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娩痛還痛的癌痛,無需忍耐!!

比分娩痛還痛的癌痛,無需忍耐!!

首先,癌痛就是指由癌症為原發病引起的一系列的疼痛,貫穿整個癌症患者的病程甚至是康復過程,癌痛對於晚期癌症患者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比分娩痛還痛的癌痛,無需忍耐!!

癌痛如何引起?

癌痛是所有疼痛中表現形式最多、機制也最複雜的一種疼痛。醫學定義是:癌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節的信息傳到神經中樞後引起的感覺。

簡單的來說就是:當癌症的腫塊壓迫我們的神經,我們就會痛;當隨著癌症的進展,有些癌細胞侵犯我們的骨骼和一些有痛覺的器官的時候,我們也會感覺疼痛。

早期的癌症患者,不一定有癌痛的原因也是如此,因為腫塊還沒有大到壓迫到神經或者癌細胞還沒有轉移擴散。

比分娩痛還痛的癌痛,無需忍耐!!

癌痛給我們帶來什麼?

從身體上,癌痛不僅僅帶來的是疼痛:癌痛是慢性疼痛的一種,它不同於急性的疼痛(例如燙傷、小手術引起的)幾天或者幾周就可以隨著體表的癒合消失。

慢性的疼痛不但會造成疼痛的感覺,還可能引起頭暈頭疼、噁心嘔吐、心煩心慌、食慾下降和睡眠不足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比分娩痛還痛的癌痛,無需忍耐!!

癌痛是不是應該忍著?

首先,醫學上對疼痛是有分等級的,從1到10級逐漸遞增加重:其中1-3級是輕度疼痛,4-6級疼痛為中度疼痛,而7-10級則為重度疼痛了。

很多人都說女性分娩最痛,其實女性分娩的疼痛確實是重度疼痛,但也僅僅是接近終極疼痛的8級。對於癌症患者,他們的疼痛早期可能在6級左右,而一些晚期的患者基本每天都忍受著10級的終極疼痛。

那麼腫瘤患者是否應該忍受這份終極疼痛,而束手無策呢?

所以在大家出現疼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和自己的主治醫生反饋,要求止痛。

癌痛評估

疼痛的評估其實有很多的辦法,臨床是常用的是結合主訴(既病人的自己的敘述)和表情來評定癌痛的等級的。

1、 疼痛強度評分Wong-Baker 臉(適用於≥3歲的人群)

每一張臉孔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患者根據自己的疼痛程度選擇一個

2、 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醫生會用上面帶有表情符號的刻度尺給病人,刻度尺的一端代表梧桐,一頭代表劇痛,然後患者在最能描述自己疼痛程度的縱軸上面劃線。

3、 數字評分法:既本文之前提到的0到10級疼痛分級

4、 根據主訴分級疼痛:0級:無疼痛

比分娩痛還痛的癌痛,無需忍耐!!

I 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不受干擾。

II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藥,睡眠受干擾。

III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劑,睡眠受嚴重障礙,可伴植物神經紊亂(主要症狀有胸悶氣短)或被動體位(患者不能自己調整改變身體的位置)。

合理止痛:

那麼評估好了疼痛,我們該如何除痛呢?WHO組織早在80年代的米蘭大會上就制定了三階梯止痛指南並且逐步像全世界範圍推廣

WHO止痛三階梯:

第一階梯:緩解輕度疼痛,主要藥物為非甾體類藥物(非阿片類),例如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等等

第二階梯:緩解中度疼痛,主要藥物是弱阿片類和非甾體類抗炎藥,例如可待因、強痛定、曲馬多等

第三階梯:緩解中度疼痛,使用阿片類藥物,例如嗎啡類製劑

三階梯止痛原則:

按階梯給藥:選擇止痛藥要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提高,不同程度的疼痛選擇相對應階梯的藥物。

個體化給藥:用藥的計量要根據患者的耐受性、經濟承受能力、個人身體情況來定,以無痛為標準,而不以規定計量為主。

口服給藥:儘管現在有很多不同的給藥途徑,在患者可以口服的情況下還是口服給藥。

按時給藥: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給藥,例如每隔12小時。無論給藥的時候患者是否疼痛,都要按時給藥,保證藥物的持續作用。

注意具體細節:對使用止痛藥的患者嚴密觀察,相關副作用和耐藥性。

一些非藥物的方法也可以

輔助我們儘快從疼痛中脫離出來

1、 物理療法

如果感覺不適,一定要趕緊停止哦,雖然物理療法方便快捷,但是畢竟覓友們都不是專業醫生,容易對自己造成二次創傷。

這裡可以普及個小的醫療科普:

在有閉合性傷的時候,前48-72小時,一般使用的是冷敷:可以減少傷口內出血造成的淤血腫脹等症狀,後期採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2、 心理療法

冥想放鬆:每天給自己幾分鐘,閉上雙眼,全身有意識的放鬆,想象自己和羽毛一樣輕盈,慢慢的放空大腦。或者是做一些打哈欠、嘆氣、深呼吸或者緩慢的腹式呼吸都有助於我們放鬆身體細胞,降低疼痛感。

比分娩痛還痛的癌痛,無需忍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