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而薄姬一生平安,为何吕雉放过薄姬?

庄苏颖

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该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不该是你的想了也没用。想了,或许因此还会招来灾祸。刘邦的两位妃子戚姬和薄姬的命运,正印证了这一句话。

刘邦登基之后,封吕后之子刘盈为太子。而戚姬自从跟随刘邦之后,因为年轻貌美,又善跳“翘袖折腰”之舞,深得刘邦的宠爱。她给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晚年经常带着20多岁的戚姬外出平定异姓王的反叛,戚姬“日夜涕泣,欲立其子”,这枕边风吹的时间长了,刘邦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儿子,觉得如意更像自己,而太子太过仁弱,所以便动了废长立幼、更换太子的念头。

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大约比刘邦小15岁,虽然说她原来跟随刘邦的时候也是一个美女,可是无奈现在年老色衰,加上这些年二人并不经常在一起,感情上无疑是越来越淡。可是刘邦在提出来废长立幼的想法之后,在朝堂上竟然遭到了众臣的一致反对。因为废长立幼动摇了国本,自古以来这都是引起国家动荡不安的原因。

再说吕雉自从嫁给刘邦之后,早年在家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刚被接出沛县的时候,又被项羽抓走,两军阵前还差点被下锅给炖了。吕雉的两个哥哥也很早就跟随刘邦一起干革命,功劳也很大。如今刘邦功成名就,就要抛弃糟糠之妻,大家当然要反对。

吕后急的想哭,便问计于张良。张良说:“当今天下,只有‘商山四皓’是陛下不能召之即来的人,所以很看重他们。如果太子能够礼贤下士请他们出山辅佐,此事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不久,太子果然请到了这四位老者出山。

刘邦得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之后,认为太子羽翼渐丰,其地位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于是便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

与戚姬相比,薄姬非常有自知之明,非常安分守己。薄姬本身是一个私生女,她的母亲魏媪是魏国的宗室女子,父亲是一个吴人。楚汉之际,魏豹被立为魏王之后,魏媪便将女儿薄姬送入魏王宫。当时魏王豹已经降汉,一天著名的女相士许负见到了薄姬,便对魏豹说:“她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当天子。”魏豹心想,“她的儿子不就是我的儿子吗,那就是说我将来要当天子了?”于是叛汉,又与项羽勾结。不久,魏国被曹参所灭,魏豹被杀,薄姬被掳,后来她被送进刘邦的后宫,但是一年多也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

与薄姬一同被刘邦掳来的魏王宫人,还有管夫人和赵子儿二人。她们三人原来关系一直很好,等到被掳的时候,三人相约:“谁先得到富贵,都不能忘了别人。”管、赵二女因为年轻貌美很快得到了刘邦的宠爱,被封为美人。一天,她们以此事开玩笑取笑薄姬,被刘邦听到,刘邦这才想起了薄姬的存在,便对她心生怜悯,在当晚便临幸了她。薄姬一幸而有身,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被封为代王。自此以后,刘邦就又忘掉了薄姬,很少见她。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吕后掌握了大权。凡是刘邦宠爱的妃子,吕后全部将她们幽闭于永巷,不得出宫。戚姬在此前的种种作为,令吕雉恨之入骨,所以对她“格外照顾”。戚姬带上铁质的项圈,穿上囚徒的衣服,剔去头发,被迫做舂米的苦役。她在干活的时候唱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明显是想让在外做赵王的儿子来救她,吕后知道以后勃然大怒。

吕后于是便将赵王如意召到京城,意欲杀害。惠帝刘盈仁慈,不愿看到母亲这样做,于是便将如意接进自己的宫里,饮食起居都和他在一起。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几个月以后的一天早晨,刘盈早起外出射猎,没有叫醒贪睡的弟弟,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如意已经被毒身亡。

吕后又派人挖去戚姬的双眼、熏聋她的耳朵、用药将她灌成哑巴,并砍去手足,扔进猪圈,谓之“人彘”,让大家前去观看。刘盈后来见到人彘,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之后,竟然失声痛哭起来:“这哪是人能干的事,我是太后的儿子,还怎么再治理天下?”从此以后,刘盈日日饮酒作乐,不问政事,身体很快垮掉,没几年便死了。

薄姬因为并不受刘邦的宠爱,所以他的儿子刘恒被封到了边远的苦寒之地代国为王,薄姬也因此被吕后允许出宫随儿子到代国居住,成为代王太后。

吕后掌权17年之后驾崩,大臣陈平、周勃等人铲除吕家的势力,凡是与吕家有关联的人全部遭到了诛杀。当时的小皇帝是刘盈的儿子,但是他也是吕后的孙子。众臣为了避免自己以后反遭清算,所以便诡称小皇帝不是惠帝的亲骨肉,也将其杀害,欲迎立新君。

此时,有人提出了迎立刘邦的庶长孙刘襄为帝。刘襄的父亲就是刘邦早年与情妇曹寡妇生的儿子刘肥,后来被封为齐王。但是有人却认为,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一个善类,立刘襄为帝的话,很有可能重演吕氏外戚专权的故事,所以大家便否决了这一方案。

这时,代王刘恒映入了大家的眼帘,众臣都认为薄姬仁善,不像吕后那般强势,易于控制,于是刘恒由外藩成功入继大统,薄姬则成为皇太后。但是刘恒并不像周勃等人预料的那样好对付,不久之后,他就从这帮开国功臣的手中夺回属于皇帝的大权,最终在位23年,并开创了“文景之治”。

文帝刘恒驾崩后,汉景帝即位,薄姬由皇太后升为太皇太后,两年后她才去世。虽然他的弟弟薄昭在汉文帝时因为犯法而被逼自杀,但是此后两汉诸帝都是薄姬的后代,东汉光武帝时尊薄太后为高皇后。与吕后、戚姬相比,她的结局无疑是最好的。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当初那位可笑的魏王豹,你知道人家薄姬的儿子就一定是你的儿子吗?真的是想多了。


栏杆拍遍

薄姬能够一生平安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个历尽沧桑、深通人情世故的人,能在强横的吕后当权之下没有被迫害,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在我看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无宠无危

吕雉不对薄姬下手,还让她出宫到其子刘恒的代地一起居住,这不是薄姬的能力。根本原因是薄姬没有得到刘邦的宠信,属于边缘化的存在,尽管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恒,但是对于吕雉没有任何的威胁。

薄姬命运多磨,一生颠沛流离,刘邦为数不多的宠幸并不是来自爱恋,而是来自哀怜。薄姬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个本份的可怜人,对于这样的人,吕后作为女人只有同情之心,而不会有嗜杀之念。

低调不争

薄姬为人十分低调,从来不争不辨、安守本分,她知道刘邦最宠爱的是戚夫人,后宫最有权柄的却是吕后,这两个女人之间为了储位必然会有一番争斗。

但是这些个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她选择了不偏不倚、低调不争。因此不论最后谁继承大统,都不会对她这个低调不争的人有什么动作。用薄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薄姬从来就没有非分之想!”

无为而安

汉文帝刘恒治理国家采用的无为而治,和其母薄姬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薄姬深通舍得之道,戚夫人的问题在于她想得到的太多,以至于产生了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

而薄姬则采用了“无为求安”的办法,甚至放弃了本该拥有的一切,心甘情愿的去苦寒之地代国,和儿子刘恒一起远离纷争以求平安。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刘邦的妃子戚夫人下场愁惨,薄姬一生平安。除了她们自身的为人处世之道外,还在于吕雉的恶毒残忍。

刘邦是"始作俑者",一切家庭悲剧均可追到刘邦身上。而"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贿,好美姬"。没钱寸步难行,这倒罢了,好色不依打路,从小开始干起,养成坏习惯,怎么都不可原谅。一个男人多几个女人,或者一个女人有几个男人,看上去的"幸(性)福,得报应的不幸。这是一条颠沛不破的情场真理。刘邦的女人多,埋下的隐患就多,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刘邦要了吕雉,生下一对儿女,刚刚就是一个美满的"好"字。他在外的时候又碰上定陶美人戚姬,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又收了魏王后宫立的薄小妹。平凡得一点不起眼。如果不是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个娇娇在刘邦怀里取笑这毛丫头,刘邦才不近薄姬的。这一夜之情,女人就怀上了,生下儿子一个。看来这汉王还厉害的哈。这三个女人,就是一个锅里的菜,都有儿子,这很麻烦的,都是王子的运,皇子的命。


吕雉和戚夫人先是争男人,争宠。吕雉年老色衰,戚夫人正在青春。所以,吕雉自然处于下风,戚夫人处于上风。后来,儿子渐大。加上刘邦不喜欢刘盈,喜欢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这矛盾由争宠转化为争储。这两方面的原因,让吕后恨死了戚夫人。只是"狠心贼"还在,吕后才不敢动手。再说薄姬,一夜之后,再没见刘邦。儿子生下后,就成天围着儿子转,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样子跟个老妈子样。呂后看她样子,就沒放在心上。刘邦更是看都不看他一眼。后来刘仲从代地逃回来,封地都不要了,刘邦很生气。之后,封薄姬儿子刘恒为代王。薄姬就请皇上皇后同意让她跟儿子一起去代国为国家守边。皇帝不置可否,皇后马上同意。于是薄姬就同刘恒,舅舅薄昭去了那冰天雪地的代地。一去二十几年。


刘邦一死,吕后把所有的刘邦的女人梳理一遍,整死了许多女人。而远在边陲的刘恒母子,吕后从来状沒正眼瞧过。


劉一千五

所谓种因得因,种果得果。戚夫人下场悲惨更多是自己咎由自取,思想短视愚蠢造成的,古代后宫六院,没有冤魂。

当时,刘邦登基后,吕雉已经年老色衰了,夫妻二人聚少离多,背心离德,已经不存在什么感情。作为帝王的刘邦,血气方刚,自然是更喜欢后宫年轻貌美的姬妾了,每日与他们厮混在一起,这其中就属戚夫人最受刘邦恩宠,几乎是形影不离。


(吕雉)

本来刘邦宠幸戚夫人,吕雉也深知自己年老色衰,听之任之,各过各的,心里虽然有怨言,但是也无可奈何。

但是戚夫人在越得恩宠的时候,变本加厉,日日给刘邦吹耳边风,废掉吕雉儿子刘盈,立自己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天长日久,耳根子软,居然还真做了这种打算。

这消息让吕雉知道,自然怒气中烧,抢了我的丈夫,还想害我儿子?!这是吕雉第一次下了对戚夫人母子的杀心。

于是吕雉联合外戚与群臣,以陛下枉顾纲常,废长立幼为由,阻止了刘邦废刘盈。

刘邦渐渐觉得刘盈羽翼渐丰,只得作罢。

后来刘邦去世,刘盈登基,实际吕雉总揽朝纲,也就对戚夫人母子下了杀手。全怪戚夫人母子当年逼之太甚。

至于薄姬,他是以前秦国名仕与魏国大家闺秀所生。后来她嫁给了魏豹为姬妾。魏豹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当年薄姬母亲请来著名相士给薄姬相面说薄姬生子可为王,魏豹一听,算盘打的飞快,她的儿子不就是我的儿子?那还等什么,儿子都都当皇帝了,造反得了,自己做不了皇帝,也能为自己将来的儿子博一方天地啊!只是没有想到自己最终兵败,被队友坑害了。

然后,薄姬被刘邦掳回来了。与薄姬交好的还有两个貌美女子,管夫人与赵意儿,她们曾经相约苟富贵莫相忘,只是这二人却不如当年薄姬在魏豹那照顾她两那样,在得到了刘邦宠幸后,不仅把薄姬忘了,还以此作为笑话说给刘邦听。

(薄姬)

刘邦因此觉得此二人无德无良,摈弃了他们,转而怜悯心底善良的薄姬,当晚临幸了薄姬,薄姬也是上天恩宠,当晚就怀了身孕,后生下皇子刘恒。

但是,薄姬生得并不十分出众,刘邦对他的恩宠也只是心血来潮的善心与怜悯罢了,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薄姬从此带着刘恒在皇宫谨小慎微,备受欺凌。

后来刘邦去世,吕雉清算了几乎所有刘邦恩宠的姬妾,唯独对薄姬恩宠有加,封其子为晋阳代王,封薄姬为代王太后,可以她说是大汉王朝吕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女人了。

除了薄姬一生谨小慎微,想来吕雉之所以恩宠薄姬也不过是觉得她不过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得不到丈夫的爱,守了活寡的可怜女人罢了。你没有得罪我,我们还同病相怜,可为知己,何苦为难?

后刘邦儿子死伤殆尽,刘恒被迎回为王号景帝,薄姬也终应了当年相士许负“子可为王!”的预言。


不书三少

薄姬遇到刘邦已经是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又在魏王宫里待了几年,也知道宫廷的勾心斗角,年龄上可能和吕后差不多,但她也有很多的条件不及吕后,首先她是后来的人,基本条件就不如吕后,吕后是刘邦贫贱之时明媒正娶的妻子,吕后为了刘邦也是几次都差一点丧命,吕后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她的妹夫樊哙,是刘邦手下的第一心腹猛将,另外她的子侄吕禄吕产都是有兵权的人,而且朝廷的很多要员,甚至包括张良都不赞同把刘盈更换下来,那个年代选择太子做接班人,习惯上都是选择嫡长子,除非嫡长子有较大的过错,刘盈是一个比较厚道的人,也没有太大的过错。虽然刘盈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刘肥,但刘肥的母亲曹氏不是刘邦正规的老婆,甚至连刘邦的妾都算不上,刘肥只能是勉强做一个王子。随随便便的更换太子,人们的担心是,会引发政治动荡,这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例子数不胜数,刚刚结束的秦王朝,就是用胡亥更换了太子扶苏,导致了秦王朝最终的覆灭。所以在当时刘邦还在世的时候,大臣们不愿意有这样的变动。吕后的政治地位,要远远的超过戚姬和薄姬,这三个女人,政治地位最低的当然是薄姬。但薄姬和他的儿子刘恒,都很低调。薄姬也不会对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当时想到的,恐怕也就是远离政治,远离这是非之地,在刘邦那里,讨得一块封地,安稳的做一个王,这在经历了战乱的薄姬那里,恐怕也是一个最大的心愿了。戚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自己就母以子贵,做个皇太后,但她没有什么政治能力,最重要的武器恐怕也就是在刘邦那里哭和闹,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手段了,朝廷上也没有太支持他们母子的人,但即便是这样,刘邦也考虑和犹豫了几次,要把太子刘盈更换下来,换上戚姬的儿子。为此,吕后当然要把戚姬恨的牙痒痒。吕后原来也是一个普通的农妇,本质上也不是一个恶毒的女人,是宫廷政治,以及险恶的政治环境,使得她一步步的成为蛇蝎心肠的女人。从吕后杀韩信杀彭越,她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而薄姬没有这种能力,但她知道她以及她的儿子刘恒,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低调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戚姬就显得很蠢了,刘邦死了以后,实际的掌权者已经是吕后了,戚姬唱了一个“舂米”歌,把儿子的命也葬送了。


我爱我佳38

薄姬地位过于低下,对吕太后没有威胁,同时没有结仇于吕太后

薄姬本来是魏王曹豹的妾,算命的人说她应该将生下天子。可想而知,魏王曹豹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自己会得到天下。只是可惜他想得太美,汉高祖打败了魏王曹豹,薄姬也进入到后宫之中。不过,薄姬并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所以一直默默无闻。

不过,薄姬年轻的时候和管夫人、赵子儿关系很好,她们约定先富贵的人不要忘记了同伴好友,有点像陈涉世家中的“苟富贵,勿相忘”的意思。管夫人、赵子儿得到刘邦宠幸,有一次她们陪着刘邦出去玩的时候提到了她们几个年轻时候的约定,于是刘邦怜悯薄姬,便宠幸了薄姬。恰好这次同房使得薄姬有了身孕,这便是后来的汉文帝。所以说当初那个算命的说得还是准的。不过,薄姬还是不得刘邦的欢心,因而并不受宠。

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报复了刘备宠幸的爱姬,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戚夫人了。不过由于薄姬并不受宠幸,所以她便得以出宫随着自己的儿子前往代地,因为汉文帝那个时候已经封为代王了。其实,说实话汉文帝和薄姬两个人地位挺低的,毕竟自己母亲本身是俘虏过来的,不受宠幸,加上本身母亲家又没什么势力,所以母子二人几乎快被所有人忘记了。

最后,吕后去世,大臣诛杀了吕氏的族人,平定了诸吕之乱。当时汉朝没有皇帝,大臣决定寻找一个皇子作为继承人,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就选中了汉文帝呢?因为大臣吃过皇帝母亲强势的亏,所以一定要找个母亲非常弱势的皇子,于是大家这个时候发现了几乎快被遗忘的代王母子,这便是后来的汉文帝。按道理来说薄姬也是不错的,儿子汉文帝和孙子汉景帝都是有作为的皇帝,史称“文景之治”。


历史是什么

戚夫人年青貌美,获得了刘邦的专宠,这已经让吕雉嫉妒得要命了。更要命的,是戚夫人还整日缠着刘邦,要以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取代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的太子的位置,而且差一点就成功了。这怎么能不让吕雉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呢。所以在刘邦死后,她迫不及待地毒死了赵王如意,又以极端残忍的手段虐杀了戚夫人(把她变为人彘)。她的手段的残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她的亲儿子,孝惠帝刘盈都说,这简直不是人能干得出来的。刘盈因此而得病,二十多岁便去世了。

薄姬,即后来的孝文帝刘恒的母亲一薄太后。史书上未写她受宠于刘邦,可知她在美艳方面远及不上戚夫人。吕氏之乱平定之后,众大臣议论立君。先议淮南王,以为淮南王年少,母亲又恶,未立。共议立代王刘恒,因为刘恒仁孝宽厚,而且母亲薄姬"谨良"。所以刘恒做了皇帝,即历史上著名的汉文帝。由此可知,薄姬是因为不太美艳但却人品优良,才免遭吕后的茶毒,而终成正果的。

欢迎点评。


WM晓奇

脚为什么比手白呢,因为脚老藏着掖着,薄姬原是魏王豹的王后,无论姿色和智谋都比戚夫人高,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幸,儿子刘如意也受刘邦喜爱,刘因此差点废黜了太子刘盈,刘邦死后,吕后又岂能放过戚夫人?再从为人上,薄姬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正是她的谆谆教诲,才有了后来的汉文帝,她的谦让不挣的性格也连接让她避免卷入政治斗争,可以观看一下古装历史剧(大风歌),里面演员演的很好,也描写了薄姬的智慧。


坚果小哥

吕后之所以恨戚夫人,是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刘邦逃到定陶认识的戚夫人,戚夫人可以说和刘邦也算患难夫妻,但从那以后,吕后见的刘邦就少了,吕后早年嫁给刘邦,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最终还是得到了刘邦的冷落,尤其是刘邦有了戚夫人之后,戚夫人给刘邦生下儿子之后,竟然让刘邦废了吕稚的儿子太子刘盈,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就这样戚夫人给自己一步步埋下祸根,刘邦死后戚夫人最终被吕稚挖眼,割舌,熏聋耳朵,剁掉四肢,做成了人彘。

薄姬就不同了,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薄姬被召如汉宫,薄姬召如汉宫只不过是一般宫女,沦洗衣织布的下人,但毕竟薄姬是魏王豹的妾,偶一次就被刘邦看上临幸了,还给生了个儿子刘恒,薄姬母以子贵,地位才得以提升,但刘邦很快就把薄姬忘到九霄云外,其实吕稚也没把薄姬当回事,刘邦死后,薄姬随儿子刘恒去了代地,自然对吕后没有什么危险,所以薄姬能得到平安。


夏有凉风61

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为了贪图荣华富贵,嫁给了比他爷爷还大的老头,然后贼心不死,居然想篡夺吃尽苦头,受尽委屈,辛苦创业的原配的地位以及人家儿子的合法地位,这样的人不该惨死吗?这样说有没有人认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