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代医学分折,《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患的是什么病?

林海一念

按照现代医学分析,林黛玉应该是肯定不是什么肺结核,那种病属于得了都没有人愿意近前的。而宝玉、黛玉从小耳鬓厮磨,一处吃饭,一处睡觉……


肺结核在古代,就是肺痨,由于古代科技不发达,肺痨咯血即死。贾母再爱黛玉,她不可能拿自己宝贝孙子宝玉的性命开玩笑吧?



所以我觉得会不会是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回写到“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

这段说明黛玉是娘胎里带来的病根,“先天不足”,但没有具体病症,自小吃药就行。

同样是第三回,写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人心有五窍,圣人(比干)有七窍,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比圣人的七窍玲珑心多一窍,是说黛玉极为聪明(脂批可证,不多叙),表示黛玉最为“灵心慧性”

有人说这也表示黛玉敏感、多心、多情,也算合理,不过必须思考一点,为何作者偏偏拿“圣人比干”来比喻黛玉?为何偏要以“心较比干多一窍”来形容黛玉的多心敏感?用别的句子形容不出吗?



再细想下一句,“病如西子胜三分”,形容黛玉的病,更形容黛玉的病态美。而西子(西施),是越国美女,她有心口疼的疾病,但是因为她太美了,以至于她发病时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的样子,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同样说的是“心”啊?

比干,西子都是跟“心”有联系而流传千古,曹雪芹曹老师偏偏就用这两个人形容我们的林妹妹,是不是暗示林妹妹也是“心”病啊?


小堃读

以往比较多的研究者根据《红楼梦》中描写的咳嗽、咯血、午后潮热判断林黛玉的主要疾病是肺结核,但是棒棒医生(余向东)认为:首先,黛玉的咳嗽具有季节周期性,而并非肺结核所指向的与季节并无关联的的慢性咳嗽;其次,肺结核是传染病,但耳鬓厮磨的宝玉以及常年共同生活的紫鹃、雪雁都并未被传染;再次,黛玉”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的”怯弱“症状在肺结核说中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参考诊断学原则,棒棒医生认为黛玉疾病最大的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

更完整的诊断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左右心室扩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力衰竭(D期),心功能IV级。

还有人认为是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北京大学医学部张浩然)。

然而,这个”诊断“就真如棒棒医生所说的是基于周详的病史追究,严格的病理生理推理,彻底推翻前人定论,还原黛玉疾病真相吗?

只怕未必。

原因在于《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症状的描写本身并非完全实录。

无论是第一回的”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还是第三回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抑或是第八十二回的“只见满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第九十七回的“半日又咳嗽了一阵,丫头递了痰盒,吐出都是痰中带血的”,

这首先都是艺术描写,艺术描写,艺术描写。

正如第三回里所说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先是用典,而不是一个天才的小说家能够通过天才的创作逼近医学的真相。

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仅仅从文本本身出发,林黛玉还说过这样的话:

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这分明是说林黛玉生的只是和情绪情志有关的疾病,而且有根治的可能,相比薛宝钗只能靠冷香丸压制的所谓热毒,也不见得就危殆到哪里去。

当然,这些也都是艺术描写,只是想借此说明,建立在《红楼梦》文本本身的分析只能算某种智力游戏,有启发有助益,但如果非要认为这构成了现代医学诊断意义上的完整证据链,窃以为是不成立的。


谈古论金

这是我第二次对黛玉的病症作诊断了,先前拙文否定过痨病即肺结核之说,这次我先给出答案:心脏病,而且就是常见的二尖瓣狭窄型。

曹公对黛玉有过“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的病症描写,这正好与临床上所说的「二尖瓣面容」相吻合。该面容患者两颧呈紫红色,口唇轻度紫绀,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的患者。

不仅面颊上有体现,而且呼吸的病症也相吻合:黛玉“出门须得步步留心,若多行一步,便会气喘”,每每作诗、嘻戏之后都有“娇喘吁吁、呼吸困难”等特征,病重时有咯血现象,这就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与二尖瓣狭窄导致的左心功能减退吻合。

黛玉经常夜不能寐,坐起呼吸,这是左心衰竭,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症状;而咳嗽痰中带血的描述又符合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血流淤积,引起肺血管淤血、毛细血管破裂的情况。

可怜黛玉有咏絮之才,琴棋书画样样俱全,一首“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香”的海棠诗自是风流别致,一首《葬花吟》的“何处有香丘”之问催人泪下,一代神仙姐姐在十七、八岁的花样年纪,就香消玉殒于疾病之中,真正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尽人亡两不知”!


松楠庄主

林黛玉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多愁善感,体弱多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她的病是先天不足之症,从娘胎里带来的,为了治病,从会吃饭便吃药,到如今不断。

书中曾经对她的病症做过描写,经常咳痰,偶有痰中带血。平日出门须得步步留心,若多行一步路,便会气喘,有时天凉,便会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

根据以上的症状,现代红学家对林黛玉所患的疾病持两种观点,一种是肺结核。

中医简称“痨病”。目前认为肺结核主要是感染了结核杆菌所致,中医称之为“痨虫”。肺痨是一种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低热盗汗,体虚乏力,形体消瘦,两颧潮红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到了中后期,以上症状更加明显,并且会出现咯血症状,及至不治身亡。

然而仅凭这几个症状就诊断黛玉得的是结核病,从医学角度来讲有些牵强,于是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第二种观点,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多在夜间睡眠时及劳动后出现,咳血,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或毛细血管破裂有关,常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重度二尖瓣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病人两颧呈紫红色,口唇轻度发绀。

个人认为虽然有身体上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很好的调理,更重要的是心病,父母早亡,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变得自卑敏感,对周围的事物存在着防范心理,在精神压力下变得忧郁脆弱,时间长了只会加重病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会一天重似一天了。


文嘟嘟

按照《红楼梦》的描写,结合现在的医学技术,有许多医生级读者分别从医生诊断的专业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用今天的医术去分析评判几百年前的古代人的病症,是否对症,我们无从知晓。

我认为,从从文中一开始所进行的描写,贾雨村家教时的情形,黛玉是幼年体质虚弱,加上早年丧母,侍汤奉药,守哀尽孝。心理发育生理发育情况都受到不少影响,养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经常会压抑。这种情形,符合抑郁症特点。此时,黛玉还未"抛父进京都‘’,未与宝玉见面,未经历‘’风刀霜剑严相逼",所以其病症应停留在身体很虚弱这一状态。正如她自说的‘’从未断药。"

自从见了宝玉,进了外祖母家,步步小心,刻意隐瞒自己的内心。步步为营。众人看她那第一眼,也就知她有不足之症。此时,黛玉年长些了,身体逐渐发育,但身上病症应没多大恶化。

自从喜欢上宝玉,两情相悦,相知到相爱后,苦于那样的环境,相思成疾,心病渐成。打笑怒骂喜怒哀乐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动辄哭泣,多愁善感。还有,身边的众多女孩儿围着宝玉转,湘云宝钗,袭人晴雯,外祖母的提亲之说,舅舅贾政的相中了女孩儿,到时候再说吧类的话语,日常凤姐儿她们的打闹调笑等等眼见耳听许多人和事,在她来说都是一种威胁,既不能外露又不能掩藏。偶受时疾症候所困,渐渐的病症加重,日复一日,虽经人参养荣丸一类调理,宝钗的燕窝滋养,这些作用都没有明显见效。何也?心病!

我认为,黛玉的病,说到底是心病。幼年时期的心病,少女时代懵懂的爱情到与宝玉刻骨铭心的相爱,环境的压抑"风刀霜剑严相逼‘’相痴成灰,都是严重心理疾病。所以,后来,按中医的观点,是先天不足身子羸弱,肾气不足,咳喘,‘’有时竟一口气转不过来"。后天已是心阴不足,肝气郁结。所症半夜三更未入眠,未安眠,敏感多疑,杯弓蛇影,手足心发热身子自汗盗汗。已成了症候。

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要用心药医。在那种环境下,能医治她的,是宝玉。但那时候,宝玉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等待黛玉的只能如她所愿随花飞到天尽头。一抔净土掩风流。


老林文学社

林黛玉的病,从遗传学角度,父母均早亡,且会吃饭时就吃药,先天不足,大部分可能是基因缺陷和遗传病;从传染学角度,亲近的人没有被传染,不属于传染科,肺结核可以不考虑;从心理学角度,属于敏感多疑心思重抑郁类型。从神话角度,她五内郁积对神瑛侍者一股缠绵之意,下世是为了还泪报恩,无论什么病,都要哭哭啼啼一生,泪尽而逝。



按照现代医学,林黛玉的症状最符合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力低下,易过敏和上呼吸道感染,晚期心衰并发肺水肿。她生下来就有不足之症、自打会吃饭就吃药、行动就气喘、春秋季咳嗽,后期难以入睡需端坐呼吸、痰中带血等都符合这些毛病。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肺结核。单从咳嗽、咳血、午后脸色潮红等很容易误解为肺病,但肺结核属于传染病,紫鹃宝玉经常一同吃住没事;而且肺结核又名肺痨,特能吃,林黛玉吃东西都是独不敢多吃;再说肺结核是慢性病,长年咳嗽,不可能像林妹妹单春秋两季咳嗽。而且肺结核咳血量很大,不会仅仅痰中带血。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会看到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消瘦苍白,确实弱柳扶风,但是都几乎不能长大成人,每每看到这些孩子都很心疼可怜,那时候没想到最爱的林妹妹也是这个毛病。



从心理学和中医学角度,她后期抑郁成积加重病情,主要是她对贾宝玉情根深种,无处诉说、无人做主。那个时代不能自由恋爱,她心里感情无法宣泄,加上贾宝玉又是一个处处留情、到处招猫逗狗的情种,让她时刻担惊受怕、疑神疑鬼,她的所有的小性子都是源于贾宝玉身边优秀的女孩太多,让她无法宽大心胸。在原本病体基础上,病情越来越重,以致韶华早逝。



最后,林妹妹心较比干多一窍,聪明过人,也正符合她先天心脏不好。也许是太虚幻境一众姐妹过于想念她,不想让她在人间逗留太久,下世时就给她按上了不能长大成人的病症,早早的让她还完泪,赶紧魂归太虚幻境,与众仙女姐妹好一同吟诗作乐。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林黛玉,如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病如西子胜三分。西子捧心,娇弱,美丽得不可方物,黛玉比西施还美,比西施还娇弱。那么黛玉患什么病? 答案是心病。 林如海快50岁,林黛玉6岁。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年龄也应该40出头,贾敏生林黛玉时,是高龄产妇。高龄产妇生的孩子,大多数体质弱,因此林黛玉出生时,体质弱,会吃饭,就开始吃药。 黛玉天生体弱,身体的各项器官,都不太健康,虽然咳嗽,但不是肺结核。肺结核传染,黛玉的病,不传染,排除肺结核。 黛玉的病,不能劳累,生气了,就呼吸困难,应该是心脏病。 黛玉还有一个病,是抑郁症。抑郁症病人容易焦虑,流泪,不爱见人。黛玉就常常流泪,喜散,不喜聚。 有人说,黛玉还经常说笑话,惹得人哈哈大笑。是的,那是在大家面前。轻度抑郁症患者,与常人无异,很容易被忽视。黛玉的忧伤,不是在人前,而是在人后。 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前,曾经劝过黛玉,不要忧思过虑,好好养身体。 《红楼梦》作者在黛玉刚到贾府时,就点明了黛玉的病症,捧心西子的心病。


润杨阆苑


黛玉先天体质弱、个性敏感,童年、少年时代连遭失去亲人胞弟、母亲、父亲的严重应激事件打击形成严重的心理情节以致伤春悲秋,春日明媚却多愁伤感痛惜落花,秋雨绵绵又叹残漏孤灯秋夜长。

黛玉的病,一是过敏性哮喘季节性发作,很可能是花粉过敏。宝钗说黛玉的病每年“闹一春一夏”正是大观园中各种植物的开花🌼季节。黛玉的咳嗽在贾府生活多年未见传染他人,与她朝歹相伴的紫娟、雪雁等潇湘馆丫头、婆子们都健康未见有患病咳嗽的。可以证明黛玉并非是“女儿痨”这一类的传染病,包括很多人所说的肺结核病等。

黛玉最严重的是心病,严重失眠、经常落泪、非常缺乏安全感这些都是抑郁情绪的典型表现。黛玉追求完美在乎个人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也容易挑剔他人的不足,这些也是易患抑郁症人群的典型性格。

黛玉青春年少为情伤怀,是典型的青春期情感综合病,即由失恋、失婚等感情问题引发的严重抑郁症患者。

黛玉的死因应该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相同,因相思成疾、绝望伤情而亡。具体来说就是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因为受到突发事件的强烈刺激引起突发性心脏梗塞而死亡。


阿丹151014015

根据现代医学判断,林黛玉患有以下疾病。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闭锁不全,漏血;

二,肺结核,肺子上有空洞;

三,忧郁症、多疑症;

四,厌食症。

以上疾病夺去了林黛玉的健康和生命。

上述疾病的症候在小说《红楼梦》里,都能找到蛛丝马跡。


王宝山10

按照现代医学分析,林黛玉的病症有这几种可能


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依据是红楼梦书中对黛玉的描写,黛玉的咳嗽是分季节性的,过午后身体潮热。这些与传染性的肺结核症状不符,反而与心脏病症状相符。


我觉得,不管表面上看,林黛玉得的是什么病,依据书中的文字,来推断病症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红楼梦书中明确说,红楼梦也叫风月宝鉴,而风月宝鉴要看反面,反面的内容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根据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来推敲她的病情,就等于是一直停留在风月宝鉴的正面,一直在研究一个本来就是假象的事情。这无疑是南辕北辙,离作者的写作意图越来越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