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是什么意思?

夕阳165290445

出自

唐代诗人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宜阳城:即唐代的福昌县城,今河南西部,洛河中游,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坐落在这里。安史之乱时遭严重破坏,十分凄凉。

安史之乱后,诗人经过此地,有感而发“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

一首小诗,妙绝在“一切景语皆情语”。

“草萋萋”:芳草茂盛,“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宜阳城下春天盛景。

“涧水”:两山之间的深水沟。山涧清澈,涧水东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这两句单纯写景,却另有深意。诗人站有宜阳城头观景,原是高大巍峨的皇家行宫却芳草茂盛,原来用来灌溉良田的山涧却任由西流向东,东流向西。草盛反衬城败,涧水长流反衬人烟荒芜。

正如杜甫所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异曲同工,春意浓浓却凄怆难语。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两句颇有意境,却耐人寻味。

若没有“自”与“空”,便是大好河山,春光明媚。芳树,古柳,落花,春山一路,鸟语花香,然而著以“自落”“空啼”,却是芳香的花树无人欣赏,自开自落,却是鸟鸣悠扬,春山空寂,自鸣自啼。以乐写哀,以闹衬静,“大好河山容颜改”,多少寂寞隐其中!

正如杜甫所写“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同工异曲,春意愈闹愈显城池荒凉,人烟凄凉。全诗虽为纯粹写景,不露丝毫情意,却句句言情,宜人之景衬托诗人凄凉心境,充分显现诗人对离乱时代的深沉叹惋!

有人评价此诗,“四句说尽荒凉,却不露乱离事,妙!”


一绿浮芳

但是,我们读诗不能只看表象,当了解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我们便真正领会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主题思想。我们的思维触角要深入到文字后面去,这首诗为何要写城下草萋萋,水流复向西,花自落,鸟空鸣,是何用意?史料记载,这个唐人李华原是朝廷官吏,“安史之乱”被迫当了“叛徒”,为叛军工作,八年后唐朝平息了叛乱,他被贬了官职,便抱病辞官隐居山林,笃信佛教了其一生。网上资料表明,安史之乱战死几十万人,这就不难理解这首诗为何“城下草萋萋”了,透过整首诗,我们似乎看到了战乱给唐朝带来的萧条和衰落,表象的美变得深度沉寂了,这跟作者的境遇和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李华是历史的亲历者,我们是历史的阅读者,不了解历史背景,真的读不懂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心态。浮光掠影读唐诗,永远不会变的深刻。这就是我读这首诗的感受。


小兵两毛四

以景托情 忧在家国——读唐.李华《春行即兴》

——

全诗原玉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白话释文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天的树木那么生气盎然,却无人观赏,多情的花儿也为之孤寂地衰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天的山野那么怡人耳目,也无人观赏,天真的鸟儿却不住地空空啼唱


欣赏体味

1、句句写景,字字多情——这首诗四句均是如此,充分抒发了春天里诗人的寂寥忧伤之怀。可谓“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李渔《窥词管见》)。后世学者佳评连连:“‘自’与‘空’,益见凄景”(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四句说尽荒凉,却不露乱离事,妙。”(明代陈继儒《唐诗三集合编》);“五绝中如王右丞之《鸟鸣涧》诗、《辛夷坞》诗,言月下鸟鸣,涧边花落,皆不涉人事,传神弦外。七绝中此诗亦然。首二句言城下之萋萋草满,城外之流水东西,皆天然之致。后二句言路转春山,屐齿不到,一任鸟啼花落,送尽春光。诗题标以春行寄兴,殆万物静观皆自得也。若微之见桃花自落,感连昌之故宫;刘长卿因啼鸟空闻,叹六朝之如梦。同是花落乌啼,寓多少兴亡之感。此作不落形气之中,忘怀欣戚矣。”(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2、忧之所系,家国离乱——作者春天经由河南宜阳时,眼中本是美好的风物,如绿草、山泉、芳树、鸟语等,却为何令人如此忧伤?据考,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刚平息不久,长年战乱摧残,山河破败不堪,曾经富饶繁华之地竟然如此人烟不见,实则抒发了诗人无尽而难以言表的家国离乱之忧时深怀。李华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之后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大别山南麓以终,信奉佛法。通过了解李华的身世,有助于进一步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倡导儒家正统思想,是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其散文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李华写作古文多以五经为本,诗风流丽。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其诗原有集,惜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逹文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全文如下: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文,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自己凄凉、悲伤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深切哀悼、惋惜之情。

我来说下诗的后两句“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句的意思。“芳树无人花自落”,因为当时诗人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谁还有心情去观赏花开花落的美景呢?“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天来了,山路上开遍了各种绚烂的花朵,还有各种鸟儿争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看似写乐,实则诗人以乐言悲,多么美好的场景,可因为战争的原因,却不见一个行人、一个农民、一个樵夫。表达了作者孤单寂寞的心情。


悦视左右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作者写春天经宜阳时对眼前景物的感触,即兴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宜陽,河南省西部,唐代福昌县城,唐最大行宫之一一连昌宫座落在这里,境内女儿山是著名风景区,山上有兰香女庙,山中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美丽,年年吸引皇室贵族,墨客游人来观赏,连昌宫隋朝建,但没有隋煬帝游玩的记载,却有唐李治,武则天,李隆基来此消遣的记录,安史之乱,连昌宫成废墟,唐玄宗曾一次路过,见玉塌倾斜,香案生菌,睹物生情,挥泪而去。李华此诗写在安史之乱平息不久,芳树无人花自落,强调无人二字,道出诗人感慨,经安史之乱,再无人来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强调空啼二字,以乐写衰,以闹衬寂,显示了山路荒寞,自落空啼相关照,写出诗人的寂寞之感,诗中写绿草.芳树.山泉.鸟语,但这些景物都是衬托诗人淒凉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首诗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



瀚墨寻梦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华七绝《春行即兴》,我们先来看看诗的全文: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

1.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是唐代最大的皇家行宫连昌宫所在地。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明皇李隆基都曾到这里游玩。

2.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安禄山攻克长安时,李华被迫接受凤阁舍人的伪职。“安史之乱”被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3.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春天的宜阳城下芳草萋萋,涧水本来是向东流的,现在却向西流了,芳香四溢的花树一任她自开自落,春山的路上只有鸟在啼叫,没有游人。

4.作者李华春天经过宜阳时,写下了这首《春行即兴》,本来一提到春天,一定会是鸟语花香,到处生机勃勃的样子,可是作者这首诗却把春天写得十分萧疏。因为经过“安史之乱”,宜阳的皇家行宫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即使在这美好的春天,也只能芳华自开自落,小鸟自唱自听,无人欣赏。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枕溪居主

選一首略帶忧伤之詩放於春花爛漫之時有些意難確切.也許正涵了提問者的心境.但希望你看到的戊戍春天似"桃花朵朵盡顯山,普眾笑顏迎春來"的歡快不是更好?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烏空啼"出自唐朝的文學家.散文家及詩人的李華.此人曾官居監查御史因安祿山史思明叛亂後受牽貶於杭州任參軍.在此背景下李華寫下此詩頗有"心境之作,悲嗆之情"呈"芳樹開花無人賞,唯餘烏嗚唱春天".不過該詩的對襯隱喻倒不乏為以景為物獨抒其懷並洩愁緒的好詩!

詩能明言即可喻志更可述衷腸.是小詩或大作可通過其意境來斷,是情資或傑品可以流傳佐證為結.因為好的詩詞並讓人熟知的大多更在於立意和格局!

吾曰:萬世輪回一年四季皆含喜怒哀樂,人生磨難幸福相伴總是企盼逢春!


雅志居士65340400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是唐代李华的《春行即兴》后两句的意思是: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山花只好任由自开自落,虽然鸟语婉转,但也是自啼自听全是寂静荒凉一片。


桃花含香情

芳树无人花自落,心里妆着心爱的人,有不能在一起斦赏这美好的花,。春山一路鸟空啼,无心观这美好的春景,听见鸟也在呼喚心中的伴侣发出悲鸣声音,听起鸟啼,想起自己心中的那他她,一路无心游玩赏景,心中的悲凉..。


天邊雲彩153521

谢悟空邀!

芳树无人花自落,意思是大自然的规律,春天要远去了,芳树上的花自然的凋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意境同上一句一样。春天去了,鸟儿在末春的上空伤叹,春天走了,悲伤的鸣叫!

这两句暗含作者的悲凉意境。一语双关。

芳草悽悽随春风,

无人摇落花飘零。

啼鸟空悲空随春,

无奈春山一路空。

春华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