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羊效益提升九項技術,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總結

近年來,養羊業正從牧區養羊為主逐漸向農區發展,而農區傳統的粗放飼養方式很難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因此,隨著農區養羊業的規模化發展和優良品種的引進,大力推廣以下九種便於操作的實用養羊技術,便可大大提高養羊的經濟效益。

養羊:

1、人工授精

優良種公羊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採用本交方式配種,容易導致某些疾病的交叉感染和蔓延,使種公羊失去配種能力,基礎母羊也會失去種用價值。採用人工授精技術,可以較好地利用種公羊的配種能力,發揮其最大效益。

養羊效益提升九項技術,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總結

養羊

2、冬季產羔

冬季產羔,羔羊當年生長期長達10-11個月,對秋後肥育、當年冬季出欄十分有利,既可避免羊只越冬掉膘又節省人力、物力,加快羊群週轉,提高經濟效益。

3、經濟雜交

利用優良種公羊與本地母羊開展二元或三元雜交,可以生產優良雜交羔羊,育肥生產商品肉羊。雜交羊不僅生長快,飼料報酬高,而且肉質好,售價高,經濟效益好。

養羊效益提升九項技術,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總結

羊病以預防為主

4、羔羊補飼和早期斷奶

羔羊長至幾周齡後,母羊的奶水已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要早期訓練羔羊吃草吃料進行補飼。一般從7日齡~10日齡開始誘食,15日齡~30日齡日喂50克~70克飼料,30日齡~60日齡日喂100克飼料,60日齡~90日齡日喂200克飼料,保證羔羊快速生長,為其早期斷奶和後期育肥打好基礎。羔羊早期斷奶在l00日齡進行,最遲不要超過4月齡,這樣可縮短產羔間隔,增加母羊利用年限內所產的胎數。

5、飼料發酵

發酵飼料過程中,一方面能顯著降低飼料PH值,起到了飼料酸化的作用,使胃內PH值降低,從而激活胃蛋白酶原轉化為胃蛋白酶,促進蛋白質的分解;對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幼羊來說,作用更明顯。另一方面,酸性物質還可以降低胃腸蠕動,減緩排空時間,從而提高消化吸收率。同時,由於酸性物質的配合作用,可促進胃腸道對鈣、磷等物質的吸收。飼料酸化還是提高日糧適口性的重要因素。日糧中的酸能直接刺激口腔內的味蕾細胞,使唾液分泌增多進而增進食慾;而且有機酸具有獨特的芳香。

6、飼草加工調製

傳統養羊所喂飼草往往不經過任何加工調製,像玉米秸多數以整株幹秸餵養,飼餵後羊的消化利用率低,不僅造成飼草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羊只生長慢、飼養週期長、出欄率低。因此,應大力推廣青貯、氨化、發酵等飼料調製加工技術,提高養羊的經濟效益。

養羊:

7、舍飼

農戶養羊以往多采用木樁拴系露天飼養,羊群往往出現夏壯、秋肥、冬瘦、春乏的狀況。要想增加養羊效益,就應推廣捨飼,建造佈局結構合理的羊舍或暖棚,給羊群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促其快速生長與增重。

養羊效益提升九項技術,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總結

舍飼養羊

8、單群放牧

對羔羊,按生理特點和生活特性進行單群就近放牧,加強早期培育,使羔羊吃好奶、早斷奶、早吃草、早補料,加快生長髮育。

9、疾病綜合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