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撰文:路人丁 | 图源:网络)

“你的信仰是什么?”

我说“没有信仰。”他那时的表情,仿佛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生活工作在斯里兰卡,我不止一次被问到“信仰”这个问题。提问者脸上的表情一般都是怪严肃的,弄的我都不敢回答说自己没有信仰。

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兰卡工程师。小伙子刚毕业,浓眉大眼,很是帅气,因为年龄相仿,加之两人都是到工地不久,所以两个人会不时凑到一块儿聊两句,在彼此了解了对方一些基本信息后,他问到了信仰这个问题:"你的信仰是什么? "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斯里兰卡的黄金椰子)

因为他问我的时候,用的是religion这个词,而这个词多表示宗教信仰。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如实回答自己没有没有宗教信仰。

"什么? 你竟然没有信仰!真的假的!" 他一脸的不可思议。

我当时的反应是:不至于吧,哥们,我只是没有宗教信仰而已,你这个表情好像我说自己是石头里面蹦出来似的。

这哥们依然不信,再次追问“真的吗?中国人都是这样吗?”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黄昏和海滩)

“也不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有的人信仰基督教,有的人信仰天主教,有的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信仰最多的是佛教,跟你们兰卡不同的那种佛教,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

“真的吗?”这下他眼睛睁的更大了,“中国还有穆斯林?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 我知道我们两国的佛教是有差别的,但都是佛教嘛。”

那会的我脑筋飞速地转,想着儒家思想在西方一些学者的观点中也是被称为儒教,也可以这么解释嘛。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其实,大多数人也不能说没有宗教信仰,我们大多数人信仰儒家思想,这种思想起源于很久之前,在发展中,吸收了法家、道家、佛教以及其他思想流派的观点,在后来的发展中又不断发展,比如………(略去500字),我们一般称之为儒家思想,但也有西方学者认为那就是一种宗教”

好累。

“哦,我就说怎么可能没有嘛!”他理当如此状。“那你们会拜谁?我们拜佛祖,除了上香,还有莲花,白白的莲花,我们月圆节的时候一般都要去寺庙的。”

“我们也拜,拜孔子,就是那个满脸堆笑,手里有时拿本书,有事不拿的那个稍稍弓着腰的小老头。我们一般不上花,就插香,拜一拜。”——我没敢跟他说我们一般只是考试前才拜,不仅上香,还可以给钱,怕这个天聊的没完没了。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后来机智的我,买了一个佛祖的小雕像放在桌子高处。再问我,我就双手合十拜拜佛祖。这时候的他们脸上多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你们中国挺大的。” ——卧槽,怎么这么大?

在聊天聊到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些比较现代或是宏伟的建筑、或是其他基础设施时,兰卡人会表示:哇偶,好腻害,然后补充一句,兰卡是个小国家,一个小岛,不像中国。

但中国到底有多大?反正……就是比兰卡大吧。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在临近第一次回国休假的时候,一个兰卡人问我回家得多久,以前我说过家乡在上海附近(并不是,因为他们只知道北京上海香港),我跟他们说,首先坐飞机去上海,大约七个小时,然后坐高铁去老家市区,再坐大巴回县城,再坐公交车回家。

“高铁,我知道的,听说很快的,那你应该很快就到家了”

“也没有,高铁就是快,毕竟也有600公里呢”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多少? 600公里,你不是说你们省临近上海吗? ”

“是呀,是临近呀”

“600公里不是得到边疆了吗? 怎么会这么远!”

没好意思告诉他,上海到乌鲁木齐有3800多公里呢。


“嗨,中国话,我也会说!“

学汉语的兰卡人,在兰卡越来越多。初到兰卡,就认识一位汉语说的很溜的兰卡人,确切点说是河南话说的很溜,因为一开始这哥们是在河南的一家公司做司机,慢慢地学会了。

我说:“麻将,Tikak inna, OK?”(哥们,稍微等会好吗?)

——“中。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还有一次,陪同一家兰卡公司去现场进行商务考察,他们在看,我们也没啥好介绍,就自己聊天,无所顾忌地聊天,笑出声那种。过一会,他们看完了,内部嘀咕了一会,一个斯里兰卡年轻人开口了:

“您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个月均消耗量大约是多少?”(此处为标准的普通话)

寂静,突然的寂静,蒙圈的你,看看蒙圈的我。他又重复了一遍:“您好,我们首先想知道贵公司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月均消耗量。”

“哦,这个呀,是………………”我赶紧回答。后来回想,幸亏没说人家啥坏话。

斯里兰卡和中国,相互了解的还是不够深入呀。

(完)


斯里兰卡人:“真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中国!”

斯里兰卡小妞,“最懂兰卡旅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