金投入,农技部门也是这些项目的执行责任人、监督者。因此,县乡农技中心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一点确定无疑。

3、农技服务中心的职能会持续增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技服务职能在“三农”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转型、农业产业化培育过程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今后,农技人员队伍将继续扩大,农技人员的职称、待遇也将面临更大的优惠政策,农技机构将持续发展壮大,并将整合所有科技力量,理顺机制,加强专业化管理。


真宁腔调

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乡镇的部门之一,实行乡镇和县农业局双重管理体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这个部门!

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作为乡镇五大事业部门之一,是公益一类事业编,中心主任为正股级干部!工资福利全部为财政拨款。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也是混岗管理,比如我们单位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是一个事业编和两个公务员组成的!那么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具体干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为老百姓农业服务的!辖区内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田间技术指导,农产品病虫害防治等等都归这个部门!甚至一些地方还负责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报告。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熟悉农业技术的老同志带队,天天在田地里待着,基本都是风里来雨里去,挺辛苦!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般来说乡镇农技站属于乡镇党委政府直属事业站(所)单位,人财物管理上由乡镇政府负责,业务上受上级农业部门指导,同时往往承担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主要是作为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向广大农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宣传党和政府的涉农政策等等,不设农机站的地区农技站还会负责农业机械推广的任务。

农技站(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跟随机构改革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改革开放前后一段时间,我国仍是农业为主,乡镇农技站担负着带领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重任,奔走于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预测等任务。后来随着机构改革,很多人员或脱离、或坚守。

目前,大多改制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一般由党委政府中的老农业、老农技人员作为骨干,根据《农技推广法》规定。农技站职责主要由:负责当地农机推广方案制定、负责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职业农民培训、指导农民农技推广等等业务。

因为一般为乡镇直属事业站,工作人员一般是事业编制,站长一般为股级。在乡镇升迁提拔的隐形台阶中,比较靠后。一般是一些懂农村、爱农村的乡镇人员担当。

在下一步的乡镇振兴战略中,党和政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农村,乡镇农技推广站作为最前沿一线,资源、待遇、任务必将越来越重视,乡镇农技站也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业技术服务号

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现在,一般改称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其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制,当然,各地的情况略有不同,有的地方,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全额事业编制,财政足额发放工资,有的地方还是差额事业编制,县财政只发放一部分工资。从机构改革的前景看,以后应该都是全额事业编制吧,因为,这些工作人员从事的都是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

一般地,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乡镇农综站)在人事上属于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在业务上又受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因为受双重管理,平时工作很繁杂,除了要完成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外,还要兼顾乡里安排的很多工作,如扶贫攻坚、惠农补贴发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