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有一種武器,只要臉皮厚敢亮出來,能輕鬆抵擋百萬大軍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主要是跟司馬懿鬥,而諸葛亮以進攻為主,司馬懿以守城為主,雙方各有勝負。

有一次諸葛亮北伐時間太久,仍舊沒有戰果,於是他想盡辦法逼司馬懿出戰,甚至連送女人衣服這種的損招都用了,可司馬懿仍舊不出戰。

古代戰場上有一種武器,只要臉皮厚敢亮出來,能輕鬆抵擋百萬大軍

司馬懿不出戰的方式很簡單,就是高掛免戰牌,大家在看古裝電視劇時,如果遇到兩軍交戰,很可能會看到一方掛免戰牌,這個東西真的那麼厲害嗎?為什麼掛免戰牌對方就不敢進攻了?

其實古代作戰最頻繁是在春秋戰國,當時各個國家相互攻伐,而中國古代戰爭的思想也是從戰國形成,比如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不過古人非常講究禮儀,作戰也不例外。

古代雙方交戰之前,由一方先下戰書,約定好時間、地點,這些信息需要靠使者傳遞,而且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也是禮儀的一種體現,否則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古代戰場上有一種武器,只要臉皮厚敢亮出來,能輕鬆抵擋百萬大軍

如果接到敵人的挑戰,自覺實力不濟,那就可以不應戰,這時候就可以搞掛免戰牌,表明不想跟你打,就如同諸葛亮面對司馬懿的免戰牌,也束手無策。

其實古代兩軍作戰都是你死我活,難道古人真的會為了禮儀,見到對方的免戰牌就不打了嗎?答案自然是不可能,一般掛免戰牌的,都是據城而守,只是不出現跟進攻一方打而已。

所以當自己有城池可守的時候,才能掛免戰牌,如果在平原上交戰,兩軍對壘的情況下,掛什麼牌子都是沒用的,而進攻一方見地方高掛免戰牌,一般也不會進攻了。

古代戰場上有一種武器,只要臉皮厚敢亮出來,能輕鬆抵擋百萬大軍

《孫子兵法》裡說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說攻打城池是最低端的作戰方針,如果對方又不願戰,那隻能眼巴巴的乾瞪眼了。

這時候就衍生出一種新的戰爭模式:罵戰!對面地方高掛免戰牌,為了逼對方出戰,只能派人去罵,變成打口水仗了,不夠掛免戰牌也需要勇氣,因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要臉皮足夠厚才敢掛。

古代戰場上有一種武器,只要臉皮厚敢亮出來,能輕鬆抵擋百萬大軍

儘管一個小小的免戰牌,就能抵擋地方百萬大軍,但有歷史專家考證,在古代正史記載中,從來沒有發現“免戰牌”這種東西,它很可能是小說家為了增添樂趣,而意淫出來的東西。

那麼古代真實作戰的情況下,到底有沒有免戰牌這種東西呢,至今似乎沒有討論出一個明確的結果,你認為這種東西在古代真實存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