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军第8兵团司令李弥?

阿男40607

李弥,云南盈江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四期毕业生,和林彪是同班同学。毕业后,他分配到朱培德的军官教导团任职,团长则是后来的总司令朱德。



李弥这人有点本事,所以朱德多次对他进行革命宣传,希望他能够起义。但李弥出生在地主富商家庭,对这一套不感兴趣,日后反而成了国民党军的急先锋,与红军多次交战,即便负伤也异常顽固。

抗战时期,他展现了黄埔生应有的军事素养。先后参加过昆仑关战役、枣宜会战等大型战役,特别是在宜昌战斗中亲率部队突袭日寇机场,烧毁敌机21架,名闻全国。他的官职也一路高升,晋升少将军衔、第八军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他表现的异常顽固,在山东地区多次和我军对垒。淮海战役时,他已经成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官,指挥着将近十万人枪。在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互相拆台,节节败退,黄百韬、邱清泉等人阵亡,战役溃败已成定局。但李弥却不听从杜律明的调遣,擅自撤退,被我军围歼。李弥则被人装进麻袋中,几经辗转,竟然奇迹般地逃出了解放区。

后来,李弥被蒋介石派往云南老家驻防,但大势所趋,云南很快被我军解放。李弥残部退往缅甸,而他本人在撤回台湾后,又被派往缅甸,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继续与我军对抗。
此时的李弥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真正在云南省履职。在多次被我军击败后,李弥倒是在缅甸站住了脚,和缅甸割据势力联合,多次以少胜多击败缅甸政府军,成为缅甸政府的眼中钉。最后竟然逼得缅甸去联合国对李弥进行投诉,要求撤兵。1953年,在联合国的压力下,李弥和6000多人撤回台湾,他在缅北的经历就此终结。1973年,李弥病逝于台北,终年71岁,被追认为二级上将。


石头有话说

李弥是国民党中在如今不是很出名的一名将领,如果说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晓,但是如果说到他后来的事迹,他绝对算得上是一名很传奇的人物。

金三角想必大家都是早有耳闻的,曾经世界第一毒窟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叫的,而作为这么一块传奇之地,谁又能想象得到它的创造人竟然就是国民党的将领李弥呢?在历史中,李弥是鼎鼎有名的金三角之父,金三角的出现与李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年少的李弥

李弥自小家中富裕,因为他家在云南和和缅甸的边境,所以他的父亲靠在两国间经营翡翠生意发起了家,他的父亲在一开始的时候生意非常红火,他家也因此成为了当地人人羡慕的豪富人家。

但正可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的父亲因为花重金收购了一颗非常稀有的翡翠西瓜,被当地的官府知晓了他拥有珍宝的消息,在强迫勒索他父亲而不得其所的时候,就找了个借口,将他的父亲关押了起来。


当时的李弥虽然是一名只有十几岁年龄的年轻人,但是他的胆子非常大,他因为官府贪财将自己父亲关押的事情气愤万分,所以偷偷来到了牢房旁在无人看守的时候将牢墙打通了一个大洞,想将被官府关押的父亲救出来。

他的父亲胆子非常小、顾虑非常多,在李弥打通了牢墙时因为不敢出逃,所以没有办法的李弥最后只能亡命逃出了老家,开始了他后半生复杂曲折的人生。

李弥逃出了老家后,虽然年轻但是有着一定的文化,所以在云南当地的一名军阀军官手下成为了一名副官。


抗日战争中的李弥

后来他又报考了黄埔军校第四期,成为了杜聿明、胡宗南等人的同学,不过他却没有杜聿明、胡宗南等人的运气。

在派阀林立、重用亲信的国民党中官职的上升一直中规中矩,被杜聿明和胡宗南狠狠甩在了身后,在1940年的时候才成为了一名师长。

(杜聿明)

在成为师长仅仅一年之后,李弥就带领着手下的部队建立下了奇功,他用自己非常威猛的作战手段和强烈的炮火摧毁了日本一个机场的战斗机,这个战绩在当时是非常辉煌的,原本籍籍无名的李弥凭借着这个战绩初步为人们所知,初次进入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眼中。

在抗日战争中的李弥一直有着很好的表现,因为他在战场上建立下的功劳,所以他在1945年被提拔为了军长,在成为军长之后,他没过多久又给自己立下一份军功状。

他带领着士兵击破了日本人非常坚固的“东方马奇诺防线”,李弥这一战的战绩对整个大局也是很大帮助的,所以为了奖励他,国民党将他提拔为了中将军长。

内战中的李弥

在内战时期,有一次李弥的部队虽然被我军击溃了,但是逃出来的李弥却并没有受到蒋介石的惩罚。

当时的蒋介石因为接连败退的原因,可以说得上是顾虑重重的,他将用人的最高标准定位成了对自己的忠诚,只要对他忠诚的,都将会受到他的重用。

而李弥虽然失败了,但他却用事实证明了他对蒋介石的忠诚,也因此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位置一步步提高了起来。


在蒋介石的重用下,李弥成为了国民党第13兵团的总司令,手下掌管着多支军队的兵力跟我军拉锯了起来。

后来他又成为了云南的军政大员,在内战中的李弥一直没有太过于惊人战绩,他与大多数的国民党将领一样,接连遭遇了大败,最后在国民党败退台湾的时候,他的部队被留在了云南坚守阵地,而他自己则被蒋介石招去了台湾。

在缅甸发挥强大战力的李弥残部

李弥留在云南的部队根本无法阻挡我军的步伐,最后被生生逼出了国境线外,李弥的部队在没有他的掌管下进入了缅甸,作为一支流亡军队,缅甸政府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存在出现在自己国土内的,所以他们就派出了军队想将这支残部逐出国境线外。

中国军队一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些在国内连战连败的军队如果来到了一些小国,那将会成为真正的悍勇之军。

清末时期被曾国藩剿灭的太平天国小部分残部在远跨重洋来到南美洲之后,就帮助一个南美洲国家击溃了另一个南美洲国家的军队,在异乡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远征军,也在缅甸战场上击溃了无数日本人,在国际间获得了巨大的名声。


李弥手下的残部在缅甸同样如此,缅甸派出了最强大的正规军希望满满地跟李弥残部爆发了战斗。

虽然李弥的部队后勤补助困难、在国内的战场上被无情地搓掉了身上所有锐气,但是他们毕竟是经历过血山火海的大军,又岂是这些小国可以相比的?所以缅甸的军队遭遇了惨败。


来到缅甸骄狂的李弥

而远在台湾的李弥听闻自己的军队在缅甸有着这么辉煌战绩的时候,当即非常骄傲地站了出来,说服了蒋介石。

他最后在泰国转换线路进入到了缅甸国土,重新掌握起了自己这支经历了血火两重天的军队,在缅甸与缅甸政府抗衡的时候,也向国境线对面的红色巨人发起了叫嚣的口号。

在和红色巨人对战的过程中李弥还是一如既往的大败,根本不堪一击,但是他转头一和缅甸军队打的时候就又再度获得了非常辉煌的胜绩。


我李弥想在云南做个王困难重重,但缅甸这个地方做个王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虽然他说的是实话,但最刺激人的往往就是毫无掩饰的大实话了,这些话没被缅甸政府听到还好,当缅甸政府一从国外报纸中得知了李弥所说的话后,当即气得炸了锅。

被遣回台湾的李弥和金三角

他们虽然也想豪气万分地将李弥驱逐出国境,但是他们哪来的这个能力?最后无奈的他们只能选择了求助联合国,他们委屈万分地向联合国提出了抗议。

虽然李弥根本不会听联合国的命令,但是他的老大蒋介石却不能不听,在联合国的压迫下,蒋介石最终只能将李弥和他的一部分军队调回了台湾,原本缅甸是想让李弥这所有部队退出国土的,但是李弥却在这个时候留了一个心眼。

他退走了自己的大多数伤残的士兵以及一部分用缅甸人冒充的士兵,然后将自己部队中最精锐的战力留在了缅甸。

这些士兵留在缅甸之后没有经济来源,所以他们就选择了最暴利的谋生手段,他们在现今的金三角地区大规模种植起了罂粟,在他们的影响下,震彻一个年代的毒窟金三角就这样出现了。

所以说这就是国民党将领李弥的事迹,如果要评价李弥的话我觉得我们要分开看待,在国内李弥的战绩只能算中规中矩,虽偶有超常发挥,但在名将如云的国民党部队中却算不得太过于亮眼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了一个参照物,再次去看待在缅甸战场上的李弥的话,那我觉得李弥就是一名非常传奇的人物,所以在很多时候,看一个人究竟厉不厉害,实际上是要看分对手看的。


孤客生

写这篇问答时,满眼都是电影《异域》,充耳都是《亚细亚的孤儿》,罗大佑的这首歌曲,在无数隐喻中,交代了李弥所影响的那部分国军官兵和他们的后代共同的命运。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抗日英雄李弥将军是云南腾冲人,1944年,作为第八军副军长,他曾经奉命入滇西策应远征军打响松山战役,克复松山,以惨重的代价歼灭日寇全部守军。李弥从淮海战场败退下来,侥幸逃脱,后被任命为第六编练司令部总司令,开赴他的老家云南,蒋介石对李弥期望甚高,希望他能固守云南。

卢汉起义后,云南大势已去,有部分李弥手下的军队溃逃至缅甸境内,李弥受蒋介石之命,来到缅甸把残部收编改组为93师。

93师开始了神奇的旅程,国境线以北,鲜有胜仗,国境线以南,所向披靡,甚至联合缅甸境内的少数民族武装和其他地方武装威胁到了新生的缅甸国家。缅甸政府军组织多次征剿,规模最大的一次都联合了印度军队,出兵攻打93师,93师却越打越勇,后来扩展到了3万多人的规模,俨然成为缅甸的国中之国。

在缅甸政府对联合国提出严重抗议后,部分残部及家属撤退到了台湾,也有很多家乡就在云南的官兵却选择了不去那个遥远的小岛台湾,他们就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不敢回家,慢慢长大后,只好在距离家乡最近的地方搭了个窝棚,只为的是能看到家园的方向,感触到家园的气息,于是他们留在了距离家乡更近的金三角——泰、缅、老交界地区,把金三角变成了世人瞩目的毒品之都。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在六十年代初第二次撤台后,留下来的残部虽然不想去台湾,但对回国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唯一的努力方向,是找到一块可以生存和报团取暖的地方,天下之大,何处是我家园?

两部来到了泰国北部山区,一部在泰北清莱美思乐高地附近建立基地,另外一部驻扎到清迈的堂窝,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泰国政府大为紧张,初期也是学习缅甸政府军,大力征剿,结局与缅甸政府军别无二致,无效,后来泰国政府军只好改变策略,改剿为抚。

泰国政府军默认了泰北现状,但是需要93师在不裹乱的前提下,交纳投名状——帮助政府打击游击队。

在93师持续打击下,泰北游击队日渐肃清,93师官兵及其家属,靠着流血乃至牺牲的战功终于换来了一方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

投名状还在继续,泰国政府还需要他们剿灭贩毒武装,好吧,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刀头舔血的生活,反正他们也不希望别人来抢饭碗。

国际形势不断变幻,对这帮“做错事”的孩子们来说,北方终究成了归不得的家园,毒品种植交易空间日渐收拢,是时候了,是时候放下沉重的武器,清除掉美丽但邪恶的罂粟花,1987年到1991年,千万军人齐卸甲,从此躬耕创家园。1992年,他们和直系家属中的大部分获得了泰国公民身份。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1970年,泰国政府兑现承诺,将他们改编为地方武装,当象征着北方家园的旗帜落下时,在场官兵无不落泪,美思乐的灵魂人物段希文将军更是哭的昏厥在地。

1973年,始作俑者李弥将军于台湾去世,享年71岁。

到了八十年代,自力村已经发展到十几个,官兵家属和后裔慢慢发展到几万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仍然没有泰国公民身份,仍是没有国籍的人,由于无法走入大学深造,后裔中的女孩子们不得不出入酒吧夜总会,借此收入面对生存的压力。

当年的美思乐高地,早已建起了美斯乐村,这里风景优美,是泰国有名的避暑圣地,这里生活着一万多名93师后裔,这里通用的语言是国语和云南话,这里建起了满山的茶园,这里埋葬着创建者段希文将军,这里所有的墓碑,都面朝着北方。

虽然这里也建起了几所汉语学校,但碍于泰国政府的规定,学校必须奉行以泰文教育为主的制度,孩子们只好利用晨昏的点滴业余时间抓紧学习汉语,很多从台湾来的义务教师也活跃在课堂上。这里的教室,不仅挂着泰王像,也挂国父像,“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画像更是摆在每一处教师办公室。

亚细亚的孤儿们,他们用语言和文化小心翼翼地维系着与北方家园的最后一丝联系。


历来现实

只要不是张灵甫就行!最反感把张灵甫抬得过高!并且一副兴师问罪的态势。淞沪会战李弥应该比张的位置高我看过一份资料,李弥:宋希嫌当时都是旅长!是一线干将对国家有功!只能说他是愚忠不知道变通,在解放战争后期没看清形势没识时务。要识时务他的后人肯定不会比张的后人弱!不象张的后人把抗日战争时的一个团长抬得比天高!好象全国军都是草包只有张灵甫才是铁血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