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会有哪些机会出现?

明眸666

这次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内容很多,其实就开出了两个药方:一是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二是产业升级。

  如今中国的经济竞争早就不再是单个城市竞争,而是区域之间的集聚能力竞争,例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山东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没有形成区域性竞争力,说到底是缺少总体的统筹能力。

  国家批复方案中界定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包括济南、青岛、烟台3市全域和其他14市的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省182个园区。产业集群已被证明是扶持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区域发展不是地图上画几个圈那么简单,没有踏实的规划,以及对产业整合的策略和5年以上的大笔投入,区域经济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大饼。”他强调。

  而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最棘手的恐怕就是产业升级。单纯的搞产业升级,除了淘汰落后产能之外,并没有太多章法,这个事情山东已经做了很多年了。

  《方案》中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产业,有望成为山东新动能的主体力量;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产业将加强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

  动能转换的重点为什么要落脚这十个产业,而不是其它?李锦介绍,十强产业是省委主要领导去年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来的,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有的是山东省主导产业,有的是优势产业,有的是潜力产业。

  他认为,既要盘活旧动能,又要在以新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上面实现新突破。新旧动能转换并非一定要追求互联网、高科技等最前沿项目,相反,山东在装备制造、化学等行业持续领先,稍加改变,就可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稳固根基,再谋求突破,这或许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一条捷径。当然,这也意味着其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界

新旧动能转换说说苹果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对于农业,特别是果业来说,现在正是面临着更新换代,产品升级的时候,因为水果产业是我们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大家转什么?我们的水果产业里面往哪个方面转?

和其它个别产业一样,果品产业领域同样也存在着发展低效、供需结构失调、环境污染等问题。

首先要根据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和转换,我们要适应新的栽培模式。新的经营模式,另外一个我们的品种结构,品种是不是单一,是不是丰富多彩,我们要从单一转向丰富多彩,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那么这些转换好了,我们的效率才能高,我们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是我们现代农业的目标。也是我们现在水果产业的目标。 只要是市场需要,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就是我们转换的方向。据统计:山东省90%以上果园仍是传统栽培模式,果园郁闭,老龄低效果园面积逐年增多。全省滴灌等肥水一体化设施的果园不足20%;机械化程度不足30%。这一组数字可以说明现在果园管理劳动强度大,用工多,而人工成本可以占到生产成本的65%以上。所以,当前苹果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这节本增效就是一个迫切要做的事情。

对于那些老弱病残果园,它占着我们的亩数,也占着土地 生产效率也很低,这是一个土地成本,另外一个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手工疏花疏果 手工套袋摘袋。这些都是发达国家发达苹果产业不用它,我们这个成本应该减少下来,所以我们现在要通过技术创新,节约成本,成本降下来了,我们效率才能上去,所以怎么样才能把那些成本降下来呢。那些老果园一家一户的小果园,它很难做到,所以我们现在寄希望于我们新的栽培模式。来把成本降下来。向发达国家的苹果产业看齐。可以与他们竞争。我们现在成本太高,没法和他们竞争

现如今,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当前的果业发展趋势。新的栽培模式是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必经之路! 矮化密植栽培,有利于提早结果,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栽培方式,也是将来我国苹果产业重点发展的一个栽培模式。除此之外,除了有好的栽培模式外,这好的品种也是我们苹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中之重! 在品种上,同样的管理它可能产生的效益要高出一倍两倍或者更多。怎么样能够选育出一些品质比较好,着色好,同时抗病抗虫性比较强的这些品种,这是我们这几年国内共同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们需求的升级,我们的果品,要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特别是新模式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将会助推果品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另外,山东的化肥用量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一些果园都是超量用肥用药,只要精准化用肥用药,农药用量至少可以减少30%,病虫害还能有效防治,化肥至少能降下来30%~40%。新旧动能转换,最终目标就是节肥增效。把人工成本降下来,把生产资料成本降下来,来提高效益。

现在苹果供大于求,都说苹果品种富士过多,要调整品种结构,果农到底要选择哪些品种呢?选择什么砧木呢?矮砧密植配套栽培技术如何搞?这些都需要进行培训。要搞好新旧动能的转换,我们的科研单位,必须做好技术的研发,研究出符合目前果业发展形势的一些实用技术。

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投入比较大,是否可由政府出面把地集中在一起统一建园,建园费用一大部分由政府出,一部分由当地村里出,建好园后分包给农户。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建园标准非常统一,分包下去的园子一般户在10亩以上,便于机械化管理。我们一直在推行这方面的做法。形成了果业发展的新模式:标准化建园,分户管理。

现有品种要实行无袋栽培、怎么样免袋?一是可以培育极易上色的品种,不需要套袋;二是再从栽培环境、生态环境、病虫防治上加以改进,发展绿色果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和精准高效施药技术,集成一套高产优质低残留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现在脱袋栽培势在必行,果树栽培已从一家一户的栽培模式到现在大的现代化果园模式转变,再采用套袋技术成本非常高。对于不套袋的病虫害的问题要研究透,脱袋栽培才能成功。将来的果树管理,就是要用更加创新的技术,用少量的农药解决大量的问题。



二百克

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工业大省,整个旧动能占据了半壁江山,能否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我们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验,拭目以待。

首先从思想上一定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没有这个思想,人民的发展是没有动力的,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兄弟省市学习,虚心求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沿海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先进的管理经验,摒弃山东作为封建思想重省的形象,政府必须起到带头领导作用,办实事,说实话,我相信只要从思想上有所改进,做起事来就不会拖泥带水。

山东省的企业以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居多,重工业占的比例也过重,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包括降低对能源,耗能企业的依赖,使用新能源,新材料,对于污染过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当然对于这些企业并不是危机,没有痛是不能改革的,改革到这个份上,只要改就会痛,所以危机,看似危险也是机遇,其次实现企业的改革必须要有人才的引进,相信在省委书记的大力号召下,科技兴省的春风一定会吹满神州大地,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从本科生到博士生,每个级别设置不同的吸引政策,留住人,才能干成事,然后就是我们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喊的招商引资,一定引进先进的科技企业,广东有腾讯,浙江有阿里,这都是富可敌国的企业,我们在改善社会商业环境的同时,要注意吸引高科技企业留住山东,这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捷径。

所以机会就在我们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路上,每一次改革,每一次调整,不仅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对于全社会,对于我们个人就看能不能把握这次机会,实现山东的再一次飞跃。


分享到:


相關文章: