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中有一把寶刀,其用途很特殊,只有后妃生孩子時才能請出來

生兒育女是人類綿延後代、繁衍生息的一件大事,在民間如此,宮廷亦如此,因為一個王朝的延續,需要靠血緣來維持。清代後宮,后妃的生育被視為最緊要的大事,因而歷來鼓勵皇帝多妻多生育。

養心殿中有一把寶刀,其用途很特殊,只有后妃生孩子時才能請出來

如果要從入關前的努爾哈赤、皇太極算起,一直到咸豐為止,9位皇帝的249位后妃中,共生育了195人,其中皇子113位,公主82位。在故宮所藏的清宮檔案中,曾發現兩冊關於妃嬪懷孕分娩的檔案,這兩份檔案對皇子誕生之初的各類事項記載得較為詳細,從中我們可以領略一下清宮后妃的生育習俗。

一,后妃懷孕後受到的特殊待遇

根據《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的《遇喜》專條規定,后妃懷孕後,每日食用按照平時的份額,再加一半;有生母健在的,臨產前允許生母進宮照看服侍,直至嬰兒滿月後出宮;同時,再派一名總管太監,率領敬事房、御藥房的太監守夜當差。

除了表現在飲食、身體、家眷入宮照料等方面外,還要約束孕婦的行為舉止,對她們腹中的胎兒進行良好的胎教,保證這些金枝玉葉出生之後健康、聰明、智慧。

養心殿中有一把寶刀,其用途很特殊,只有后妃生孩子時才能請出來

二,臨產前的準備工作

清宮后妃懷孕後,在產前還要做一系列具有滿族特色的準備工作。

1,刨喜坑

刨喜坑是滿族的習俗之一。在懷孕的後宮女眷住所旁邊挖個“喜坑”,挖好後在坑內放筷子(快生子之意)、紅綢子、金銀八寶等物。這個喜坑是分娩後胎盤、臍帶的掩埋之地。

2,挑選媽媽裡

所謂媽媽裡,是滿族人一種習慣稱呼,指的是已經結過婚並且是兒女雙全的婦女,這樣,才會讓使用者感到吉祥,認為她們會給產婦帶來好運。媽媽裡的年齡從20歲到40歲不等,他們的任務是到懷孕后妃的住處上夜守喜。

養心殿中有一把寶刀,其用途很特殊,只有后妃生孩子時才能請出來

3,準備嗎哪哈

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準備待產包。嗎哪哈指的是新生兒穿用的衣物,在新生兒即將誕生之前,要準備足夠的應用之物,其中包括春綢小襖、白紡絲小衫、春綢挖單、紅肚兜等,幾乎應有盡有。

4,準備分娩用具

這些分娩用具,主要有大小木槽、小木刀、易產石、大黑氈,以及吉祥搖車。另外還要準備木碗、木鍁等物品,這些是分娩後處理胎盤等需要用到的。我們就以懿嬪,即慈禧為例看看她的分娩過程,下文都以慈禧作為稱呼。

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初九日,御醫為慈禧太后診斷脈象,妊娠時間將近9個月,飲食起居正常。三月初十日,兩位準備節接生的姥姥進一步請得為慈禧把脈,預計大約是在三月底至四月初之間分娩。

養心殿中有一把寶刀,其用途很特殊,只有后妃生孩子時才能請出來

於是,宮中上下緊張忙碌了起來。三月十三日,木槽、木碗、木刀、嗎哪哈、黑氈等物被送來。此外,臨產時起到保佑和鎮邪作用的易產石和大楞蒸刀也被取來備用。

後宮女眷臨產時,產房外面需要懸掛大刀,用以鎮邪。另外,還要放置易產石,藉以助產,這些東西都是為生產順利、母子平安而設的。

易產石和大楞蒸刀,都是珍稀之物:易產石收藏於乾清宮,大楞蒸刀收存於皇帝辦理政務的養心殿,平常任何人都不許擅自將它們拿出,只有在重要嬪妃臨產之時,經皇帝許可後方可請出,分娩之後要立即送回原處,違者治以重罪。

經過,九個多月的懷胎孕育,三月二十三日,慈禧開始坐立不安了。總管太監迅速奏報給咸豐帝,隨後,慈禧便誕下了一位皇子,接生姥姥們手腳麻利,很快就收拾完畢。

養心殿中有一把寶刀,其用途很特殊,只有后妃生孩子時才能請出來

御醫們為慈禧和小皇子請脈驗看,脈象均安,於是用中藥福壽丹給新生皇子開口。咸豐聽到誕生皇子的消息,大喜過望,自己終於有了香火了,這也是他唯一的一位皇子,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