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容易致癌嗎?

經常吃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容易致癌嗎?

目前質疑微波爐安全性的人為數不少,主要擔心微波輻射會致癌,像X光放射性那樣,危害較大,果真如此嗎?

1.微波到底是什麼?

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其實在宇宙、自然界中到處都有微波,跟收音機、電報所用的電波,以及可見光本質上是同樣的東西。為何微波爐能加熱事物呢?微波爐利用其內部磁控管,將電能轉變成微波以2450MHz的振盪頻率穿透食物,食物內之極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質、糖等)被吸引以每秒鐘24億5千萬次的速度快速振盪,這種震盪的宏觀表現就是食物被加熱了。

經常吃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容易致癌嗎?

2.微波不會致癌

微波的頻率比電波高,比可見光低。電波和可見光不會致癌,介於它們之間的微波也不會致癌。X 光雖然也是電磁波,但是其頻率比微波高得太多,因而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會放射出粒子,所以它們能讓生物體產生癌變。比如,傳統的烹飪方式,比如煎魚煎肉、烤肉(特別是烤焦的時候),溫度很容易過高(超過 200 ℃),從而產生致癌物。而日常用微波爐加熱剩飯剩菜和高水分的食品,只要水分沒有被蒸乾,食物溫度一般不會超過 100 ℃。2004 年發表的一篇科學綜述介紹了這類致癌物的產生以及致癌性,最後指出:用微波爐加熱可以有效降低這類致癌物的產生。

經常吃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容易致癌嗎?

3.微波爐使用3大注意事項

但是要注意三個問題,1)選擇合格的微波爐產品,產品合格才會保證安全,保證不會有大量微波洩露。2)包裝材料要安全,部分塑料會在加熱條件下析出塑化劑,有害人體健康。3)不要過度加熱,過度加熱會導致事物蛋白質變性,可能產生致癌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