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美国的B-29是怎么逃出原子弹的爆炸半径的?

影子V落枫

1945年5月31日,美国正式启动对曰使用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三颗原弹被研制出来,分别被命名为:小男孩,胖子,瘦子。头两颗最后被分别投送到曰本的广岛和长崎。

之前,美国,英国和中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吉’,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于是,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15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曰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4月26日,在美国本土经过4个月紧张训练后,第5O9大队密秘进入提尼安岛。岛北机场有4条平行跑道,长259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基地。8月4日,509大队所属7架b一29型轰炸机的全体机组人员被召到简令下达室,观看在阿拉摩戈多试爆们原子弹纪录片,然后由帕森斯上校讲解投弹注意事项,告诫驾驶员千万不要穿过蘑茹状云冠飞行,以免被辐射所伤。第二天,原子弹被起重机吊入轰炸机上。

1945年8月6日8时,3架B一29美轰炸机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广岛市民对习以为常的空袭警报已无动于衷,很少人钻进防空洞。在此之前,B一29己连续数天飞临曰本领空训练,但这次飞行,其中一架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一小男孩。

9点14分17秒,装有原子弹的飞机,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正中,然后打开自动装置,60秒后,原子弹从一万米高空落下。

投掷完原子弹后,B一29迅速在高空急转弯飞离现场。轰炸机必须远离爆炸中心11英里远,否则音速般的冲击波就会撕碎飞机。而给飞机逃离的时间只有43秒。虽然机组人员按技术要求逃离了原子弹爆炸范围,但机组人员还是被3。5G力量的冲击波甩出了座位。飞机就像被撞成两段似的。

广岛核爆造成14万人死亡,4,8万幢建筑物被全部摧毁,2,2万幢严重毁坏。

广岛被核爆后,日本军部仍认为美国只有一枚巨型炸弹,所以坚持不投降。于是,8月9日,美军又出动B一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祥投到日本长崎市。说来长崎够倒霉的,本来胖子计划要投到小仓的,因为那里天气不好,改投到长崎。长崎核爆,伤亡8。6万人,60%的建筑物被毁。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远山344

二战末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这也是二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小男孩”原子弹从9000多米的高空投下到下降到约600米的高度爆炸,中间只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这点时间够投放原子弹的B-29轰炸机逃出爆炸半径吗?“小男孩”原子弹爆炸威力相当于1.5万吨的TNT炸药的当量,威力巨大。

B-29的最大飞行速度是574公里/时,最大巡航速度350公里/时,在投弹后,B29就全油门的做了一个155°的转向,立即向下俯冲提高速度,这样飞机几乎在瞬间,就将飞机高度下降了300多米,B29立即开足马力,以最快速度向水平方向飞行。45秒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而此时的B29在距离9公里附近,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波撞击。

机组人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佩戴上了能够遮蔽强光的护目镜,并没有影响到对飞机的驾驶,但是飞机上用来记录原子弹爆炸的照相机都受到了过度曝光。



遇到么

其实当年的原子弹还是比较简单的,并不像现今的核武器威力大的变态,但是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弹,是人类唯一一次将核武器应用在战场上。


当年美国向日本投送原子弹的飞机是美军509轰炸机对的三架B29轰炸机,当时的投弹升限并不高,它是怎么脱离原子弹爆炸给飞机带来的影响呢?

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下当年美军向日本投送原子弹的简单过程,当年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爆炸后,威力相当于1.25万吨的TNT爆炸所产生的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同时产生的6千多度的高温,把广岛几乎化为灰烬,冲击波把所有建筑物摧毁殆尽,处于核爆中心的人和动物,瞬间气化,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都能感觉到热浪。

这么大的威力,当时的螺旋桨飞机最大速度在550到650km/h而B29也就能飞550km/h这个速度肯定在投弹后不能安全撤离,那么它是怎么做到安全撤离的呢?是因为它在投弹的过程中,做了一个非常规的机动动作,在投弹后,B29就全油门的做了一个155°的转向,立即向下俯冲提高速度,这样飞机几乎在瞬间,就将飞机高度下降到300多米,做完机动后,B29就全速度离开投弹区。
投弹后45秒,原子弹就爆炸了,但是全速飞离的机组人员还是受到了影响,飞机受到气浪影响,剧烈颠簸。机组人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佩戴上了能够遮蔽强光的护目镜,并没有影响到对飞机的驾驶,但是飞机上用来记录原子弹爆炸的照相机都受到了过度曝光。


军武杂谈V

我们以第一颗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举例,首先美军用的是飞行限度高、抗击打能力强的B29“空中堡垒”。这样在飞机撤离的时候即能快速远离爆炸中心又能使投弹者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美国B29空中堡垒)

其次,经过精密测算出了安全区的距离。

当时那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经测算有13000吨TNT当量。为了达到最大损坏力,使用的是空中爆炸,即使用减速伞在广岛600米左右的上空自动引爆,而这个爆炸范围的极限半径是12.8公里。

(广岛投放原子弹示意图)

那就很简单的,经过数学三角测算时间和距离,只要在“小男孩”爆炸前飞离爆炸安全区即可。所以执行任务的B29是在31000英尺(9000米)上空投的弹,“小男孩”背的减速伞达到指定爆炸上空时间精准到45秒,而且是飞机在高速飞行中的抛物线投弹。这都是为B29能够及时到达安全区提供时间。

但是,当时的美国科学家经过计算后,普通飞行状态下B29轰炸机在45秒时间内到不了安全地带。于是就对此次任务的B29进行改装,让其在投弹后能最快速度掉头转向,而最终计算结果是转向155度最适合(180度转向是最好,但是B29执行不了)。

(B29安全撤离示意图)

最终,一切按照原定计划实施,1945年8月6日(日本时间)上午8时15分17秒,“小男孩”正式在空中投下,B29严格执行了之前的撤离计划。45秒后“小男孩”准时爆炸,B29虽然还是能强烈感受到其冲击波气浪,但没有真正影响到执行任务的B29和飞行员。这些见证伟大时刻的飞行员们还都活到了八、九十岁。


今古纵横

二战末期日军负隅顽抗,美军曾经想过攻上日本国土一雪珍珠港事件前耻,可是想来想去觉得这样做的话美军死伤肯定很大,遂决定动用原子弹迫使日军快速投降。于是乎,美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两个城市被摧毁,人数死伤达到了几十万,这也是二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可是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为什么投放原子弹的B-29轰炸机却安然无恙呢?


虽然说小男孩是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但是在投放之前美国也不是没有预料到原子弹的爆炸会波及到飞机,所以携带原子弹的B-29轰炸机是飞到了近万米的高空才投下了原子弹,这样的话一来可以远离原子弹的爆炸中心,二来增加了原子弹下落的时间,给了轰炸机逃离的时间。但是,虽然近万米高空,但是原子弹下落到爆炸中间间隔的时间也不足一分钟(原子弹后在600米高空爆炸,经计算这样做杀伤力最大),那么够飞机逃离吗?

其实吧,早期的原子弹一方面威力很小(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TNT当量均为2万吨以下,现在看来这只是微型的核弹了),另外呢,原子弹的威力与距离爆炸中心的距离会有很大关系,就小男孩来说,它的绝对杀伤半径只有2、3公里,最大的杀伤半径也不过5.6公里,在下落的几十秒时间里,B-29轰炸机已经驶离了原子弹的爆炸中心超过了9英里,在这么远的距离下,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当然了,除了飞机受到了一点点冲击波的影响以及机上搭载的照相机因为强光的原因受到了过度的曝光之外,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


镜像宇宙

说起B-29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但是相信看过日本原子弹爆炸的人都知道,原子弹是由美军一架轰炸机从高空投放的,而投放原子弹的这架飞机就是B-29轰炸机。

原子弹的威力可想而知,那么作为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杀伤武器原子弹爆炸后,B-29又是如何逃出生天的呢?

B29当时的投弹高度相当高了,大约为接近于1万米的高度,美军机组在平时训练时的,要求飞行高度在9000米以上,B29的实用升限在1万米以上的。这是相当完全安全的高度,日本战斗机难以到达的,整个投弹过程实质为自动投弹装置下进行的。

B- 29当时最大飞行速度为577千米一小时,也就是一分钟大概9公里,而当时的原子弹爆炸设计在600米的上空,实际上在100米的上空,整个过程大约是45秒左右,而B-29从投弹到爆炸已经飞行了至少有8公里,加上距离地面有接近10公里的高度,实际上距离爆炸的直线路径至少有15公里,而原子弹爆炸也并不是瞬间就覆盖周围几十上百公里,也是需要传播速度的,显然当时的15公里直线距离是安全的


由于原子弹爆炸会产生距离的亮光以及辐射,所以当时的投弹人员都戴了厚厚的眼镜,避免眼睛被亮光弄瞎。飞机仍然在飞行,原子弹的辐射仍然在继续,显然速度上来说,飞机由于距离较远并没有受到原子弹的冲击


现代文学官

155度逃生机动!B-29轰炸机在3万英尺(9144米)高度原子弹,随即进行155度转弯,同时俯冲提升飞行速度,尽快远离起爆点。

艾诺拉·盖伊号(第509混合飞行大队,B-29 44-86292)机长保罗·蒂贝茨在执行任务前问过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这个问题,因为按照传统的轰炸方式,B-29投弹后直飞势必经过原子弹起爆点上方,此时机组必受冲击。奥本海默告诉他,你不能直飞,而需要迅速转向远离。之后,保罗·蒂贝茨一直驾驶轰炸机练习转向逃离,直到准备好之后才开始核击广岛。

常规武器的轰炸任务中,轰炸机通常组成飞行编队在2.4~2.5万英尺(约7300~7600米)高度投弹然后直飞返回基地,这种任务自然不存在受波及的风险;低空轰炸任务中,考虑到轰炸机可能受爆炸冲击波危及,因此采用了延时爆炸引信,等轰炸机飞离后引爆。

155度逃生机动则是原子弹飞行任务中B-29轰炸机所特有的,考虑到了B-29轰炸机在原子弹爆炸时所能达到的最远飞行距离:爆炸不光会产生剧烈的冲击波,包含大量辐射物质和粉尘的蘑菇云也会迅速冲上3~5万英尺的高空,产生的高温极有可能令轰炸机燃烧起火。经过数学计算,B-29机组被告知转向155度。轰炸机以300英里(约483公里)的时速飞行,投弹后立即转向并俯冲加速,此时的原子弹由于惯性则继续按照原来的航线以小于300英里的时速向前坠落接近爆炸点,在广岛上空500米处爆炸以发挥最大的效果。从投弹到引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5秒时间,而转向俯冲的B-29轰炸机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飞出爆炸点6~7英里(9.6~11公里)的范围,虽然还会受到些冲击波,机身发生颠簸,但这个距离已经算是安全的了。


拦阻着舰

稍微对军事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在电视上的军事节目中也播放过很多次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尾期,美国为了加快日本投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别在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枚原子弹。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在实战中使用核武器。都知道原子弹的威力很大,爆炸当量都在2万吨TNT当量左右。那么负责投掷原子弹的飞机在原子弹爆炸以前能飞到安全区域吗?

主要取决于飞机的投掷高度,原子弹下降速度,以及爆炸高度。当时B-29投掷原子弹的高度是9600米,爆炸高度是600米,想要飞出安全距离,B-29必须在爆炸前飞到9公里以外,就安全了。

都知道原子弹在投下去以后依靠惯性,会继续沿飞机的飞行方向走,所以最佳方法就是调头向反方向飞去。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飞出最远的距离。

1945年8月6日。B-29在广岛投下小男孩后,迅速掉头,开足马力拼命向反方向飞去,43秒后,小男孩爆炸,他们也成功的飞到了9公里以外,虽然后面的冲击波,差点让飞机坠毁。不过他们还是安全的返航了。


武说天下


原来看过一篇介绍这个文章,美军计算了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好了投弹飞机的逃离方案,几乎可以说是刚刚好,晚一两秒都来不及。


为了使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最大化,设置的为距地面六百米处爆炸,而投弹的b29轰炸机在九千米的高空,经过计算,从原子弹脱离机舱,到预订高度爆炸的时间为44秒。

也就是说投弹的b29需要在44秒内,飞出九公里,才能逃离核爆区域,但b29最大时速为575公里,在44秒时间内,只能飞出去7.02公里,这样看投弹的飞机似乎是逃不出核爆区域的。


其中的另一个因素,是这次轰炸成功的关键,原子弹投下以后,它并不是垂直下落,因为惯性作用,下落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需要提前在轰炸点前投放,所以投弹后的b29立刻做了155度的回旋,背向原子弹的方向朝下极速俯冲,在重力的作用下达到了能有的最大速度,逃离了核爆区域。

即便是这样,担任轰炸的b29飞机仍然感受到了冲击波的气浪,飞机上带的胶片全部被曝光了。


人文茶客

1945年的广岛原子弹大爆炸,可谓上演了一场绝境大逃亡,惊心动魄的45秒,决定了美国B29全体机组人的生死。B29要想逃出逃出升天,就必须逃出原子弹的爆炸半径,今天我们就从原子弹的爆炸半径、安全范围、B29的飞行速度、数学等方面,一起来回顾1945年B29飞机45秒惊心动魄的大逃亡。

原子弹爆炸的主要的五种杀伤危害是: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对于当时投放原子弹的飞机而言,最大的威胁是冲击波。而冲击波的杀伤随着距离减弱,只要离得足够远,这个冲击波就没有鸟用了,因此只要飞机飞得足够远,飞机就安全了。

1945年计划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叫“小男孩”,它爆炸相当于2万吨的TNT炸药的当量,威力巨大。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弹,大家都没有经验,因此但是大家都比较谨慎。为了保证参加投放原子弹的机组人的安全,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要求投放原子弹的B29飞机必须远离核爆炸中心半径12.8公里。同时,为了最大地发挥原子弹的威力,要求在距离地面600米的高度爆炸。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飞机B29,在投弹的时的距地面高度是9.6公里,B29飞机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达到安全距离12.8公里。后来,科学家门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原子弹爆炸前将飞机的水平距离拉大9公里,从而达到安全距离。你可能会说,飞机直接爬升到12.8公里,不就完事了,为何还要飞9公里,这不是舍近求远吗?有两个因素不允许这样做,一是飞机向上爬升难度大,速度慢,时不待我;二是B29的最大飞行高度是10.241公里,根本无法达到安全距离12.8公里。

B29的最大飞行速度是574公里/时,最大巡航速度350公里/时,经过严密的计算得出的最佳逃生方案就是B29在投弹后,原子弹继续向前飞行,而B29立即转155度角飞行,这个角度可以保证笨重的B29能够尽快转向,同时核爆炸时,核爆炸点在飞机的尾部。

1945年8月6日,9点14分17秒,一架装载着原子弹的B-29(44-86292)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60秒钟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度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在原子弹飞出的一瞬间,十万火急,B29立即开足马力,拼命地向水平方向飞行。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而此时的B29在距离9公附近,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波撞击,飞行员紧握操作杆保持飞机平衡,按当时飞行员的话说:“感觉有一个巨人用电线杆狠狠地抽打了飞机”。

惊心动魄的45秒,在科学家和机组人员的努力下,终于使B29得以逃出生天。下午2时58分,飞机顺利返回,机组人员受到热烈欢迎,并均被授予勋章。2014年7月28日,当年执行“广岛投弹任务”广岛投弹任务的轰炸机机组人员中西奥多·范柯克,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养老院中逝世,享年93岁。至此,执行“广岛投弹任务”广岛投弹任务的12名轰炸机机组人员全部离世。特别需要提一嘴,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而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