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一代儒学大师,为何背后却纳2个尼姑为妾?

李辰晓

从生活作风入手,先把人“搞臭”,再把人“搞倒”。从私德上先否定一个人,进而从政治上进行抹杀。千年以来,一直如此。

朱熹为何被“纳尼姑为妾”

朱熹为何被冠以“纳尼姑为妾”、“儿媳寡居生子”的道德污名,实际上是在南宋“道学”和“反道学”两个政治理念不同的士大夫派系之间政治斗争的结果。

从为官及风评上说,朱熹一直担任的是顾问、经讲之类的官职,本身并没有贪污不法的污点,相反由于其“诚心正意”的一贯主张,他刻意追求道德洁癖的行为也使得反对道学的人士难以用贪污受贿等常规手段将其斗倒。

那么,在庆元党禁的朋党斗争中,反道学人士为了将“道学”人士全面逐出朝堂,不得不首先将“道学宗师”朱熹斗倒,而如能撕开“道学先生”一贯的虚伪面具,从私德上首先戳穿其“假道学”的一面,将会带来相当戏剧性的效果,以及从政治声望上沉重打击其立身的根本。

朱熹纳尼姑为妾,儿媳寡居生子这样的罪名就是在这一情况下被罗织和编造起来的,再加上朱熹在获罪之后又自己上本承认错误,认罪悔改,更加坐实了这一罪名,成为千古之后争论不休的话题。

“事功派”和“清流派”的政治斗争

朱熹最早见用与宋孝宗时期,反对从高宗以来的对金投降主义,这一政治主张和意图中兴恢复的宋孝宗是一致的。

但终宋孝宗一朝,朱熹一直未能获得重用,其提出的政治主张甚至一度引起宋孝宗的震怒,淳熙七年,在其向孝宗上的奏章之中依然贩卖其“诚心正意”的主张,同时以十分激烈的言辞历诋时政,将孝宗朝描绘成一幅天下无道、小人当政的乱世景象,尤其是奏疏结尾“莫大之祸,必至之忧,近在朝夕,而陛下独未之知”之类的话,言辞更加激烈。孝宗阅后大怒说:“是以我为亡也。”宰相赵雄说:“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道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参知政事周必大也从旁力为救解。孝宗虽暂时息怒,心中却未能释然。

其议论朝政、耸人听闻的手段,大抵于后世的清流及“东林党人”有共通之处,即远离政治中心,无法一览全局而故作高论,将“小人”“君子”之争无时无刻不挂在嘴上,只知道指导君王“修德养性”“亲君子远小人”,无法提出务实的政治举措,甚至视具体工作为低贱,高坐论道,这种清谈误国的举动,向来为追求“事功”型的君主所厌恶不满的。

这类的清流,虽然从私德上无亏,但是对国家朝政的实际意义近似于零。

清初反宋儒最激烈的颜习斋对此曾气愤地指出:“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并痛切地说:“今天下兀坐书斋人,无一不脆弱,为武士农夫所笑者,此岂男子态乎?”宋、明理学家重文轻武,从而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颜元感到深恶痛绝,他气愤的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宋孝宗一朝,其重用的虞允文等为典型的“务实主义”事功一派,在他们的眼中早以将朱熹等看成腐儒,而由于其在朝,而与朱熹等持相同立场的“道学派”多处于在野,因此不免在野的清流用严苛的标准来议论朝臣,而身居高位的当权事功派则施以严厉的政治报复和打击,以至于愈演愈烈,两派交替执政当权,都以去之而后快的态度对待另一方,最后无视其言论是否正确,只看是否同党,演变为激烈的党争,从而导致了

庆元党禁之祸。

清流派的终极报复

在中国历史上,“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单纯效果论,以及“君子”、“小人”的 单纯道德论,向来是评人论事的两个主要标准。

从现存史料记载来看,凡是那些曾经得罪过“道学”的人、凡是得罪过“读书人”的人,不论他们曾经有多么突出的政迹、多么高尚的名节,总不免被贴上奸邪、小人之类的标签而痛加丑诋,这其实都是站在得胜者立场上的一面之辞。

无论是驱逐伪元、再造华夏的朱元璋,又或者是驱散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伟人,恐怕都难以获得完全客观公正的评价。

但是,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道学家的评论而停步,而道学其正确和进步的一面,也不会被历史所轻易的遗忘!


谈者无语

我相信朱熹纳尼姑为妾的事。一提到儒学大师就认为应该六根清净无欲脱俗才对,其实恰恰相反,圣人是情圣欲圣才对,因此朱熹喜欢脱离世俗,不被礼教束缚的女人是符合大儒性格和特色的,这件事我认为不是污蔑是称赞。


彩云东升

朱熹是一代大儒,宋宁宗即位后,朱熹既当皇帝顾问,又是皇帝老师,当时老夫子65岁,照理说应该知足了,但他却倚老卖老,惹的皇帝很不高光。才有了以后的〝庆元党案〞,监察御史沈继祖罗列朱熹十大罪状,其中包括〝引诱尼古二人为宠妾〞。就是这样朱熹冤案背负一身的骂名,名声扫地,没几年就死了。


银河流岚

朱熹是个才子、诗人、数学家。孔子说,食、色人之欲也。正视人的本性。朱熹却提倡去人欲,扼杀人的本性。(有资料记载,朱熹自己是没有去人欲的,花边新闻不少。)在习惯于上贡给敌国,年年送敌国大量金钱、粮食、马匹、美女,向敌国求和平的弱宋大环境下,朱熹也不敢向孔子那样倡导"以直报怨"(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是弱宋时代的悲哀。

朱熹不是朱儒。多了人字旁,是侏儒。


烟台蝎子

因为朱熹觉得自己很牛B。所以决定跟佛祖比一比谁厉害,谁更能让女人满足!比试结果显然是朱熹碾压了佛祖~因为那两个尼姑最终背叛了佛祖而心甘情愿的接受了朱熹先生的“调教”。朱熹一生非常厉害的,除了尼姑和儿媳妇外,还有许多女人都被他从肉体和精神上所彻底征服。这里头有当时的女文青,也有当时的女明星……朱熹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征服的一生,是在女人身上努力耕耘的一生!朱熹先生永挺,不朽!


天之重云

朱熹是否做过这样的事存在很大疑点。在我国,有一种非常不好的传统,如果从理论上学术上无法批倒一个人,那就从道德上先否定其人,进而否定其学说。现在也有很多不喜欢理学的人也在骂朱熹,拿这些没有根据的事情津津乐道,这些人其实根本不懂儒学,更看不懂理学,只是听了一些别人的言论就开始假装有学问!

那些认为儒家误国的是那种以利益为唯一标准的浅薄者!认为宋明理学是假货的人,是毫无思想人云亦云的白痴! 儒学是世界上人类最高智慧的呈现,宋明理学是儒学的哲学化,比儒家思想体系在系统性和逻辑性以及理论性方面更严谨更精致!至于有人利用这种思想来作恶,那是另一回事,与孔子,朱熹毫无关系!与理学更没有关系!


红学江湖

这是典型的"三人成虎",谎言说上千遍就成了真理。根本就无须考证,古人把名声看的比命还重要,何况朱熹如此大家,他是一位里程碑一样的人物,岂会做如此之事。读书首先要学会思考,要有自已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否则的话还不如不读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