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源自一個叫碻磝的地方

“濟寧”源自一個叫碻磝的地方

濟水流域圖

濟寧這個名字無疑與濟水有關係。濟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瀆”之一。所謂“四瀆”,指的是江、河、淮、濟,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這四大河流中,只有濟水銷聲匿跡了。因為黃河奪濟入海,其下游把濟水的河道佔領了,當今山東境內的黃河基本上就是濟水的故道。從現在的一些地名上還能看得出,如濟南、濟陰、濟陽,當然也包括濟寧,並且單從名字看,濟寧當為與濟水有關的最為重要的城市。冠以“四瀆”稱為“寧”的城市只有兩個:江寧和濟寧。江寧現在成為南京了。能夠稱寧的地方,名氣都比較大,諸如南寧、西寧、遼寧。然而,誰能想到,濟寧這個名字竟源自一個叫碻磝的地方。

碻磝,qiāo áo ,本意為多石不平貌。作為地名,其故址在今聊城茌平縣高垣牆村。碻磝城位於濟水南岸,即後來的黃河南岸,是河上要津,史稱碻磝津。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設置濟州於碻磝。濟州的設置與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形勢密切相關。碻磝城作為大河重鎮,是南北雙方保衛疆土、擴充地盤的往來關隘,軍事要津,歷來是軍家必爭之地。

早在東晉時期,晉的左將軍向彌留戍碻磝,便威脅著北魏的側背,使北魏不敢妄為。公元422年魏宋之戰,魏發兵南渡濟水,攻佔領碻磝,屯軍於此,泰山、高平、金鄉、青州等濟東地方皆降於魏(《資治通鑑》“宋紀”)。魏從此佔領碻磝。北魏泰常八年(423年),魏立濟州治於碻磝,領五郡十五縣(見《魏書•地形志》)。因為碻磝位於濟水岸邊,故稱濟州,這是濟州一名的來歷。著名的唐代詩人王維就曾被貶到濟州做司倉參軍。《新唐書》記載:王維“開元初,擢進士,調大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庫參軍。”這裡的濟州就在聊城的茌平。

公元952年(後周廣順二年),移濟州於鉅野縣城,並轄鄆城、任城、金鄉為屬縣。(公元518年即北魏神龜元年,置任城郡,鉅野縣一度屬任城郡),《水滸傳》中提到的濟州這時就在鉅野。

1150年(金天德二年),黃河氾濫,淹沒鉅野,濟州又遷到任城。其間,數次來回遷移。1271年(元至元八年),升州為濟寧府,這是濟寧這一名稱的由來,是由州升府改的名,如升鄒縣為鄒城市,升鞏縣為鞏義市一樣,多加了一個字。不過,這時的濟寧府是在鉅野。次年,移府治於任城。可見鉅野也曾叫過一段時間濟寧。現在說到濟寧一名的由來,多認為因鉅野一代曾被河水淹沒,而任城“地勢高亢,關津險阻”,“可保安寧”,故名濟寧。可見這是後人的臆測強解。從濟州一名出現以來,從茌平漂移到鉅野,從鉅野漂移到濟寧,地名遷移於三地。如果不加詳審,認為王維曾在濟寧或鉅野任職,豈不有失嚴謹,與歷史不符?這種地名轉移的現象在歷史地理中稱作地名漂移理論。地名漂移是指地名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特別是一些歷史地名往往有較大的遷移。

在歷史研究、學術探討中會經常遇到地名漂移現象,如果不清楚同一地名不同歷史時期所指的區域,就會牽強附會,攀附名人,甚至捕風作影,胡編亂造,留人笑柄。目前,許多歷史文化遺蹟之爭也與此有關。

郭偉,曲阜孔子國學院國學講師,濟寧市讀書協會副主席,中國孝德文化協會理事,中華古禮推行者,鏡觀女紅會(漢服制作推廣)理事,中國“挪威森林”公益項目志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