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潜伏》中的穆晚秋在台湾潜伏任务时还用真名?

三千微

文/炒米视角

《潜伏》中晚秋这样一个角色,也是无比离奇的存在。她的经历其实也和余则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开始都是单纯青年,然后一个是因为家庭背景,一个是因为工作关系,都或多或少成为了敌方阵营的一份子。余则成是军统特工;而晚秋是中统家属。两人都期待爱情,因为初恋对象是革命者。余则成的初恋对象是左蓝;晚秋的初恋对象是余则成。


因为初恋对象的缘故,自己最终因为各种际遇,而身处险境,并彻底对自己所在阵营失望甚至绝望。晚秋自杀过;余则成万念俱灰的时候也变相自杀过。然而,最终都受到初恋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晚秋自杀后被余则成和翠萍救起后,偷偷送到解放区。余则成曾经在解放区的电台里听到晚秋的“诗歌”。其实抗战到军调结束之前,有很多的学生和青年都曾经投奔到过延安。因为在当时年轻人的心目中,延安是革命的热土。其中不乏很多国民党政府官员的子女。甚至国民党也曾派过特务。这一点实际上不会对晚秋后期的海外潜伏造成什么太大影响。


那晚秋之所以会被派到海外潜伏。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和余则成的情况是一样的,就是他们的公开身份。余则成的公开身份就是军统特工。而晚秋的的确确就是逃到日本的穆连成的侄女,这重身份是真实的。即便日后被怀疑,那他们这一层的公开身份对他们就是最大的掩护。


站长吴敬中虽然知道晚秋的存在,但是毕竟有把柄在穆连成手里。而且晚秋的小资性格,也不会让其产生太多怀疑。

因此晚秋和余则成结婚,就算吴敬中知道,他也不觉得这是坏事。

因此身处敌人阵营的时候,晚秋和余则成一样,他们不需要换名字。他们就用自己的名字反而更安全。


炒米视角

电视剧《潜伏》中的穆晚秋,原本就是中共安排保护余则成的地下党,“穆晚秋”就是公开的假名。



她的公开身份是日本大汉奸穆连城的侄女,后嫁给中统特务谢若林为妻,目的是能在暗中保护余则成的同时,挖到更多情报,但谢若林的情报有限,余则成与翠萍也配合的天衣无缝,无需晚秋保护。

其时,蒋介石手下陈诚已退至台湾。中共地下党经过长期考察,觉得晚秋不论是组织纪律、知识结构、个人身世,还是年龄、气质、长相等,都适合派去台湾,于是从长计议,决定让穆晚秋接受更高更严的特工训练,然后就有了晚秋服毒,余则成名正言顺能接近晚秋并送晚秋到延安再造。
在延安时,接受特训的人都有特定的名字,“穆晚秋”当然也不会用这个名字。这就是穆晚秋为什么到台湾后还继续用这个名字的原因哦😊。


香距一粒米

穆晚秋的叔叔是汉奸商人,被吴敬中连续敲诈勒索,而且还想把穆晚秋嫁给余则成,后来吴敬中带着余则成跑到台湾,肯定会遇到穆晚秋,除非用日本名字,否则很难解释清楚。穆晚秋嫁给中统/党通局的情报贩子后党通局内部肯定会有她的档案资料,至少也会有一个简单的情况说明或者是备案之类的东西,而且穆晚秋的社交范围在天津、日本和台湾基本上都是政商界高层,尤其是他叔叔跑到日本之前。熟人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天津,那些达官显贵有多少跑到日台谁也不知道,万一遇到熟人用假名根本没法解释,还要周旋于政商两界和日台之间,用假名更不方便。

唯一的问题是穆晚秋在前夫被杀后消失的那段时间怎么向外界解释,并加以证明,尤其是晚秋在延安时有过播音经历,也用晚秋的名字发表过作品,延安方面肯定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只要这些问题处理好,穆晚秋在外面用真名就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她和余则成还曾经被吴敬中撮合过,再加上她叔叔的实力,即使有人怀疑她,也不敢轻易对她动手,这些保护伞哪个都不是吃素的。


行远

首先,纠正一下他们的工作地点,剧中结局是在香港,不是台湾。

其次,纠正这个错误的原因,是香港与台湾的背景差别很大。

如果是在台湾,怎么把穆晚秋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弄过去都是问题。

要知道,国民党败退时,很多达官贵人的家眷都没完全去得了,她一个已故中统小特务的遗孀,怎么可能去得了?

既然去不了,那么余则成与穆晚秋在一起就肯定有问题,毕竟天上不会真的掉林妹妹。

如果接头地点是香港,就合理很多。毕竟,穆晚秋这个中统家属,不会在大陆等着被审判,去不了台湾,逃到香港还是有条件的。一来她有个好叔叔,二来谢若林那么喜欢钱,多少回有遗产。

再次,穆晚秋敢去或必须去香港,是因为中统遗孀的身份,这样的身份在大陆不好办,在香港就没有关系,她又何必要改名换姓呢?

最后,吴敬中曾经要求余则成追求穆晚秋,这样的老熟人,改名字还管用吗?就算能编纂一个走失多年的孪生姐妹,老特务吴敬中能相信吗?


智能产业园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没有必要用假的名字。

晚秋早在抗日结束后就出现在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视野里,先是汉奸穆连成的侄女,后来又做了党通局,也就是特务机关中统特务谢若林的妻子,晚秋这个人和她的名字早就进入了国军的视线里。

后来虽然她秘密离开天津去了延安,但转移过程中是绝密的,以至于他的特务丈夫谢若琳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去了哪里,虽然后来在延安,即便发表文学作品时,直接使用了晚秋这个名字,但由于晚秋在天津的转移是秘密的,国军的特务机关也很难想到,延安的晚秋就是天津的穆晚秋,他们也不可能想到本是特务妻子的晚秋怎么会跑到延安去参加革命,因此,当晚秋重新出现时,国军的特务机关,也不会产生太多的怀疑。


余则成在接受与晚秋成为夫妻的任务前,联络人曾经告诉过他,他会在台湾一次晚会中,认识一个来自日本的商务代表团,会代表团中的晚秋重新相识,并结为夫妻,而晚秋的叔叔穆连城很早就逃到了日本,所以地下党再给晚秋设定的履历表中,个人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晚秋受不了特务丈夫谢若琳的虐待,逃离了天津,辗转去了日本找叔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晚秋的确出现在日本的商务代表团中,因此,在日本的穆连城应该早就被地下党摆平了),随后在日本找到了工作,在去台湾参加商务工作时重新认识了余则成,两人后来结为了夫妻,国民党方面即便进行调查,也不可能查到当年晚秋秘密离开天津,前往延安的事,即便去日本进行调查,也只会查到晚秋从中国去了日本,并在日本找到了工作,别的多余信息也查不到,是也不会怀疑到之前手无缚鸡之力的晚秋会成为地下党。


辽宁资深球迷

到了延安,晚秋渐渐淡忘了在天津所发生的事,又开始创作激情澎湃的革命诗歌。至于晚秋为什么最后到了台湾成为潜伏者,以下是我的推测:

晚秋本身出身大家闺秀,不仅打扮时尚,而且还会弹钢琴、写诗歌,情商也很高。所以晚秋在延安的时候应该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类型。革命的斗争也需要像余则成那样高端层次的人才。因此我认为晚秋后来被延安的领导送到了国外进修学习,同时把她换了一个身份,底给洗白了,为她以后的潜伏工作奠定了基础。


余则成到台湾的时候被当地地下党安排与晚秋结为夫妻互相扶持。其实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应该只有余则成和地下工作人员知道晚秋的真实身份,而对于外人来说,晚秋肯定已经改了名字了。因此,晚秋在台湾时应该已经不叫晚秋了,这个名字很可能也仅限于在组织内部使用。


凌澜若微

因为,用真名的最安全的。

第一,晚秋在延安的时候,固然用这个名字发表过文章,但是,晚秋这个笔名,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晚秋去延安,除了余则成和翠平知道,基本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所以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联想。


第二,在台湾时,晚秋不可避免地要与吴站长会面。对于吴站长,晚秋换个名字,没有必要。

其次,晚秋是原党通局干事谢若林的妻子。必定有认识她的人。如果换个名字,同样会引起怀疑。


第三,坦白地说,吴站长是知道余则成身份的,所以对晚秋的身份,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其中的关窍,也只有吴站长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但是吴站长已经看破了这所谓的“忠诚”,一心只想求财,所以他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想过要撕破脸。吴站长知道,但是不说。


第四,晚秋是富士航运董事长的秘书。晚秋的叔叔穆连城的水同样很深,他能够从防卫严密的天津城举家逃脱,能够在日本同样混得风生水起。


并且穆连城还捏着吴敬中贪污受贿的大把证据。这其中的关系复杂着呢。当初晚秋能够住进保密局的家属院,是吴敬中同意的,主要也是因为穆连城的原因。


最后,如果有人开始怀疑晚秋,开始调查晚秋,那证明余则成已经暴露了,直接跑路就是!

所以,晚秋用真名,是没有任何危险的。用个假名字,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脂肪故事

第一,她是穆连成的亲人,穆连成跑到日本去了,不值得怀疑的身份。

第二,晚秋在延安,是极少数人知道的事情。她到了台湾,完全可以是借助穆连成的推动到了台湾,在那边扎根,穆连成的亲戚是最好的挡箭牌。

第三,晚秋在天津站期间就和站长有过联系,晚秋居中的地方就是保密局的,所以她完全没有必要隐蔽以前的身份。


健康科普小郎中

我认为晚秋是有原型的,例如,我党隐蔽战线上的女英雄张露萍就曾经是延安文体活动的骨干,她重新回到重庆后也有不相干的人知道她去过延安,她对他们说是因为吃不了延安的苦,所以又回来了。

潜伏中晚秋的人设是汉奸的侄女,当年吴敬中站长为了晚秋叔叔家的财产,指使余则成去勾引晚秋,当然晚秋叔侄俩也够机智,在军统的眼皮底下转移了财产并逃之夭夭,后来晚秋叔叔还用此事胁迫站长给晚秋找房子,在这里面晚秋是很配合她叔叔的,回到天津后没多久就发现余则成和翠平是假夫妻,由此可以看出晚秋是有干特工的天资的,当然她也对余则成产生感情……

凭余则成和晚秋的经历,应该可以搞定吴敬中,并且利用晚秋叔叔的特殊身份,再次在敌人的心脏站住脚完成我党交给的特殊任务,当然如果他们暴露了也一定会宁死不屈的,因为他们都是具有崇高信仰的战士。


爱喝咖啡的大妈

晚秋暴露了吗?你是指的电视剧吧。晚秋去延安之后我记得只有一次余则成在广播中听到她的诗歌,用的名字是“晚秋”,没有带姓。仅凭这个名字,谁知道“晚秋”是一个人的姓名,还是名,还是笔名呢。其实这还在于电视剧的局限。如果用了别的笔名,还需要另外再交代,远不如直接用原名给观众的震动大。

晚秋的丈夫是党通局的,虽然实际上是情报贩子。舅舅是大商人,去了日本。晚秋的背景找不出问题。唯一的历史问题是在晚秋自杀之后去了延安的这段时间,只要把这段时间编的没有破绽就行了。就像余则成在南京受伤之后的那段时间一样。更何况当时内战,各处都很乱,很容易编的。

晚秋后来去做地下工作,应该是先去找她的舅舅,通过她舅舅的关系安排的明面上的工作。这样,她也不能改名。

晚秋根本没有暴露,继续用原来的名字没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