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辛亥革命愛國志士姚洪業,號劍生,初名宏業,因“慕朱洪武、洪秀全之為人,乃改名洪業”。清光緒七年(1881)生於益陽侍郎橋,光緒十一年(1885)隨父母遷居至今南縣遊港鄉上游港。

姚洪業幼年在當地私塾讀書,因聰明好學,1902年經科試考入縣學。第二年,21歲的他不滿家庭的包辦婚姻出走長沙。在長沙期間,他與黃興、陳天華等結識,交往非常密切,深受他們的影響,便參加了黃興籌建的反清革命團體華興會。姚洪業與黃興在明德學堂裡成立了華興會,並計劃在長沙發動武裝起義。為了貫徹黃興的革命方針,姚洪業與陳天華積極前往江西遊說巡防營統廖名縉,聯絡成功。後來計劃還未實行,便被當局偵悉。姚洪業便到日本大阪大學學習。黃興、宋教仁等被湖南巡撫陸元鼎通緝逃亡日本,姚洪業與其一道探求救國救民真理。

1905年夏,姚洪業積極響應國內人民爭取粵漢鐵路主權收回路權的運動,並與友人一道在日本神田組織路礦學校,試圖為祖國培育路礦人才。這年十月,姚洪業被黃興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日本文部省按照清廷所請,於冬天頒佈迫害中國留學生的《取締清國留學生規劃》,引起了姚洪業的萬分激憤,陳天華因此蹈海而死,姚洪業也回國到上海。由於姚洪業的影響,留日學生4000多人紛紛回國達到上海。在“人數紛如,靡所歸宿”的情況下,姚洪業認為“國民欲有愛國之思想,不可無自主之學校”,於是因勢利導,與甯調元等組織各省在上海的人士建立“中國公學”,積極從事反清愛國活動。姚洪業擔任該校校長。不久,封建統治者和官紳買辦針對“中國公學”的辦學主旨,竭辦阻攔,製造重重困難,使其經費拮据,處境極為艱難。加上“各地立憲妖說亦日觸於耳”,姚洪業痛感“東京之現象既如彼,內地之悲觀又如此,而半生復仇光漢與此次歸國對外之種種大願終莫能遂”,憂憤萬分。為喚起國人奮起革命,振興國家,以身成仁,姚洪業於1906年5月6日清晨,寫下了蕩氣迴腸的絕命書:“……我之為中國公學死也!為中國公學死,即不啻為我全國四萬萬同胞死也。中國公學注重德育,以謀造成真國民之資格,真救時人之人才者也。……中國公學不啻我中國民族能力之試金石也者……惟中國公學熔全國人才於一爐,破除畛域每以消其禍於無形……”,投黃浦江自沉,時年僅25歲。

7月11日,姚洪業和陳天華的靈柩同時運回長沙,禹之謨、甯調元等,“首倡公葬嶽麓山,以彰義烈”,不顧官方當局阻撓,發動全城各校師生數萬人身穿白衣,口唱哀歌,高舉挽幟輓聯,散發傳單和小冊子,排成長達10餘里的送葬隊伍,將姚洪業和陳天華合葬於嶽麓山。毛澤東後來回憶參加姚洪業和陳天華的葬禮時,稱讚那是“驚天動地可紀的一樁事”。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辛亥革命圖片1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辛亥革命圖片2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辛亥革命圖片3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辛亥革命圖片4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辛亥革命圖片5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姚宏業

南縣辛亥志士姚洪業

嶽麓山姚宏業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