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經常積食,該怎麼辦?

美羊羊嘛嘛

幼兒積食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還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很容易造成積食。

首先,要清楚幼兒積食的症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第一,食慾不振,厭食。第二,口臭,肚子脹,大便臭。第三,睡眠不安,肚子和手心發熱,甚至會引起發燒。

第一,小兒推拿。捏脊,讓嬰兒臉朝下,家長以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脊椎兩側,由下而上,捏3-5次左右。


揉中脘,胸中與肚臍眼連線的二分之一,就是中脘穴,家長用手掌輕微按摩按揉,每日兩次。

第三,如果寶寶情況比較嚴重,可以帶去看醫生。小兒化食丸可以幫助寶寶消化吸收。

同時還要寶寶多運動,這樣也有助於消化。


書香潤童年

積食危害大

小兒積食,危害巨大。中醫有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所有的營養物質要通過脾胃才能吸收,所以,積食的小孩大多面黃肌瘦、微量元素不足、精神亢奮、成長緩慢、多動和記憶力降低等等。

小兒積食之中醫食療

小兒積食,既然有這麼大的危害,那我們如何去預防和解決呢?

1 清淡飲食

俗話說“ 早上要吃好, 中午要吃飽, 晚上要吃少”,但是我們很多家長都是“碰到孩子都顛倒”。因為生活和工作關係,一般的家庭正餐都在晚上,餐桌上面很豐富,雞鴨魚肉海鮮不斷,而家長又怕孩子中午在幼兒園吃的不好,所以拼命的填鴨式給他吃。孩子吃了以後,晚上的運動量不夠,不能促進食物的能量轉化,因此造成了積食。所以,清淡飲食是第一要素,晚餐儘量以素食為主,且吃七分飽為佳。

2 葷菜肉食以熬湯為先

小兒脾胃虛弱,肉食纖維較難運化,所以,針對孩子的積食,可以採取肉類魚類燉湯去肉的方式餵養。燉出來的湯可以燒土豆、蘿蔔、豆腐、蘑菇等等,也可以煮麵條煮粥。還有,中國有一個食物應該獲得諾貝爾獎的,那就是“餃子”。為餃子有主食(麵粉),有肉有菜有湯,屬於膳食搭配最均衡的食物。

3 常吃以下這些食物

積食小孩日常可以食用荸薺、蘿蔔、蓮藕、豆腐、蘑菇等等食物。嚴重時可以服用保和丸、大山楂丸等中成藥,或者用陳皮、山楂泡水喝也可。

《時尚育兒》雜誌,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擊右上角關注。

時尚育兒圈子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2.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3.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

4.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寶寶積食如何應對?

1.飲食調節

  這時,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此外,還要讓孩子多喝水,保證睡眠充足、及時排洩,不去公共場合,積食情況就會逐漸緩解。

2.藥物消食

  一旦患兒的症狀沒得到緩解或有低燒時,就要考慮用消食藥了。

3.推拿消食

  家長還可以給孩子進行積食推拿,幫助消食、清熱。

退六俯:沿患兒左上肢尺側,從肘關節向腕關節推,每分鐘推150-200次。

瀉大腸:沿患兒的食指,從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鐘推150-200次。

清天河水:沿患兒左上肢正中線(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間部位),從腕關節向肘關節推,每分鐘150-200次。


kaka媽媽

首先要弄清楚你家寶寶出現積食的原因哦~寶寶如果太小就可能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家長就要多注意自己的餵養方式了哦!其實導致小兒生積的原因很多,比如小兒脾胃消化功能未成熟健全、家長餵養不當、濫用抗生素等都會造成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積食會引起孩子厭食,進而免疫力下降哦~家長們要引起重視才行!

積食原因?

一般來說,最容易引起孩子積食的原因,就是家長的胡填海塞了!

很多家長總是生怕孩子吃不飽、不夠營養,每頓都會像填鴨一樣餵養飲食尚不能自控的寶寶。結果,反而加重寶寶脾胃的負荷,損傷脾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久則成疳積。“面對厭食的孩子,很多家長則寄望於各種開胃藥物或保健品,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自己不當的餵養方式令寶寶生積。如果不改變填鴨式的餵養方式,再多的開胃藥也無濟於事。”

特別注意:

當發現寶寶胃口差、口氣重、大便不通、睡眠不安時,很多媽咪都認為寶寶“上火”了,於是又憑經驗經常讓寶寶喝涼茶。殊不知,常食寒涼之物更加損傷寶寶稚嫩的腸胃,加重疳積之症。

預防辦法:

1、糾正餵養方式

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千萬不要硬塞寶寶吃飯,此時即便威逼利誘讓他吃下去,也是難以消化吸收的,有些寶寶還會嘔吐出來,常訴腹痛,令他更厭惡進食,損傷腸胃功能。此時正確的方法是少吃,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整。

寶寶半歲~1歲期間,須改變臨睡前餵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餵食的習慣。

2、食療法

(1)喝健脾湯水。媽咪可經常選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藥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比如白朮、土茯苓、雲苓、茨實、淮山(幹品)、太子參、元肉、紅棗、蟲草花、五指毛桃。

注意:以上藥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每次選用1-2種,加上魚或雞、豬骨、鵪鶉煲湯或煲粥均可。在高溫多雨的天氣裡,寶寶容易暑溼相夾,則可多選用炒扁豆煲湯。

(2)每週一次用谷芽、麥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給寶寶喝。

注意:寶寶在喝山楂水的那一兩天,儘量少吃肉類。

特別提醒:少喝冷飲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冷飲、冷食,然而,冷飲、冷食最傷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虛寒、脾胃不和。喜歡冷食冷飲的孩子,大多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時間長了,日見消瘦,可造成發育遲緩。


是半仙兒啊

以下是一些對付積食的偏方: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2、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3、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 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4、取3克白蔻,用保溫杯泡水飲服,可治吃生冷果品引起的傷食。

5、吃生冷果品引起傷食時,還可取2克丁香、15克神曲,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服。

6、用一把幹稻草煎濃湯飲服,可治吃牛肉過多而引起的傷食。

7、因吃穀類食物過多引起厭食、腹部脹痛者,可取10克麥芽、30克神曲、10克炒蘿蔔子加水煎服,每日2次。

8、吃麵食品引起的傷食,可將12克蘿蔔子炒熟搗爛後煎水飲服,即可逐漸治癒。

儘量給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孩子腸胃弱,接受不了大人的一些食物。


美羊羊嘛嘛


小靜132270434

由於嬰幼兒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一旦飲食不節,就容易積食,引發嘔吐、肚子疼、發熱、

厭食

咳嗽

、腹瀉、

便秘

等不適反應。“預防積食,要從飲食入手。”讓寶寶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飢一頓飽一頓,這會打亂胃腸道生物鐘,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轉。腸胃和人一樣,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無度就會出問題。“要身體好,夜裡別飽。”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

吃飯

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

奶粉

少一點。早上或中午孩子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也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痴夢58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證多發生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

家長需要幫寶寶調整好飲食結構。給孩子安排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次吃太撐,·七分飽,有益於健康。無論是哪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健身體,在效果上只會適得其反,弄不好反而會形成食積、腹瀉等狀況,傷害小兒的身體。 還有就是平時注意給寶寶提供全面的營養,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可以試試給寶寶喝牛初乳


溫馨5

小兒經常積食,首先應該考慮是餵養過度。如果孩子是奶粉餵養,那就要考慮奶粉餵養是不是太過於濃稠,或者餵養奶量太多造成孩子消化不好。一般遇到這樣的情況,奶粉首先要衝劑的稀釋一些,餵養奶粉的間隔時間也要延長,,如果添加輔食要,給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多吃蔬菜水果,比如白蘿蔔,菠菜,海帶,大白菜,芹菜類,水果可以多吃柚子,獼猴桃等。

平時可以多給孩子熱敷肚子,促進腸道蠕動。可以順時針按摩肚子,按摩的時候,家長的手一定要弄熱,然後直接接觸肚子皮膚進行按摩。


jessica宣

  家長們管好寶寶的嘴,也就是日常飲食。三餐定時定量、均衡膳食才能讓寶寶有更規律的飲食習慣,尤其是過年期間,不要讓寶寶吃太多的肉類,避免消化不良。因此,媽媽必須禁忌:

  1、三餐飲食中不要太油膩,涼拌、蒸炒的烹飪方法是比較健康的,避免吃油炸食物,選擇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等多喝水。

  2、孩子吃飯要定時定量,不能讓其不到飯店就吃飯,對腸胃造成負擔的同時還不利於消化。

  3、一日三餐中,晚飯要少吃,這不僅僅是為了避免積食,對寶寶身體也是大有好處的。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為了避免積食,在晚飯中,家長可做小米粥給寶寶吃,營養充足的同時,小米粥這種流食易消化,能有效避免積食的出現,小米粥中可加入枸杞和大棗一起燉煮,營養更豐富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