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李白送别诗中的千古名篇《赠汪沦》?

谢小楼

《赠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汪伦是泾川豪士,听说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结果汪伦告诉他:“‘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大笑,款留数日,李白离开的时候,汪伦亲送,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这类诗话,当不得真,不过读读挺有意思。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李白坐着船将要远行,忽然听到岸上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桃花潭的潭水,深达千尺,却比不上汪伦送我离开时的情意。

这首诗,犯了古诗创作的两大忌讳,一是诗忌直,这首诗却写得直白浅露,二是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这首诗,却以自己与好友的名字入诗。

然而这首诗却依然成为了千古名篇。

李白纯以胸中之气运笔,完全抛弃了写作规律,尽管此诗直白,然而意尽却韵不尽,诗人与友人的情感已经完全体现在诗中,诗外无意,但是,诗中却有一种质朴率真的意味悠然不绝。

因此,诗中直用自己与友人的名字,也不显得粗俗,相反更显率真。

李白远行,汪伦踏歌相送,潭水悠悠,情意浓浓,这里的人情风物,都透露出一种质朴的真情。此诗能成为千古名篇,不在诗的意境,而在诗的韵味。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个见,这首诗如今看来,也就是几句大白话。

原诗直译:

李白我就要坐船走了,

忽然听到河岸上有人唱歌(是不是汪伦唱的还不一定,上山打柴的樵夫,山中赶路的行客皆有可能),

舟下的桃花潭水很深

未必有咱哥俩的感情深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抱庸斋主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回答一下,

1、原诗

一下是唐李白的作品,悟空不要说我搬运,我写不出这么好的诗。《赠汪伦》原诗如下: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新解

题主的问题是怎样欣赏,我来给你把诗解释一遍,你看是否能有感触。看电影或电视,经常看到如下送别画面:

火车已经缓缓开动,大家依依不舍,拉着的手就要松开。看着亲人、朋友就要远去,心中生出无限悲哀。看图片上的两位老者,也许这次一别将再无见面机会,想到这里老人不仅泪湿衣襟。

当年,李白也是这样,坐上船,即将要出发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边唱歌边飞奔而来。一看是自己的好朋友汪伦,想到汪伦对自己的好,想着就要分开了,不知道何时能够在相聚,连李白这样豪放的诗人也痛心起来。

朋友,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没有办法衡量。因此,李白打了个比喻,说和汪伦的感情比桃花潭的水还深。

当你经历了好朋友的送别,你就能体会到李白的心了,十里相送。

3、歌颂“友谊”

这首诗,为什么什么广泛流传,因为他表达了一种朋友之间的纯真感情。这也是千百年来,大家歌颂的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友谊”。另一个,话题就是:“爱情”

看下图,小女子看着爱人离去,忧伤的样子让人心头。她并没有痛苦,但这种表情比痛苦更让人伤心。

希望大家珍视这人间的真情“友谊”。


黄河沙

我个人认为,欣赏这首诗,应该从作者的创作背景来入手,汪沦,黟县人,曾任泾县县令,卸任后,住于桃花潭附近,不久由黟县迁往泾县。

李白在园古淳乘船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践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所以,李白作此诗,以表盛意。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把我们带入到这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汪沦通过几次与李白的接触后,建立起的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深厚的友谊是胜过语言来表达的。

有不同意见,可以共同探讨。


甜城

千古名篇《赠汪伦》,脍炙人口《静夜思》

《妖猫传》中杨贵妃对李白说“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的确,做为诗仙级别的诗作者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而李白最通俗易懂的诗我觉得莫过于静夜思和赠汪伦。

做为语文课本第一首诗,静夜思读起来简单流畅,感情真挚。而赠汪伦也同样写出了朋友之间的情深似海。



那么李白为什么写赠汪伦?他和汪伦之间又有怎样的情谊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李白在当时名气大的很呢,汪伦听说李白在他叔父家做客,就写了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就是:

“我听说先生喜欢游览美景,我这里有十里桃花,听说先生爱好喝酒,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来不来?”

李白收到信一看,桃花绵延十里,酒店上万家,那我得去。结果到了那里并不是所说的那样。其实是被汪伦“忽悠”来的。当然汪伦也解释了,十里桃花是十里以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是因为店老板姓万。



隆重款待,临别赠诗



文|一生最爱古诗词


一生最爱古诗词

我们欣赏佳作,要认真去欣赏,首先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介绍一下,由助于更好地去欣赏和分析。原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诗人李白从秋浦到泾县的桃花潭游玩,受邀到汪伦家作客。分别时,汪伦用脚踏地打节拍为之送行,李白被这一情景十分感动,于是李白流泪写下这首诗。

赏折:前两句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述送行者,展示一副离别画面,“离别”与“忽间”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之情态。

后两句着重抒情。“千尺”用夸张的手法,強调水深,意旨在表达诗人与汪伦的友情更加深。在这里用“深千尺”和“送我情”相比较,更显得意味深长,受到了即形象又隽永之郊果。

这首小诗,倍受人们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了后人抒写离别之情的别用语。


颍滨柳

李白的友情诗比较少,成了人们传颂,是因为对诗的贴切体会,比如,快递这行业,就想到,千里江陵一日还!

快递哥正在用脚写诗:

腾云驾雾天地间,千里高速一日还,

为了市民好生活,快递一天搬座山。

点评:这是快递员兴奋自豪的心情。

所谓“闲时写诗忙时用,古时写诗今时赏”是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快递在呼声,

无奈诗仙欲远行,吩咐汪伦代签名!

点评:原来做快递还能“语情画意”!苦中作乐啊!

如果服务就是一首美好的诗,我想你点头吧!

听说李白去远行,快递如何送到家,

桃花小区真是大,好在汪伦指我行!


闲适人家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是这样的一首诗,这里说是千古篇,哪边说是白直露浅。我是觉得起码这是一首好诗,朗朗上口,童叟皆宜。这首诗好就好在有两个字用得好,一个“将”字,一个“忽”字。还有就是直接用了两个好朋友的名字。李白乘舟将欲行,将,就要。李白刚刚上了船,就要开船了,忽闻岸上踏歌声。忽,突然间。突然间听到岸上有人踏着节奏唱着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哦,原来是我的好朋友汪伦来送我了,他对我的情意就是桃花潭中的水深千尺,也不及汪伦亲自来给我送行的情意。这首诗确实写得直白浅露,但这对两人的情谊表达的更显率真。直接将两人的名字写入诗里,这更契合人际交往中的实际,更显得至情至性。再读一遍这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士心日月18

春天桃花盛开,我俩相聚,分别已是花落去:人生一春的盛宴惠聚已得享,心有所依;近似于“桃园三结义”的季节相聚、春聚的友人一定情同手足。

老传统国人都会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清明时节雨纷纷,各式花开随风零;正是曾经桃花时节的相聚转变为思念,到清明来次墓地、做个心灵的祭扫吧!


X幸会S太棒啦

从诗词本身文学价值上来说,个人认为《赠汪伦》远远谈不上千古名篇,单单从李白本身诗词中,比该诗更有价值、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俯拾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像这种赠别、贺寿、题铭的诗词都归为“羔雁之具”(王国维《人间词话》语),本身艺术价值和层次是远远比不上从个人愁苦上升到人类或社会苦难之类的诗。但该诗胜就胜在琅琅上口,音律感强,便于理解,又契合人际交往之用,所以广为传颂并不奇怪,作为初读诗词的入门教育类篇章,还是有很大科普推广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