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愛讀書的人,總有那麼幾本心頭愛的史書,去反覆研讀。

為什麼史書這麼有魅力?為什麼要讀史書?

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引論》開篇就指出過。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隻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培根也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他把史書放在了讀書清單的第一項。

此外,歷史書讀最輕鬆,比起科普類和各學科的入門書籍要輕鬆多了,像聽故事,還能學道理。

愛讀歷史書的人,往往有著儒雅的氣質、幽默的談吐、不凡的見識,讓人不自覺折服於他們的魅力。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可能這萬分之一的人中,愛讀歷史書的人佔大多數。

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高盧戰記》 (古羅馬)凱撒

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凱撒編著的《高盧戰記》敘事翔實精確,文筆清晰簡樸,歷來很得到愛好羅馬歷史、拉丁文學和軍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

凱撒所寫的《高盧戰記》,共七卷,記述他在高盧作戰的經過,從公元前58年至52年,每年的事蹟寫成一卷。

凱撒死後,他的幕僚奧盧斯·伊爾久斯續寫了第八卷,以補公元前51至52年的空缺。

因此,《戰記》又成為記述這些地區情況的最古老的歷史文獻,它對高盧和日耳曼各地區的從氏族公社逐漸解體、到萌芽狀態國家出現這段時間裡的政治、社會、風俗和宗教等記述,成為我們研究原始社會和民族學的重要依據

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萬曆興亡錄》 方誌遠

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明神宗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主政的四十八年佔了明朝全部國運的六分之一,創造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紀錄。

其間,陷於內耗的明朝一次次錯過了重新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的機會,失去了改變自己、淨化自己的原動力,社會在不斷開放,路卻越走越窄,最終滑向了毀滅的深淵。

有感於此,學界曾有觀點認為:明之亡,實亡於萬曆。

那麼萬曆皇帝真能揹負如此罵名嗎?在興與亡的嘆息間,我們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啟示呢?

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方誌遠教授,一位歷史學的守望者,在史書中觸摸這個苦難民族靈魂的最深處。

讓我們跟隨他的腳步,一同探尋明代萬曆一朝的興與亡,得與失。

《囚徒天子 光緒皇帝》 喻大華

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君主,1875~1908年間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他一生三十八歲,在位三十四年,自打記事兒起就君臨天下,但始終處在慈禧太后的操縱之下,生活沒有自由,婚姻不能自主,備受摧殘和迫害,最終含冤九泉,命運令人扼腕嘆息……

然而,光緒皇帝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曾抓住稍縱即逝的時機,毅然吹響了改革的號角,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由此打開了中國百年變革大潮的閘門。

《囚徒天子光緒皇帝》:一位命運多舛的帝王的悲劇人生,愛恨情仇,千古之謎……一段感人至深的悲愴往事,不甘沉淪,無力迴天。

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是一位失敗的英雄!

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戰爭論》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書單來了|多讀歷史,做一個生命有亮、靈魂有光的人

作者卡爾·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年),是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普魯士軍隊少將。

1792年,參加了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升為軍官,並自修了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歷史學。

他在《戰爭論》系統總結戰爭經驗,在戰爭的性質、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精神要素的作用、武裝力量、進攻與防禦等許多方面有精闢論述,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

克勞塞維茨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

《西漢孤魂》 嶽南

馬王堆下一個被挖掘的洞穴內,突然竄出蛇狀的藍色火焰,院務處長被燒傷,工兵部隊緊急出動,探測炸彈未果。

鬧劇過後,意外發現千年古墓……

《西漢孤魂》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在湖南長沙發掘馬王堆漢墓的曲折歷程以及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所引發的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

作者採用紀實文學的手法,在考古發掘過程和相關歷史背景、人物事件之間自如切換,為讀者展現了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