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把發展優勢變成話語優勢|週末薦書

改革進入不惑之年,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中國改革40年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奇蹟,但還存在著硬實力與軟實力的落差,發展優勢並沒有轉化為話語優勢。因此,理解中國改革,也涉及到一個認知方法的轉換,應該回到中國的歷史和傳統中來理解中國改革。

新近出版的經濟圖書《中國的改革哲學》,將嘗試“以中國為方法”理解中國改革,用基於中國的話語來解釋中國的經濟改革。這本書認為“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中庸和包容智慧,對中國改革路徑的選擇產生了潛在影響,正因為此,中國才能夠在經濟改革方案的設計中,不偏向任何一個極端,而是遵循混合至上、執兩用中的方法論原則,形成了各種元素相互抵消缺點而又彼此激盪優勢的“混合優勢”。

這本書得到了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曹遠征、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楊光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農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重陽投資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王慶等人作序或推薦。現將這本書的前言刊發出來,以饗讀者。

——編者

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把发展优势变成话语优势|周末荐书
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把发展优势变成话语优势|周末荐书

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

題記

中國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哪個國家享有如此悠久的連綿不斷的文明,抑或與其古老的戰略和政治韜略的歷史及傳統如此一脈相承

——亨利·基辛格

(一)

許多年以後,當人們回望人類的21世紀,最值得記取的歷史事件是什麼?進入新千年,人們見證了太多重大歷史事件。紐約雙子星座轟然倒塌,美國開啟了全球反恐戰爭;雷曼兄弟意外隕落,一場持續近10年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貿易保護、民粹主義、難民危機、恐怖襲擊等沉渣泛起。與此同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突破,預示著一個全新的未來。這些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但就對人類歷史的長遠影響來看,這些重大事件與中國崛起還不在一個層次上。

毫無疑問,中國崛起是21世紀最為重大的事件。

作出這一概括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西方的主流媒體。全球語言監測機構評出 21 世紀全球十大新聞,中國崛起高居榜首。從日本、韓國機場俯首即是的中文廣告,到中國人設計的橋樑公路通行於非洲大陸,從巴黎奢侈品店門前由中國消費者排起的長隊,到紐交所不斷響起的由中國企業上市發起的敲鐘聲,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國崛起帶來的震撼。13億多人開啟現代化的征程,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進軍,而能以如此之大的國家規模、人口規模實現後發趕超,在人類現代文明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壯舉。

過去,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是“眼睛向西”,希望從西方先發國家的發展歷程中尋找擺脫貧困、走向現代文明的鑰匙。現在,不僅是發展中國家,很多發達國家也紛紛把目光轉向東方,希望能從中國的改革實踐中提煉出具有借鑑意義的改革藝術、制度模式和治理經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與改革40年的經濟奇蹟同樣受到矚目的,是對中國改革的普遍性思考。“中國模式”“北京共識”等新概念,一時間成為風靡世界的學術熱詞,代表著人們對理解中國改革的熱情期待。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新制度經濟學奠基人科斯說,中國的改革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故事”,美國《時代》週刊寫到,“這是我們時代的偉大故事,不是中國人的事,是我們的故事,是全人類的故事”。這個偉大的故事,也引起了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對它的認真思索:在波瀾壯闊的發展奇蹟背後,究竟潛藏著怎樣的成功密碼?中國改革40年的歷程,拓展了人類走向現代化的途徑,這其中的核心啟示是什麼?向世界講清楚這些問題,需要更好地講述中國改革的偉大故事。中國不缺乏精彩的故事,缺乏的是精彩的講述。

(二)

當我們談論中國經濟改革,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比較優勢戰略,市場導向改革,中國特色產權界定,發展主義政府引領……各種經濟理論應運而生,都想破解中國改革成功的密碼,並基於中國的改革實踐提煉出具有普遍性價值的理論框架和制度模式。這不僅會豐富人類的知識版圖,更會直接對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有別於西方的“另一種可能性”,在知識和發展兩個層面有益於人類的總體進步。

但是幾乎所有的分析,從抽象意義上來說都集中於有形的制度模式層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制度經濟學大師諾思認為,制度不僅有正式的、成文的制度規定,還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比如說文化傳統、民風習俗和意識形態等看不見的因素。從這樣的視角來看,解讀中國改革,就不能缺少基於文化的解釋,新加坡《聯合早報》這樣總結︰在經濟增長的故事以外,中國還有一個也許較不搶眼、較不具新聞轟動效應的故事——一個文明重建的故事。

歷史學家史華慈說過,“人類過去的各方面經驗,不論有益有害,都可能繼續存在於現在之中” 並認為中國的傳統與現代是“兩種流動不居、互相滲透的狀態” 。從這個視角來看,尋找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密碼,就要找到中國改革的獨特性,找到中國獨有而其他國家所無的特質,這就是中國幾千年來薪火相傳、未曾斷代的文化。那些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它們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哲學觀念和想象世界的方式,並沒有埋進時間的故紙堆,而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依然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看待我們這個光怪陸離的現代世界。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敏銳地洞察到數千年曆史傳統對中國的影響:“中國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哪個國家享有如此悠久的連綿不斷的文明,抑或與其古老的戰略和政治韜略的歷史及傳統如此一脈相承。”因此,在探討中國經濟奇蹟時,就不能忽視文化對於中國改革成功的重要意義。中央政治局委員劉鶴明確指出,“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在改革開始就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是按照循序漸進的傳統和中庸文化特點摸索改革路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也說,“中國30年奇蹟及其背後的制度演化邏輯同樣清楚地表明,近30年內的經濟變遷絕非是純經濟制度因素所能概括。”

這些洞見讓人透過中國經濟改革的40年,看到了中國文明延續的上下5000年。今天,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一個文明古國正在重拾昔日榮光。講好中國的改革故事,也應該摒棄西方中心觀,走出“被表達”、“被代言”的困境,努力“以中國為方法”理解中國改革,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在中國發現歷史,在中國看見智慧,在中國遇見未來。

(三)

40年與5000年。這是傳統與現代的相遇,也是歷史向未來的延伸。

與俄羅斯、波蘭等轉軌國家比較就可以發現,中國的漸進改革帶來了一種混合的經濟形態:既有有效的市場,也有強大的政府;既有公有制經濟,也有非公有制經濟;既有充當發展“助推器”的城市,也有充當發展“穩定器”的農村……曾被視為相互矛盾的對立元素在中國的改革中不僅並存共處,而且戲劇性地發揮著互補的作用,這可以說是中國古老的中庸哲學的當代運用。

一位經濟學家注意到,中國的經濟改革,展現出一種全方位學習的能力:科學技術可以學美國,工業製造學德國,管理學日本,分解房地產的使用權學香港,工業園區學新加坡,農業還可以學以色列。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也感慨:“中國人學得快啊!”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面對現代社會的治理,面對各種經濟理論,中國展現出了一種海納百川的包容能力,“到中國討論多元文化的共存和發展,會比在紐約聯合國討論還要受到大家歡迎”。

這就帶來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面對不同的經濟學說,為什麼中國沒有偏執地選擇其中一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俄羅斯等國家選擇基於“華盛頓共識”的“休克療法”。中國的經濟改革,為什麼能把各種經濟學說以及基於這些學說的解決方案結合起來,吸收各自的合理成分並混合應用於現實?這個問題涉及到如何看待不同的經濟學說的認知問題。這是一個文化傳統和哲學觀念的問題,也就是改革哲學的問題。

中國改革走過40年,現在確實到了總結中國的改革哲學的時候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改革的影響,絕不只是鍛造了中國人勤勞、節儉、務實等性格特點,更重要的是在傳統文化中沉澱形成的包容性思維方式和哲學觀念,影響著人們對待不同改革方法的認知方式,並最終形成了中國改革不走極端、兼收幷蓄的混合形態。顯然,貫穿於改革過程的“包容型智慧”,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源遠流長的譜系,它最早的表述就是孔子總結提煉的“中庸”。

提出“北京共識”概念的雷默早已注意到中國崛起的“非對稱特點”,中國的實力並不僅僅體現在可以數字化的顯性實力,也體現在向世界貢獻了一種全新的看待現代化的認知方式和思想觀念。政府與市場,集中與分散,管制與自由,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內需與外貿,國內與國際,東部與中西部……在所有這些相關聯的二元範疇中,中國的經濟改革始終堅持執兩用中的原則,進行綜合運用、形成疊加優勢。

對待不同的經濟學說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改革方案,中國都是以學習的態度汲取其合理成分,又以批判的眼光揚棄其不足之處,並最終混合應用於改革實踐,形成了各種元素相互抵消缺點而又彼此激盪優勢的“混合優勢”或者說“疊加優勢”。

換句話說,中國的經濟奇蹟不只是後發優勢、大國優勢,也不僅是規模優勢、人口優勢,很難歸因於哪一個簡單的方面,而是一種綜合優勢、混合優勢和疊加優勢。這就是貫穿於中國改革的“包容型智慧”,這些哲學觀念應用於現代中國,卻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承。理解中國當代的發展,需要到幾千年深根固本的歷史中尋找解釋。

(四)

時間變成歷史,中國內涵天下。

中國改革40年取得的經濟奇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積澱。這本書的使命,就是要尋找引領中國取得改革成功的思維方式和哲學觀念,展示出中庸哲學與“包容型智慧”如何運用於中國改革40年的進程,並由此嘗試“以中國為方法”理解中國改革,用基於中國的話語來解釋中國的經濟改革。中國的經濟奇蹟無論有多少種經濟解釋,基於文化的解釋必將佔有一席之地。這是幾千年歷史在當代的延伸,也是這40年對於5000年的迴響。

這本書將分為8個章節,第一章是總論,尋找中國經濟奇蹟的文化解釋;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別從改革的目標模式、改革的路徑選擇、改革的轉軌方式等動態視角,深入觀察“包容型智慧”運用於經濟改革的過程;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別從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政府與市場的結合,從靜態視角來觀察“包容型智慧”達到的經濟績效。第八章是總結,明確提出“作為一種方法論的中國”的概念,用中國的方法論去理解中國、認知中國,並對“包容型智慧”做出系統解釋,形成講述中國故事的認知框架。

這本書將嘗試把經濟分析的專業性與哲學文化的思想性結合起來,既形成一種通俗的經濟讀本,也透視經濟選擇背後的哲學觀念。經濟學往往被戲謔地稱為“令人抑鬱的科學”,在加入思想圖景之後,這本書的經濟分析將變得靈動起來;同時,講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種需要避免的傾向是陷入盲目的自大,這本書將以一種哲學思辨和科學理性的態度來分析中國的“包容型智慧”,傳統文化的精髓不是雲裡霧裡的玄學、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體驗或故弄玄虛的封建迷信,而是一整套內涵明確、可被複制的科學思維,經由理性總結完全可以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講好中國故事,絕不僅僅只是從事實層面展示中國的改革歷程,這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初級層次。英國崛起帶來了自由的觀念,德國崛起讓人看到國家的作用,美國崛起則製造出“歷史終結論”,可以說,歷史上每一個崛起的大國,都曾給世界貢獻出新的思想觀念和話語體系。中國的崛起同樣應該有這樣一個思想貢獻。因此,從理論和知識的高度總結中國改革的經驗,提煉出能夠改變人們思維方式的哲學觀念和理論圖示,才是講好中國故事更高層次的任務。

這正如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的預測:中國可能“有意識地、有節制地融合中國與其他文明的長處”,“其結果可能為人類文明提供一個全新的文化起點”。這本書正是朝著這個方向進行努力,也許它所提煉出的“包容型智慧”,只是中國的改革哲學一個微不足道的部分,更深厚的思想智慧還等待著更多人去思考和挖掘。這本書並不是封閉的終章,而只是一個具有啟發性的開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來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這句話飽含著深刻的方法論智慧。歷史不是關於過去,而是關於現在,它一直參與到今天的選擇與決策中。“5000多年文明史”與“30多年來探索史”,也有著深刻的聯繫。讓我們一起回顧改革40年那些激動人心的故事,並在歷史與現實的互動中,打撈中國的改革哲學,感受中國向世界貢獻的思維方式和哲學智慧。

圖書信息

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把发展优势变成话语优势|周末荐书

《中國的改革哲學》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頁碼:360

定價:59元

購書鏈接:https://item.jd.com/1234791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