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中生為什麼不願報考師範院校從教?

手機用戶5883751615

好問題!這是長期困擾基礎教育師資的核心環節。類似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這樣的學校,能招到清北的博士到校任教,甚至招到麻省理工的博士當老師,但人大附中和十一學校這樣的中學顯然不具備代表性。

真實狀況是,每年最好的高中生畢業生不報師範院校,各類大學最優秀的畢業生不會選擇去當老師,師範院校分數高的學生也不會選擇師範類專業。

目前師範類大學有不少是雙一流大學的,但不意味著這些大學的畢業生都去選擇師範類專業,即使有少數選擇師範類專業,也不意味他們畢業就會去中小學當老師。由於師範院校大多數是免費教育,而報考師範類專業的以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為多,我的意思不是說,這些學生將來成為優秀老師的可能性比較低,而是師資的來源配比問題不合理。

而在過去,追溯到民國時期,都是精英在從教,後來是最優秀的初中畢業生選擇中師,中師是我國高端師資重要來源。現在不是這樣了。一般是分數相對比較低才會被地方師範院校錄取,高職專科以及幼師,分數更低。我的意思也不是說他們不會成為優秀的老師,而是師資結構有問題。

究起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教師待遇問題。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中小學,一直在漲,教師薪酬和當地公務員持平,但吸引優秀的人才從教的比例還是很小。除了薪酬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整個基礎教育的環境,尤其是應試的規範化。這個我不具體分析了。目前的高考改革已經開始,如果師資問題不進入良性循環狀態,教育改革將會舉步維艱。


大智若


為什麼師範學校對高分數的考生沒有吸引力呢?為什麼中國那些分數最高的考生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考師範院校呢?為什麼這些學習上的精英不想在未來當老師呢?為什麼中國的師範院校招到的學生成績不是最好的?這對中國未來的教育事業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而且在中國,一流的學生是不報師範的,只有那些沒有希望考上好大學的學生才報.

因為,在中國,老師一般都是來自師範院校,而且中國的老師們佔中國的就業人口的很大比例,如果這一大部分人的學習素質低下,那麼會不會對中國的未來教育事業造成嚴重的危機.既然中國的一流人都不想去教育下一代,那麼還指望誰去教好中國的下一代孩子呢.

一般都是成績較差的那些學生才報師範學校的,我們學校的其他班級也一樣,為什麼?因為師範學校的分數幾乎總是最低的,而且經常招不到學生,所以這些學校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優勢.而且中國有那麼多的師範學校,到底有多少所學校能夠排進中國大學排行版的前三十名呢?看了下面的數據,我得到的答案是一所:



從2016.2017兩年中國大學總排名表中我們看到了,前二十名中,只有北京師範大學上榜,分別是15和19名.不僅如此,中國大學的排名裡面一般很少見師範學校和師範專業的排名,一般都只對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等十一個學科門類進行排名.所以中國的師範學校幾乎被拋棄了,被人遺忘在一個偏僻的角落.所以師範大學招的學生是素質很底的,水平很低的,對中國未來教育的影響也是致命的!

還有,待遇低,工作辛苦,特別是男教師嚴重匱乏。舊社會稱為“臭老九”,直到現在,教師“談工資不得低於公務員講了二十年”這個話題最近火爆整個朋友圈。如何改善教師工作環境,提高教師待遇,是社會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


寒門小子

入職門檻低 只“考”不“育”問題嚴重

現年54歲的張錦文是河南省新鄉輝縣市拍石頭鄉中心小學教師,他也是2015“河南最美教師”。張錦文所在輝縣市地處山區丘陵地區,山區丘陵佔到了70%以上。在輝縣市,有33所學校,初中9所,高中是6所,教職工也大多是臨時聘用人員。

談到農村教育需要什麼樣的老師?張錦文最有發言權,他根植鄉村教育37年,培養出30多位大學生。為了山區孩子能走出大山,他在本村教學時1人教3個年級的課,每天走8公里山路,25年走了近6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

遠離繁華都市,紮根農村的張錦文簡單而質樸。他說對農村小學來說,師範生是最好的老師,師範生懂教育學、心理學,能和學生們打成一片。

但事與願違,到農村任教一直大學生無奈的選擇。張錦文所在的拍石頭鄉中心小學曾有一位年輕教師,在與他交談中,張錦文了解到,這位年輕教師在校學的不是師範教育,因為其他工作不好找,就考了教師資格證,當了老師,但本身對這份工作沒有多大熱情。

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局長項海剛表示,很多大學生是找不到別的工作才當教師。“現在的老師不如以前,一些老師沒有職業感,就是為了生計疲於應付。”

項海剛在擔任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局長前,曾做過十多年老師,7年多校長。項海剛介紹,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在2013年和2014年曾對新入職的教師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發現,沒有職業規劃佔35.6%,認為職業較穩定佔28.2%,喜歡教師職業佔22.4%,從小就有從教理想和收入比較高不足5%。

除了缺乏職業感和歸屬感,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也在下移。“2013年,我們招了91名教師,其中16名畢業於重點大學,包括師範院校,佔17.6%;15名畢業於一本院校,佔16.5%;2014年招了94名教師,17名畢業於重點大學,佔14.1%,14名畢業於一本院校,佔14.9%。”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局長項海剛說,這就是目前師資隊伍結構現狀,但在九十年代以前,教師大都來自重點大學。

除了縱向比較,再看國外,在英國,教師ICC認證需要幾千英鎊,還需要經過多年學習實踐。“相比較,我們教師資格證取得太簡單、太容易了。很多人考了教師資格證就能當老師,目的就是為了養家煳口,造成很多非師範類老師進入學校後,我們有很多不滿意。”北京朝陽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說。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李瓊認為目前教師資格准入存在問題。“師範生和非師範生只要考試了就可以進來做老師,這個門檻太低了,只‘考’不‘育’,忽視了教師培養過程。”李瓊認為老師培養最重要是培育過程,“價值觀在哪裡?價值觀一定是一個培養的過程。”

種種跡象表明,入職重考試,忽略培養過程對教師教育發展非常不利。李瓊唿籲教育主管部門應儘快制定教師教育資質標準和評估標準,“我們培養教師是高質量、高層次的。目前教師教育的機構標準、質量評估標準都沒有制定,因為沒有機構標準導致中職中專大量在培養教師,特別是學前教育,由於幼兒園老師緊缺,以前做其他行業的都來做學前教育,幼兒園教師隊伍現狀堪憂。”

90萬畢業生 到一線做老師不足10%

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是當前教育存在的普遍現象。張錦文感嘆山區艱苦的辦學條件根本留不住教師。“2010年,我們學校兩位老師都考研走了。為什麼走?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能洗澡,晚上想去外邊購物,沒地方去買,想吃飯也沒地方買。”要改善農村老師的辦公條件,“我們學校取暖用的是煤球爐,但在山區,煤球爐整天燒不行,空調沒錢買,就算買上了,學校也負擔不起電費。”

鄉村教師是農村基礎教育基石。近年來,儘管各級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但在一些農村,由於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鄉村教師待遇和地位仍沒有真正提高。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國一些地區農村教師工薪收入較低、分配機制欠妥的現象大量存在。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中國最貧困地區,全州平均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面積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15萬,每平方公里不到8人,在這種條件下辦教育,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蔡飛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他反映,因為條件艱苦,師範生特別是師範大學的學生不容易分配到那裡任教。“到目前為止,全州教師中大學畢業生只7.8%。要留住人才能教出人,現有人都留不住,根本教不出人。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需要國家政策傾斜,提高教師待遇、增加教師津貼,否則永遠去不了師範生,教學質量也永遠處於國家底部。”蔡飛說。

當前,解決教師隊伍分佈的區域性和結構性問題顯得尤為緊迫,這種不均衡主要體現在地域和學段上,農村和老少邊窮地區存在教師“下不去”“留不住”的情況,越是基礎教育階段問題就越嚴重。

李瓊提供了一組數據,從2013年到2015年,師範生規模在70萬、80萬、90萬,但真正到一線做老師,每年低於10%。如何吸引更多師範生到農村、偏遠地區任教是當前教師教育面臨的重大難題。

但對大城市年輕人而言,教師這一崗位也在日漸失去吸引力。收入低,工作壓力大,沒有成就感,對職業發展前景感到迷茫,不少年輕人選擇離開教師隊伍。

“教育投入、教師待遇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對教師的尊重程度。”陳立華說,在芬蘭,日本、波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擔任教師教師;一些發達國家教師的工資在國家平均工資以上,在英國,教師工資是30000-50000英鎊。

留住人,還要留住心,吸引優秀人才,待遇和地位很重要。近年來,國家一直採用各種方式改善教師生存環境,創造吸引優秀人才從教的條件。但從目前看,教師工資待遇遠沒有達到讓一流人才從教的目的。

9月2日,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在全國範圍全面推開。新的職稱制度首次設置了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中小學教師首次擁有和教授、研究員同樣的職業發展空間。新政在提升中小學教師職業地位等方面能否起到推動作用尚需檢驗。

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衡 師範院校“陰盛陽衰”

無論是小學還是幼兒園,近年來女教師“一統天下”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日益突出。

來自基層的張錦文反映,“女教師太多,男教師太少了。“張錦文說,男老師有男老師的優勢,“我教的學生可以跟我學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女教師教的學生嬌氣,不能吃苦。”

項海剛也認為女教師比例過重,在杭州市上城區女老師比例是,幼兒園99%,小學80%,初中70%。一項調查也顯示,小學教師中約90%是女教師。

儘管教育專業比較適合女生,但將來從事這一職業的只有女性也會帶來教育過於陰柔、缺乏陽剛等系列問題。

追根溯源,男女教師比例失衡問題與培養院校有何關聯?“男生不學師範教育,選擇工科多。”商丘師範學院副校長王瑞平說,在河南,男女比例最大的是洛陽師範學院,女生比例最高;商丘師範學院英語專業95%都是女生,今年學校招收的五千多人幾乎都是女生,“這種情況下,要男老師怎麼有?”王瑞平表示無奈。

師範院校“陰盛陽衰”的現象一直存在。今年開學季,就有媒體報道,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入學新生中女生佔總人數的87%,再次刷新紀錄。全校13個學院中,有4個學院女生佔比超過了90%,學前教育學院更是達到97.5%。此事曾一度引發社會關注和熱議。

有觀點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男女教師比例失調在全世界是一個普遍現象,在美國,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女教師的比例分別為94.7%、86.5%和60.2%;法國小學和初中的女教師分別佔到77.7%和62.8%;捷克、匈牙利、意大利等,初中女教師的比例都高達70%以上。

培訓過多 培訓效果不理想

教師培訓一度被視為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的“利劍”。從“校培”到“區培”,從“市培”到“省培”,再到“國培”,從骨幹教師培訓到全員培訓,從學科培訓到師德培訓,從理論培訓到基本功培訓,各級各類的教師培訓花樣繁多,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那麼,培訓效果到底如何呢?

“現在培訓太多了,而且有些是霸王條款的培訓,培訓效果不好,但因為跟學分、骨幹培養捆綁在一起,不去,相應的經費、證書、學分就拿不到。“陳立平憤憤,國家投入那麼多資金對教師進行培訓原本是件好事,奈何收效甚微。

項海剛說現在老師們盼培訓又怕培訓,怕的原因是目前培訓大多標準統一化,一多以後就變成了甜蜜的負擔,培訓前沒有做需求分析,缺乏針對性。“我們培訓連需求都不考慮是培訓的大問題”,項海剛建議教師培訓要按需培訓,一是增加管理內容,例如學生間衝突,老師如何介入;師生關係如何解決;二是重塑教師的職業素養;三是關注教師心理問題。

北京五中校長張斌平認為,老師接受培訓的動力不僅來自於對教學質量的訴求,還來自培訓的吸引力,針對不同學段教師要有不同規劃和安排。

儘管大城市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但面對缺乏吸引力的教育培訓,教師也是苦不堪言,同樣苦惱的還有鄉村教師。

儘管隨著“國培”計劃等教師培訓項目實施,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有機會走出大山到城市接受培訓,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蔡飛帶老師到北京培訓,他感到這些培訓只是開闊眼界,對教育教學的指導性並不強。“如果一下把甘孜州的中學教育提高到和北京一些中學的水平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可能的。”蔡飛說,從培訓效果來看還是應該加大對當地教師培訓的投入力度。

針對當前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教授於維濤給“國培”計劃提了幾點建議:一是價值觀要從輸血到造血,目前教師培訓還是短平快,教師培養是百年樹人,應該是一個連續培養的過程;二是設計培訓項目時,培養方式要與培訓內容接洽,不能讓老師無所適從;三是培訓目標、培養方向要清晰;四是在教育資源分配上要向農村傾斜。


熱點360

待遇不高、職業發展前景渺茫、社會地位得不到認可是很多優秀的高中生不願意報考師範院校的很重要的原因。在目前的大環境中,即使是非師範專業畢業,參與相關考試獲得一定的證書也可以參與到各類中小學、大學的競聘過程中去,所以從現實主義的角度,從多個維度出發,能去更高的高校更有前景的高校,為什麼要去師範院校?

1.待遇不高,就算是進入體制內,有正式的編制,收入問題依然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最實際的問題,總不能為了“情懷和高尚的理想”,放棄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是嗎?

2.職業發展前景渺茫。進入學校的晉升通道狹窄,從普通老師到班主任再到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再進入學校的管理層,這個過程和在企業單位相比更難,更考驗資歷,而從賬面收入來看,即使進入管理層,沒有所謂的“黑色收入”的情況下依然比普通教師多不了多少錢,這點大家都看在眼裡。

3.社會地位尷尬,一方面家長不斷的“想要和你親近”,一方面在背後不斷的“揣度你的不良居心”,在這兩者之間,在沒有高收入、沒有職業發展前景的大前提下,又何必呢?

今年高考填報志願時,接觸到某位成績中等,最終進入普通院校的考生,在建議他考取師範院校時,他這樣說:進入師範以後當個孩子王,就這點工資,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和車,可能連租房都比較困難吧,不喜歡這種穩定,也不需要這種所謂的穩定!我想這應該是擺在很多優秀的高中生面前的最“赤裸裸”的理由吧!


九鬥學生心理

為什麼一流高中生不願意報考師範院校從教?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容我跟您慢慢說:

首先,一流大學裡,師範院校本來就少。在我們看到的2017年至2018年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我們看到的TOP30裡面,只有兩所師範大學,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而且它們中一個的排行是22名,另外一個是26名,都算是相對靠後了。

其次,一流大學裡,師範大學畢業生的薪酬低。在下面這張2017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30裡面,我們只能找到一所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它的排名是第24名。

最後,師範學校的畢業生中,選擇從事教師行業的少。根據2015年教育部對六所部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畢業生就業流向分析,師範畢業生總數中僅有50.1%的人選擇從教。

只有讓最優秀的人願意從教,樂於從教,才能培養出越來越多更優秀的人才。希望未來有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教育事業!


知行教育

目前在我國不少地方,學生報考師範院校的熱情在下降,優秀學生不願當老師,甚至越來越多的教師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做老師。一項對上海的一所師範學院學生開展的“職業認同度”調查顯示,有1/4的學生認為當老師辛苦、更辛苦,認為“今後的路不太好走”。

  一流高中生為什麼不願意做老師?有人歸結為,教師這個職業投入多、回報低、壓力大、風險高。教師人才成長相對較慢,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積累,一般在40歲以後才成熟,在別的行業,可能早就有所成就。夏景林認為,年輕人如果就此畏懼做老師,不得不說與年輕人的價值取向有關,太急功近利。


陽光數學課堂

我再三年就退休了,告誡後人,凡能找到工作的,就別去當教師。要下狠心改,先把地縣級教育局及其附屬機構撤了,縣政府設督導,專管一個教育督導小組。校長由各校老師選舉考核,任滿歸零。


泮宮老生1

在中國,一流學生不願報師範,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明顯的事實。其中原因也難以一言道盡。

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的時候,國家恢復高考制度,那時實行分配製,師範教育免費,而且包分配,並且國家為了發展教育,師範招生提前考試,把大批優秀人才招到師範院校,那時的師範生應該是近一流的學生。

改革開放以來,各大高校擴大招生,高校建設也迅猛發展,可是隨著教育形式得發展,不知曾幾何時,考試並軌,師範院校不在提前招生。同時教師工作的辛苦與教育地位的變化,各大媒體對教師不良報道,報考師範的學生中一流學生越來越少,每個批次基本都是低分招生。這樣下去,中國的教育堪憂啊。

想發展教育,是否應從國家政策措施上,出臺一些方案,提高教師地位,不要只重口頭,要重行動,才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教育,教育才能良性發展。


春滿人間

又開始黑老師了,一流高中生是什麼概念,高考全省前1000名,還是前5000前。能考進6部的免費師範生你知道有多難嗎?就以遼寧為例,15年排名4000,17年排名需要3400名,剛夠線,要想挑專業還需要更高的排名,現在有好多人想考就看你能考上不。還不願意,哈哈


大強146734564

一流的學生也不能說沒有當選擇老師的 個人志向不同 做啥的都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