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早上從岳陽出來,沿107國道向東北方向行駛。經云溪、臨湘,進入湖北境內。中午經過赤壁古戰場,但要繞道好幾十公里,只好作罷。十一點半時到中夥鋪派出所,我到派出所採訪,值班室裡副所長謝榮接待了我。我說明了來意,他說要和所長請示一下。我說我這是自發的活動,並不是什麼組織行為,我不想搞那麼大動作,一來到每個地方的政治部請示太麻煩,二來我的時間也來不及。我只是一名普通民警,我也只想以一名警察弟兄的身份隨便聊聊就可以了。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車過中夥鋪派出所。

謝所長請我先吃午飯,就在派出所食堂,中午工作餐還不錯,有魚有肉。吃飯時我和民警隨便聊了起來。赤壁這裡的工資也不高,但派出所的經費局裡還是基本保證的。所裡七名民警,除所長、指導員外,副所長、副指導員四名,全所只有一名民警。這也是我看過的派出所裡配備幹部最多的,我想這也是激勵機制的一種方式吧。吃完飯,謝所長給我簽了名,並讓所裡內勤給我蓋了章。在我告別時,他向我打招呼,說你這個活動因為沒有經過局裡,所以他們不好有太多的表示,他讓人送了一箱礦泉水到我車上,我表示感謝,但我對公安機關的體制有了更多的感受。出了派出所大門,碰到三個天津理工大學的學生,他們是廣西人,準備騎自行車回家,從天津出發已經騎了半個月。我想只要有勇氣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勇氣並非是年輕人的,所有人都可以做個有勇氣的人,只要他敢於邁出第一步。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民警監督臺。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在派出所蓋章。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門口遇到三位天津理工大學的學生,正在修理自行車。

經過咸寧時,路邊有很多荷田,那田田的荷葉在烈日的驕陽下輕輕搖曳著,粉紅的花瓣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清純而不染一塵。我拍了些照片後繼續上路。此時看地圖離武漢很近了,向東便是黃石市,離那個不安份的吳幼明工作的地方不遠了。我想我也是體制下一隻不安份的兔子,但沒有他那麼衝動罷了。經過江夏,到了武漢市區,在一家小店門口我問人家市中心在哪,店主是安徽人,他告訴我在洪山廣場那裡。我問了一下黃鶴樓在哪,他說你可以走中山路,然後上武珞路,不到武漢長江大橋就到了。我沿他所說的路線上了武珞路,遠遠可以看到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咸寧路邊一大片荷田,一眼望不到邊。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荷花如少女般亭亭玉立。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遠望天下江山第一樓。

我將車開過蛇山下的一個隧道,將車停在路的一側。準備向蛇山進發,在經過隧道時,我看到一名交警在執勤,我拍了張交警執勤的照片,沒想到這位交警追了上來,問我為什麼要拍照片,趕盡把照片刪了。我只得和他解釋了一番,這下他才放心,說也是不得已,現在的媒體也太不好應付了,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也不知拍你是好事還事壞事。他說既然是自家弟兄就無所謂了,我說要到黃鶴樓看看,他說你把車開上去吧,但可能調頭麻煩一點。我將車開到了黃鶴樓下,找了個地方停了下來。

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的目的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門票50塊一張,有點麻人,但來了總得一看。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現在的建築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登樓遠眺,極目楚天,武漢三鎮便盡呈眼底。毛澤東似乎對“白雲黃鶴之鄉”特別鍾情,他36次來武漢,多次登臨蛇山,並18次暢遊長江。1956年6月1日,毛澤東從黃鶴樓故址的上首入水,首次暢遊長江,6月3日至4日,又兩次到江中暢遊,寫下了氣勢磅礴、豪情滿懷的光輝詩篇。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天下絕景黃鶴樓。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五層飛簷,狀如黃鶴,展翅欲飛。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我在黃鶴樓前留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登樓極目遠眺,武漢三鎮盡收眼底。

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詞亭於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長寬各6.6米,高9.5米,為四角攢尖重簷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寬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兩面分別鐫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遊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游泳》。

擱筆亭在黃鶴樓以東132米處,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於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據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現崔顥的這首詩後,連稱“絕妙”,於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一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一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李白便擱筆不寫,後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一座李白“擱筆亭”。現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擱筆亭。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在洪山廣場宣傳,前來觀看的群眾絡繹不絕。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路面執勤的巡警在萬里行橫幅上簽名。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群眾紛紛在橫幅上簽名。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武漢大學的學生在橫幅上簽名。

晚上住“京都賓館”,單人間特價房只有60元,去看了一下,還不錯,只是衛生間不在房間裡。這倒沒事,大熱天只要有空調就可以了。這一夜睡得挺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