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等都沒有預料到不斷分封土地會讓周越來越弱小呢?

常青樹177347524


夏商周三朝屬於部落聯盟式的國家,並非像秦始皇那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秦朝,也並非秦始皇創造了皇帝職業才有所不同而是國家體制不同,像西周的分封制其實是符合當時的歷史環境的,將利益最大化了,周朝可是存在了近八百年之久。

周朝是周武王所在的姬姓部族聯合其他諸侯部落推翻商朝的,而且商朝亡國之後還有不少殘餘勢力,人家諸侯跟著你推翻商朝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利益,如果周朝不分封或者說給不了諸侯足夠的利益,也會被推翻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周朝大封諸侯,也是以分封的諸侯來震懾商朝殘餘勢力。

周朝的分封也是有選擇性的,近支血脈還有親近的諸侯都得到了好的位置,如春秋四大強國中的晉齊二國,晉國第一任國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齊國則是姜太公之後,利益分配均衡,而且親近之人都封在臨近或者有利位置,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諸侯分封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雖然並沒有什麼用,但法理上週王室是有著優勢的。


西周時代身為天下共主,周王室有著絕對權威,“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也就是說製作禮樂和發令征伐的權力都是周天子說了算的,東周後,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開始喪失,局面也變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分封制的弊端開始顯現。

西周的分封制其實是符合當時環境的,而且有利位置都分封給王室血脈或者親近諸侯,初步達到了拱衛天子的目的,像後世的漢晉分封皇族諸王就是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西周的分封制用以拱衛皇室,當然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西周的分封制在當時已經儘量完善,可惜後來發展過程中出錯了,東西周交替後,周室式微,諸侯血緣親近也隨著時間流逝而疏遠,最終周朝亡國,即使如此,周朝也享國近八百年,乃是最長壽的王朝。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這問題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

說對的,是周朝的分封制的確註定了它會越來越弱 ,因為雖然想法很好,以為大家尊奉《周禮》,執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如父子親密),以及“諸夏以屏藩”——在以姬姓諸侯為主的天下基礎上,就不虞江山破滅。

但是問題在於:一個要走向統一的政權,必然需要更多的臣服。進一步說,一個將來統一了的政權,也必須要所有人臣服。

從這一本質來說,只要西周的分封制不改為羈縻制→專制,周王朝是永遠不可能阻止衰落。

所以說,這一點來看,題主的提問是對的。

而不對的,是題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無論是周武王還是周公旦對分封制的弊端都一清二楚,舉幾個例子:一是周武王生前要求周公一定要營建“雒邑”(洛陽),這一舉動已經顯示了他的統一雄心——並非只是要翦滅東夷這麼簡單,因為,在《何尊銘》中武王親口說道:

“餘其宅茲中國(洛陽),自茲乂民。”
這句話的直譯是:我大周要位於天下之中,統領天下萬民。

可見西周新立時,周武王已經為周室將來要走向強勢統一定下了調子。而第一次的成周大會上,除齊、蜀、庸、彭、韋等有功於周室的及歷史悠久的古國之少部分諸侯得到分封外,主要是姬姓為主:

《荀子·儒效篇》載: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就這麼看,說武王謀求統一好像又不像,因為主要是“家天下”。

非也,勿忘了除分封姬姓諸侯與籠絡功勳諸侯外,武王還分封了上古帝王的後裔,並且給予了相當高的地位:

《逸周書》:成周之會,成周舉辦的諸侯大會。成周之會,墠上張赤帟陰羽,天子南面立,絻無繁露,朝服,八十物縉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皆絻,亦無繁露,朝服,七十物,縉笏,旁天子而立於堂上。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尹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縉笏。

唐公是唐堯之後;

虞公是虞舜之後;

尹公是殷商後裔;

夏公是夏朝後裔。

另還有黃帝后裔。

這是周室的第一步,即取得政治上的統一。

第二步,就是成王六年下半年或七年時的第二次“成周大會”,在這次大會上,以楚、鄧、巴等“夷”或“蠻”等國獲得分封。

也是在這次大會期間,周公作《周官》(《周禮》),內裡有一句話,繼承並延續了武王的志願: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這句話的直譯是:國家大事,需要文攻武衛。

眾所周知,在周公奔楚前,他已統帥周室精銳擊敗了殷商後期的東方大患——東夷諸部(殷、東、徐、熊、盈、攸、奄、九夷、豐、蒲姑等共50多個小國),從山東一直打到江蘇,歷時三年,壯懷激烈。

因此,作《周官》的“在祀在戎”很明顯就是提出進一步加強統一專制的國策。

西周最輝煌的“成康之治”就是這麼幹的,大量命令諸侯勤王,並且周天子親自率領諸侯四處攻伐(主要是繼續平滅東夷、淮夷的殘餘勢力)。

到了穆王時,周室大規模的西征顯示出東邊的威脅已經解除,因此,周穆王才敢肆無忌憚的戰遊西方。

穆王之後,就是南征了。

這麼一梳理,周室徐圖統一的雄心難道還不明顯嗎?

但是,一切於昭王戰死南方戛然而止。

至厲王時,周室終於發現諸侯已經尾大不掉,於是決定削藩——其實也不遲,只是厲王太過急躁,手法笨拙,最終被申侯引入戎狄吞噬了西周兩百多年的功業。

平王東遷後,周已再無力量規復天子威儀。

如此,則再談走向專制統一,也只能是華胥一夢矣。


無風即風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西周時期一項成熟和完善的政治制度,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了71個諸侯國,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最初的目的是拱衛王室,開闢疆土。而到了西周後期,諸侯國林立,周王室衰微,最終導致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局面。那麼,為什麼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等都沒有意識到分封制的弊端呢?

這就要從周武王克商建國時的社會背景說起,當時尚處於奴隸社會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下,要對地域廣闊的中原大地進行有效的統治談何容易,分封制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分封制——森嚴的等級制度

周天子將王畿以外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賜予功臣,王族以及古代貴族的後裔,並設立嫡長子繼承製,受封者稱為諸侯,諸侯又行分封,層層分封下去,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格局。分封制以血緣為紐帶,諸侯們接受周天子分封的同時,也要履行朝覲述職,出兵勤王等義務,從而建立了一個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金字塔形權力等級制度。

周朝前期——分封制大有裨益

西周建國初期實行分封制以後,大大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控制,鞏固周天子的統治;較大的諸侯國不斷蠶食周邊的外族,有利於開疆拓土;各諸侯國有很大的自主性,這充分調動了地方政權的積極性,有利於邊疆地區的開發;邊疆地區促進了中原民族和外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民族融合……總之,分封制在周朝前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西周後期——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潰

馬克思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時的經濟制度正是井田制。井田制是指將土地分成規整的“井”字形,供庶民和奴隸集體勞作,但土地是歸貴族所有的。

《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裡,名曰井田” 。

在當時的生產力落後的狀況下,集體勞作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因此井田制無疑是當時最好的經濟制度。分封制以井田制為基礎自然十分穩定。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鐵犁牛耕出現,人們無需集體勞動就可以高效地耕種土地,井田制也逐漸瓦解,建立在井田制上的分封制也自然不能長久。因此西周後期,分封制崩潰是歷史的必然。諸侯國走強,周王室衰微也就不足為奇了。

西周初期,建立在井田制基礎上的分封制是當時最先進的制度,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割據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了,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等人囿於時代的侷限,根本無法預料到幾百年之後的情況,更何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歷史的規律,不可逆轉,分封制必然會讓位於後世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歡迎大家的批評,我是鴻都進士,別忘了關注我哦!


鴻都進士

周朝採用分封制的政治制度和統治者有無政治遠見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所決定的。

奴隸制社會經歷夏商周三朝,到了周朝已經進入了奴隸制社會的巔峰時期,也是奴隸制社會走向瓦解的開端。

周朝在建立之初就吸取了商朝統治的一些弊端。這也是周朝採用分封制的歷史因素之一。武王伐紂之所以能夠成功,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商朝的主力軍隊全部在東夷平叛,而在商朝的統治核心區域沒有強大的軍力守備。沒有分封諸王導致商朝在受到攻擊時缺乏外援。從而導致了商朝的滅亡。周武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意識到了在社會生產力低下,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一旦外敵大舉入侵,如果沒有外藩作為周王室的屏障,那麼周朝也必將重蹈商紂王的覆轍。

周朝要想實施穩定的統治,在當時的情況下,分封制是最佳最合理的選擇。一是可以作為守禦國土,防備外敵入侵的緩衝力量。另外,也同樣是周朝開疆拓土,擴大統治範圍的先鋒。在分封制實施之初,也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周王朝的統治區域遠甚於夏、商時期。從這一點上說,周朝採用分封制是無可厚非的。

無論是哪個時代的統治者,當然是最想實行最直接的統治來鞏固自身的權力。但是,權力的延伸也同樣會受到時代的制約。在奴隸制社會,作為社會生產者的奴隸人身關係依附於奴隸主。人口的流動受到嚴格的限制,因此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就相當緩慢。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要想實行直接統治,是非常困難的。周王作為一國之君也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奴隸。實行分封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奴隸制的優點,維護周王室的統治地位。

從後面的歷史進程來看,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間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和反覆的歷史較量。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分封制在維護統治者的利益上有一定的優越性。只有在封建社會完全成熟之後,郡縣制(流官制)才徹底取代了分封制,成為了中國政治制度的主流。

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歷史環境中,分封制是有著其特定的歷史地位的。我們並不能因為郡縣制比分封制更加優秀就全面否定分封制。而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即便是周武王,姜太公等等他們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也必然只有選擇分封制這一對周朝最為合理,最為有效的政治制度。這並不是說他們不知道分封制所潛藏的風險。而是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的必然選擇。

雖然在周朝之後的秦朝推行了郡縣制,但是秦二世而亡跟郡縣制的推行也不無關係。此後項羽,劉邦都不約而同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分封制,也是維護統治,穩定民心的一種政治舉動。這也說明,分封制即便是在封建社會,也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我們研究歷史問題,不能以我們今天的歷史眼光去評判古人的是非功過。還是要把具體的事件放到其所處的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分析,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


我是凌風說事,願意和您一起探討研究歷史和國際時事。謝謝關注。


凌風說史

分封制度是從周開始形成的。



聰明如周武王,姜太公之流,玩弄政治權謀的高手。不會想不到土地不斷分封下去不利於王朝統治。

不過任何一個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們先來看看分封制的利,弊:

利端:

一,由於周朝剛剛建立,人心不穩,諸侯異心。實行分封制,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

二,通過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蓋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周文化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通過層層分封,層層領導,監督,使得周政權由鬆散到嚴密,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控制。

弊端:

一旦諸侯國強大,王權壓制不住的時候,就是災難的開始,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國勢力的日益壯大,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王權就會受到反噬!



因此,相對於當時的環境,分封制有利於王室對於各諸侯的控制,使政權由鬆散變為嚴密。天子能更好地集權。利大於弊。所以會允許分封制的存在。

另一方面,由於時代的侷限性,周武王姜太公這樣的大才之人也只看到他們在世時能壓制住諸侯國帶來的好處,卻未曾想到若是後人昏庸,分封制帶來的反噬惡果。



以上是個人拙見,有不同意見者,可關注留言,一起探討!

青洱

錯了,不是分封讓周變弱,而是變強。

周天子分封的是自己的土地嗎?不是。

當時地多人少,大片土地沒開發。現在的河南在當時有原始森林,河北還有大沼澤。更重要的事是,東南西北到處都有土著蠻夷。比如夥同申國攻陷鎬京,殺死周幽王的犬戎主要活動區域就在現在的河北。



當時華夏民族的土地只有黃河流域那麼一點點。土地怎麼來?搶啊。從土著手裡搶。那些土著,就叫蠻夷。

周天子的大分封本質上是大殖民。不要以為殖民是西方專利,周朝分封是人類史上最成功的殖民之一。

諸侯帶著自己的部民奔赴各地,首先築城,也就是殖民點,由點及面。

西周乃至春秋中前期,諸侯之間的戰爭要遵守禮儀,比如不能俘虜老人,不能趁著國喪攻擊,不能偷襲,追擊不能超過百步等等。

這些戰爭禮儀不是因為什麼貴族精神,而是因為諸侯需要抱團才能生存。這些禮儀只適用於諸侯內部,對蠻夷是不需要講禮的。

所以這些分封實際上是擴張。


當然隨著擴張,諸侯的實力也會增強。但是,土地就在那裡,你不去佔自有別人佔。等蠻夷或者其餘方國把土地佔領,人口暴增,消滅自己?在當時,分封是最正確、最英明的決策。

再者說,周天子分封的是什麼人?不是宗室就是功臣,還有對已有方國的承認。在周朝建立時,宗室、功臣對自己的威脅大還是蠻夷的威脅大?答案不言而喻。

至於周變弱,這不能怪武王和周公,只能怪後代不爭氣。諸侯可以從蠻夷手裡奪取土地,周王室也可以啊。

分封到中原腹地的諸侯危險小,但沒處擴張;分封到邊邊角角的諸侯危險大,但擴張潛力也大。這個很容易理解吧。

周朝王幾原本在哪?在陝西,直面西戎,擴張潛力很大。可是後代不爭氣,打不過或者不願意打,把地盤給了秦人,自己跑到中原腹地享福去了。



秦人打得有多慘?秦仲、秦莊公連續兩代秦國國君戰死,秦襄公也病死在與西戎的戰鬥前線,這才在陝西站穩腳跟,並以陝西為基本盤,統一全國。

如果周人不跑,不讓秦人擋在前線,而是自己勇敢的與西戎戰鬥,向西擴張,那麼日後的秦國就是周國。有強大的實力,又有君臣大義,誰能反?說不定還能學秦國削平諸侯,中央集權呢。

貪生怕死跑到早已開發,沒法擴張的河南,導致自己越來越弱,這怪得了誰?

後代不爭氣怪不得祖先。


少真道君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歷史經驗證明,一個國家從新生,繁盛到鼎盛,然後逐漸衰落直至消亡,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一個國家的君主賢臣即使再賢能,也無法保證國祚永昌。而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是看到了分封土地制度的好處才實行的,而分封土地的弊端是在後期各種歷史環境和事件後才顯現出來的,所以他們預測不出來是正常的。

一、後世昏庸

作為國君,誰也不願也不會希望後世會出現一個昏庸的繼承人,就像秦始皇期望秦帝國的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而不息,未曾想,二世便絕。


周幽王只為博褒姒一笑,聽信讒言烽火戲諸侯,周天子失去了諸侯的信任,以致在犬戎攻打鎬京時,烽火臺點起狼煙,諸侯以為天子還在開玩笑,不去營救,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東周周王室的處境已大不如西周,至戰國後周王室被滅。

二、禮崩樂壞

周朝伊始,為了維護宗周統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將前人禮樂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創建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成為系統化的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禮樂成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領域的重要文化結構,並在其統轄範圍內全面推行禮樂之治。


在戰國時期,由於周天子的威信下降,諸侯王甚至出現不進貢的現象,甚至還出現了楚莊王問象徵擁有天下權利的九鼎的尺寸的事情。禮崩樂壞,諸侯靠著自己的實力不斷征伐,增強自己的權勢和實力,周王室只不過是一個擺設。

正如前面所說,周武王等只看到了分封土地的好處,即諸侯國服從天子令,為周王室守衛疆土,繳納貢稅等,但沒預測到後世會出現的各種情況,或者是不願往壞處想,所以順應當時的潮流,進行了分封。

歷史就是歷史,有精彩,也有缺憾!


樑上非君子

很多人知道科學技術的水平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的,但是沒有看到管理技術的水平也是隨著歷史發展越來越強的。

明朝、清朝的權力高度集中,皇權至上,皇帝治理萬里江山可以乾綱獨斷。但是在周代,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中間差著幾千年呢。因為很多管理的制度、方法是慢慢被人發明出來的,不是原先就有的;另外高水平的管理也需要高水平的生產力才作為基礎。

所以周朝天子的控制力有限,也就是王都附近被稱為“畿”的那一部分。再遠,周天子就管不了了,光說交通的速度都不可能讓天子及時下達命令,當時又沒有什麼六百里加急,傳遞命令全靠馬車,太慢了。就算是畿內,天子能控制的估計也就是各個城市,城市之外還有很多不被天子統治的野人呢。所以就把遠的土地分給諸侯,這在當時也是合理的管理制度。

後來生產力發展了,各諸侯國能向外開疆擴土,增強國力,但王畿被各諸侯國包圍著,無法增強實力。此消彼長,諸侯國就強過天子了。但這也不是周朝建國之初能料到的,即使料到也無能為力,因為當時的生產水平就只能如此。


夢露居士

任何時候任何人都要牢記毛爺爺的一句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歷史證明,分封制度是封建王朝採用較多的一種控制國家的方式。周朝的制度是隻要有功就要封地,後來的王朝吸取教訓,不封異姓王,只封自己宗族的有功之人為王,而且這時候的封王權力被削除了很多。可是不管是周朝還是後來的王朝,大大小小的總會出現一些叛亂者企圖顛覆王室。



可見分封制度確實會讓人在表面上得出結論:分封土地會讓周朝越來越弱小。可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分封制度的不完善和對於軍隊控制力的漠視。

據史料考證,分封制度提到周王室在封了各諸侯國之後處於支配分封國的地位,並沒有形成絕對的控制。因此王室給予了諸侯國太大的權力,簡單說就是:國中有國。這樣的分封制度是極其不完善的,對於周朝來說,相當於是消滅了自己敵人來給自己培養了一個潛在的敵人。

後來的分封就吸取了這一點教訓。諸侯封地的官員任命權、財政權等等重要的權力大部分在中央政府,而且諸侯王不允許隨便離開自己的封地,並不像現在可以隨便來個自駕遊。這樣就能保證了中央政府的王權地位。

周朝王室對於軍權控制並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

稱“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

這是周朝的軍隊等級制度。周朝剛建立時期,周朝王室在軍隊實力方面處於絕地的統治地位。宗周六師、成周殷八師、負責君王護衛的虎賁軍,都是周朝初期戰鬥力最高的軍隊。這些都控制在周朝天子手中。

可是經歷了幾代周天子更替之後,出現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局面,我們現在不是要討論周幽王的昏庸,而是說周朝王室在這時如果遇見西戎入侵,已經需要分封諸侯來幫忙解決,自己已經沒有能力獨自應對外族入侵了。可見這個時期周朝王室的軍隊戰鬥力有多麼低。



果不其然,之後周幽王廢除王后和太子,打算立褒娰的兒子為太子,諸侯申聯合其他諸侯輕易的就打敗了王室的軍隊,重立了王室。可見軍權的重要性。

之後的漢初七王之亂,明朝中期的寧王反叛,也都在強大的中央軍權下被打敗。




歷史吐槽

分封土地讓周越來越弱小,是個錯誤的觀點。

第一,分封在最初是有積極作用的,一般認為分封是周朝特有的制度,也有人認為夏商就已經有分封,但即便如此,夏商的分封範圍也不會大,而且更像是自然分裂。只有周朝的分封才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政治行為,它讓周人的勢力分散在東方,並以國都為據點,將周文化擴張。這些地盤是諸侯自己打下來並且自己經營的,只能壯大周天子的實力,而不可能減弱。

第二,我們對於分封有一種誤解,似乎天子的庶子一定被封諸侯,所以周人的地盤不斷減小。實際上,天子的庶子並非一定分封。實際上分封最多的時候,往往是周人勢力擴張的文、武、成、康四代。春秋時期周國有很多“王子”“王孫”而不是“某公”,他們就沒有被分封,而是留在王族。可見分封的前提是要有需要,有可以被分封是土地和人口。如果天子的庶子都分封出去了,又哪裡來的王族呢?

第三,即使後來諸侯尾大不掉,實際上也有積極作用。東周王朝為什麼能屹立八百年呢?我們知道從春秋開始,周天子實力就一落千丈,但依然能夠苟延殘喘五百年,這正是分封的作用所致。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西周沒有分封,那麼在申侯聯合犬戎破鎬之後,可能繼續的就是申朝而不是東周了。儘管諸侯多不遵守周禮,但對於周天子這個天下共主的地位,一般人還真不敢覬覦。直到前256年秦統一已是大勢所趨,東周才被秦滅亡。

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